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5-8 15: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早年的发电机可选择的余地不大,匹配上因为问题,造成一些设计的机车无法定型和量产。例如当年的建设号、先行号,就在这上面出现了问题,而产生了一部分影响。
1958年起,在大跃进运动形势的推动下,铁道部各主要机车制造和修理工厂纷纷掀起“争取生产内燃机车”的热潮,包括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试制的建设型内燃机车、大连机车车辆工厂试制的巨龙型内燃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的先行型内燃机车。在上述这几种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当中,除了仿制苏联TE3型柴油机车的巨龙型机车以外,建设型和先行型机车都在动力与传动装置的配套上遇到了困难。由于中国当时动力机械工业的大型电机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无法提供与机车柴油机转速和功率相匹配的发电机,建设型和先行型机车只能在柴油机和发电机之间增设一个减速齿轮箱。四方机车车辆厂在着手设计时也遇到同样障碍后,根据“液力传动和电力传动并举”的方针,决定冒着风险采用液力传动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