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14:21:36

第八篇-这里的铁路十八弯
出红峰车站后,继续穿越隧道。(长江星星拍摄)


再穿越前面这个高峰三号短隧道,就是著名的,全线最长的隧道-沙马拉达隧道了。(长江星星拍摄)



跨越这座小桥,(自己估计是不是牛日河13号桥?),桥左边山坡上有一座烈士碑,安卧在那里的是修筑成昆铁路牺牲烈士的亡灵。前面就是沙马拉达隧道了。
                                                       沙马拉达隧道
      沙马拉达隧道是成昆线全线最长和最高的隧道,,为什么全线最长和最高的隧道,都会是这同一座隧道呢?原来,在我国多山地区修建铁路,对线路的选择常有越岭线、河谷线和山脊线三种形式。沙马拉达隧道这一段线路就是一段越岭线,这种越岭线路能穿越很高很高的山脉,气势磅礴,姿态万千。成昆铁路飞越眼前的这段大凉山分水岭,为了降低越岭高度,铁路总是在群山中最低的山峰(即垭口)通过,在这垭口下部开凿一条隧道穿过分水岭。但是山体越低就越厚,要降低越岭高度,就要尽量在下部开挖很长的隧道,所以经过垭口的越岭隧道一般既是全线最长的隧道,有时全线的最高点。成昆铁路跨越大凉山,线路从海拔五百多米高度的成都平原上升道海拔二千三百多米的大凉山,列车从成都开到这里升高了一千八百多米。在即将穿过的大凉山分水岭(即瓦火布尔山)时,铁路带到最高点,开凿了六千三百七十九米的全线最长的沙马拉达隧道通过垭口。(极品大头菜拍摄)


终于来到洞口了,洞口横幅石刻的是依稀可见的是“东方红”三个大字,两边竖起的是毛主席的标语,好像是繁体字不好辨认,真的很经典呀,后一个网友发帖子说洞口两侧的大标语为“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是毛泽东诗词里摘录的。小标语左为:指导我们工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右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极品大头菜拍摄)



沙马拉达隧道是一条直线,可以看见洞口,这个是从攀枝花开往普雄的慢车尾部拍的。(ola拍摄)


沙马拉达隧道昆明端出口(此图由昆明网友OLA提供)


一幅经典的历史照片,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全线通车时,第一列彩车走出沙马拉达隧道(原来叫沙木拉打隧道)



同样经典,双东风牵引货车走出沙马拉达隧道。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5-5 14:22 编辑 ]

zsq 发表于 2007-5-5 14:45:05

长江星星是下了功夫的哈,支持
我也要发5.1秦岭独行了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15:30:31

我们穿越隧道后,沙马拉达车站到了。(长江星星拍摄)



沙马拉达车站(刘洪提供)


七十年代初期的沙马拉达车站l。


离开沙马拉达车站前面就是成昆铁路北段另外两座著名的展线-韩都路和两河口展线。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5-5 18:02 编辑 ]

Ola 发表于 2007-5-5 15:33:00

还有个名字叫东方红隧道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15:57:20

成昆铁路穿越沙马拉达隧道后,下至孙水河谷,自沙马拉达车站至两河口,航距4公里,高差215米,采用千分之一十三加力坡在韩都路-两河口作麻花形展线21公里。展线范围内有隧道19座共长16915米,大中桥13座共长1124米,桥隧总长占线路长度得72%。韩都路两河口展线两座展线紧密相连,也可以视作一条展线。


列车不停穿越隧道和跨越桥梁(Ola提供)


走出前进2号隧道,列车行驶在前进7号桥上,这个角度可以看见韩都路展线末端,下面永红9号隧道和新建1号隧道之间的红卫2号桥。(刘洪提供)


再穿越前面永红4号隧道,这个隧道是半园形回头展线隧道。(Ola提供)


连续穿越几座隧道后,再通过回头展线的永红5号隧道,列车来到韩都路展线下层永红5号和永红6号隧道之间的瓦祖展线桥,(上面那座桥是韩都路展线上层连接永红1号和永红2号隧道的前进8号桥)。(刘洪提供)


前面瓦祖车站的站线一部分还在永红六号隧道里面,原来设计时候,考虑到瓦组车站位于展线地段,四周高山环抱,若以直线通过,则整个车站全在隧道里面,则车站工作人员条件很恶劣,所以,设计时候线路故意弯曲了一下,使站坪设于山坳间的平台上,站间附近有百余米的路基工程,这样既改善了运营作业条件,也减少了工程上的困难。(OLA提供)


瓦组车站交会攀枝花到北京西的K118此快速列车。(长江星星拍摄)


K118全列红皮空调,快速通过小站-瓦祖车站。(长江星星拍摄)


瓦祖车站会车(Ola提供)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5-5 16:24 编辑 ]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16:41:20

离开瓦祖车站继续前行穿越前方永红7号隧道!(Ola摄影)


永红7,8,9号三个隧道现在全部用棚洞连在一起了,称成昆铁路为“地下铁道”的确不为过。(刘洪提供)


韩都路展线末端,连接永红9号隧道和新建1号隧道之间著名的红卫2号桥,看见韩都路上层展线一列开往昆方的列车行驶在前进7号桥上(位置就是246楼第三张照片)往下层开来!(刘洪提供)


这就是著名的红卫2号桥,悬砌拱桥,2孔25米,全长60.94米(老照片)


现在的红卫2号桥(刘洪提供)


刚才那列货车从照片上层那个前进7号桥上绕了一个大圈,终于行驶在下层红卫2号桥上(刘洪提供)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5-5 16:47 编辑 ]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17:00:45

列车继续穿越韩都路展线末端新建隧道群。(老照片)


准备穿越韩都路展线最后一个隧道-新建5号隧道(长江星星拍摄)


走出新建5号隧道,豁然开朗,前面就是铁口车站,韩都路展线结束,两河口线圈型展线又开始了。(长江星星提供)


两河口线圈型展线全貌(老照片)


鸟瞰两河口展线(刘洪拍摄)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5-5 17:09 编辑 ]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17:14:38

铁口车站鸟瞰(刘洪拍摄)


离开铁口车站,穿越两河口展线上层第一个隧道-铁口山隧道,这也是一个回头展线隧道,整个韩都路和两河口展线,由于铁路迂回盘旋,所以回头展线隧道很多,所以形象的称这段铁路十八弯!(长江星星拍摄)


走出铁口山隧道后,列车向下盘旋绕行降低高度。(长江星星拍摄)


从这个角度看两河口展线上层和中层,上层那个隧道就是新建5号隧道昆方洞口(刘洪拍摄)


两河口展线中层(刘洪拍摄)


列车行驶在展线二层看展线底层,可以看见新凉车站。(极品大头菜摄影)


两河口隧道,又是一个回头展线隧道,就是这座隧道在成昆铁路1970年7月1日全线通车前夕,曾经突然垮塌,为了保证7.1通车,筑路大军经过日夜抢修,终于修好,保证了成昆铁路7.1通车(长江星星摄影)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5-5 17:43 编辑 ]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17:43:09

展线底层的新凉车站,至此两河口展线结束,整个韩都路-两河口展线为了适应机车的爬坡力,在大山腹中迂回盘绕了5层,真的很雄伟壮观!成昆铁路北段四大展线算走完了。(长江星星摄影)


七十年代初期的新凉车站


鸟瞰新凉车站(刘洪拍摄)


离开新凉车站,回望刚才走过的展线,壮哉!雄伟的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经过韩都路和两河口展线迂回盘旋降低高度后,告别了牛日河又沿着另一条河流-孙水河谷继续向前!(长江星星拍摄)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5-5 18:03 编辑 ]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19:58:55

第9篇:通往月城的钢铁大道
新凉至联合乡区间孙水河风光(此图和下图由极品大头菜提供)




联合乡车站(长江星星摄影)


联合乡车站交会攀枝花至普雄的8624次慢车(长江星星摄影)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5-5 20:01 编辑 ]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20:25:15

离开联合乡车站,来到喜德境内拉洛桥(老照片)


攀枝花至普雄的8624次慢车行驶在拉洛桥上。(OLA拍摄)


我们也行驶在拉洛桥上,和上图不同的是,我们方向相反(开往西昌方向)。(长江星星摄影)


喜德附近田园风光(长江星星拍摄)


行驶在喜德大桥上,桥下就是喜德县城。(长江星星拍摄)


喜德县城(此图由极品大头菜提供)
   喜德县,彝语称“夕夺拉达”意指制造铠甲的地方;这里还是现代彝语标准语音所在地。喜德县历史悠久,现代考古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存;在西汉时期,又是我国西南古代的主要民族之一——“古邛人”居住的地方。喜德地处凉山中部的安宁河流域,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交通要道——冕山古驿道必经之地。境内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古代巨石构筑的大石墓。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20:29:05

再跨越这座小桥,喜德车站就到了。(长江星星拍摄)



喜德车站。(长江星星拍摄)


喜德车站站内一群洗衣服的彝族少女。(长江星星拍摄)


彝族民居(长江星星拍摄)


喜德车站再会大3B(长江星星拍摄)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20:37:17

离开喜德车站,向前继续前进!(长江星星拍摄)


喜德附近的温泉还是很有名的。(此图由极品大头菜提供)


某跨越孙水河的桥梁(长江星星摄影)


孙水河河谷风光(长江星星拍摄)


成昆铁路在孙水河河谷地带,虽然隧道少了一些,但桥梁多了些。(长江星星拍摄)


孙水河枯水期,河流很干枯(长江星星拍摄)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20:41:24

到达冕山车站(以下这组照片均为长江星星拍摄)


大山


行驶在著名的孙水河五号桥上。


孙水河五号桥位于四川省喜德县境内的成昆铁路线上,是中国铁路上首次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桥,全长164.19m,主跨为32.3+64.6+32.3(m)铰接悬臂梁,于1970年7月竣工。 成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新技术组(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等组成)科研试验、设计,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施工。
(此图来自成昆铁路画册)


[ 本帖最后由 长江星星 于 2007-5-5 20:42 编辑 ]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20:49:02

8624次攀枝花开往普雄德绿皮列车行驶在冕山区段(OLA拍摄)


铁厂明洞,穿过它就是新铁村车站。(长江星星拍摄)


新铁村车站(长江星星拍摄)


离开新铁村车站,列车在孙水河峡谷里面穿行。(OLA拍摄)


冕宁车站(原泸沽车站)到了。(长江星星拍摄)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20:54:37

七十年代泸沽车站


冕宁车站三车(长江星星拍摄)


泸沽镇(长江星星拍摄)


感觉泸沽镇很美,空气是那么纯净,新鲜,好似江南风光,所以贴出四张照片,让大家感受一下。
(以下四张图片都由极品大头菜提供)




这张最美,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味道


孙水河在泸沽镇汇入安宁河,成昆铁路又沿着安宁河谷前进了。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21:00:41

离开冕宁车站,列车行驶了一会儿,看!前面就是著名的泸沽安宁河大桥。(长江星星拍摄)


七十年代的泸沽安宁河大桥




现在的泸沽安宁河大桥(长江星星拍摄)



我们在跨越泸沽安宁河大桥(长江星星拍摄)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21:04:34

列车继续行驶在漫水湾安宁河大桥上(长江星星拍摄)


七十年代得漫水湾安宁河大桥


前面就是漫水湾车站(长江星星拍摄)


漫水湾车站(长江星星拍摄)

长江星星 发表于 2007-5-5 21:11:23

过了漫水弯车站,就快到月城-西昌了。漫水弯车站有一条支线就是通往卫星发射基地的专用铁路线,这是K118通过这个区段某桥(此图由会理地带提供)


穿越大塘河明洞(上面是泥石流渡槽),就来到西昌北站(老照片)


海河桥(此图由会理地带提供)


到达西昌站(此图由会理地带提供)


请看下集从月城到钢城

ppoo461 发表于 2007-5-8 22:28:54

海子网成昆铁路的图片被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转载了
http://www.zxls.com/Article_208/200758185858231-1.html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查看完整版本: 英雄修建成昆路 万水千山只等闲(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