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30 福州 时间来到了7月30日。一个特殊的日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 还记得去年今日,我在柏林度过了自己的21岁生日。两个同学送给了我两列小火车作为礼物。因为生日在暑假,所以我从小对生日的概念不是很强。往往是到了晚上吃碗面自己简单的庆祝一下。22岁生日,我来到了福州。 前一天晚上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原本跟我同行的同学近几日皮肤过敏复发需要在家调养,这也就意味着这次运转将成为我一个人的运转。似乎顿时一切都变得有些紧张。前一天晚上抵达住处之后,我赶紧打开电脑,整理了一下所有的工作。忙活到凌晨1点多才匆匆睡去。 此行的一大目的是体验沿线的风土人情。为了体验风土人情,我为福州留出了两天时间。由于舟车劳顿,昨晚的睡眠时间很长,今早九点才醒来。上下收拾一番过后,开始了今天的行程。 上午的福州并不热,28度的温度相比之前经历的酷暑已经算是清凉。而晴朗的天气也给人带来了很好的心情。 因为住处距离福州站并不远,所以还是决定先去拍一拍火车。打开地图,惊喜地发现了合适的一座公路桥。一阵跋山涉水赶到之后,发现视角还不错。于是举起相机,贪婪的将眼前的一切收入卡中。对于拍车而言,电气化铁路确实很影响美感。尽管如此,当列车出现在眼前的一刹那,主人公的心情还是无比激动的。在桥的另一侧,能够看到动车段中大地铁的身影,碰巧又看到了刚刚回库的京榕直特,加上旁边合福场上奔跑的老鼠带鱼,令人一本满足。
琴亭桥本身的设计就很令人叹为观止,站在桥下仰望这座优美的建筑,静静地感受着工业之魅与生命的活力交相辉映。
小爱好满足了之后,也就该开始逛了。秉着公共交通至上的原则,配合地图,我很快就来到了目标公交站。 在这里必须夸奖一下福州公交。往往乘坐公交都是一件痛苦的事儿,但今天在福州,乘坐公交却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试想,车外34度,车内26度,乘客上车会是一种怎样美妙的体验。也因此,下午乘坐公交时,车内几乎塞满了人,却也感觉似乎没什么。 福州第一站,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三坊七巷,分别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宮巷和吉庇巷。以及一条贯穿南北的南后街。许多人说南后街很像北京的南锣鼓巷,而我感觉似乎南后街更像北京的前门大街。听朋友推荐,慕名前来吃鱼丸。正好早饭还没吃,点了一碗鱼丸,又点了一碗肉燕,直接一顿解决掉。这里的饮食口味都很清淡,这也正是我所喜欢的。不得不说,鱼丸太好吃了。真真是他地吃不到的美味。
与此前不同的是,在闽江时常可以看到龙舟的身影。岸上停放着的龙舟,江中滑行的龙舟,还有为龙舟特地兴建的类似寺庙一类的建筑。闽南文化初探,感觉很微妙。 沿江东行,渐渐来到了福州比较老的市区台江区的中心地带。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其他有江的城市的影子,以及著名的解放大桥,也就是曾经的万寿桥,第一座跨过闽江的桥。这座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将近700年前。站在桥上对着闽江发呆,似乎看到了江中倒映的关于这座桥、关于这座城市的一个个片段。
我出门旅行喜欢走路,喜欢用双脚感受陌生的土地。不知不觉时间已来到傍晚,我觉得三坊七巷似乎还有一些东西值得在太阳不那么毒的时候再去看看,于是另选了一条路向着那里进发。很幸运,在这条路上我遇到了福州一家知名的锅边店。 锅边,又称鼎边糊,福州特色美食。是用大米加清水磨成浓浆,摊在锅边,半熟后铲入正在熬煎的汤中,煮制而成。这种美食我平时自然是见不到的,那么便一定要仔细的品尝。点了一碗10元的海鲜锅边。享用美味后,而后又加了一小碗拌面。 拌面,一种因为沙县小吃而出名的南方美食。福建的拌面用的是麻酱。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吃麻酱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傍晚的这家锅边店还是中午的鱼丸店,店老板都特别友善。我也自然能和他们聊的很开心。
又来到三坊七巷,发现中午的那家鱼丸店这会儿几乎有着四倍于中午的客流。我为这家店默默祝福,微笑着离开。 短暂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明天又是未知的行程。福州,晚安。
2015.07.31 福州昨晚写游记写到两点多,因此今早一觉醒来也已经接近九点。上下收拾一番后,准备开始今天的行程。 今天的计划是游历鼓山,以及继续发现值得品尝的美食。近日,东南沿海一直处在蒸笼的状态,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5度以上。因此也已经做好了各种防暑准备。 之前早已查好,从住处到鼓山有一趟直达公交。来到公交站,突然想起来肚子还没填饱。正好转头即发现了一家小店。上面写着“拌面”二字。二话不说推门而进。 早饭最终定为拌面+扁肉。扁肉,基本就相当于馄饨。这几天发现,这里的饮食很合自己的胃口。适当的咸度,清淡的口味,因此也很珍惜在这里吃的每一顿饭。两碗下来,一共花费10元,可谓物美价廉。
饭后来到公交站,等了许久,才盼来准备搭乘的108路。想要到达鼓山,需要坐到108路的终点。不过幸好福州公交的空调都很足,因此这段行程还是很轻松的。 不知不觉,公交已经来到了山脚下。下车后依旧一阵热浪袭来,当然我也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之所以选择来爬鼓山,不得不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这里的山路上可以俯瞰福厦线。因此我的上山通道也选择了车道。 沿着车道上山的游客并不多,因为与之相比。石板阶梯的树荫更多,也更安全。一路顶着强烈的阳光。同时还要注意躲避往来的车辆。在这种艰难的生存环境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距离并不远的拍车机位。碰巧,这里的一小块视线范围内几乎没有什么树。山下的福厦线尽收眼底。于是我车迷属性在此爆发,在此蹲守了许久,将往来福厦线的CRH们视作自己的玩具,贪婪地收入相机。
爱好得到满足之后,我决定继续向山上进发。事实证明这一征途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刚才的机位到山顶,走车道的话要绕一个大圈子。于是接下来的将近2个半小时我的腿依然不是自己的了,在20度的山路上机械地前行。 站在半山腰远远望去,天文台静静伫立在在远处的峰顶。 鼓山的山顶当是涌泉寺。与刚才的福厦线相比,我对于这座佛教的建筑兴趣不大。于是,在山顶广场进行稍事休息后,开始了下山的旅途。 上山选了车道,下山自然就会选择石板路。下楼梯并不困难,梯级也很宽。不过之前上山时吃了不少苦头的我的双腿在下山时多少还是会有些颤抖。石板路以“之”字形从山上蜿蜒而下,时不时还可以看到头顶开过的直线下山的索道。我有一个习惯,爬山从不坐索道。因为我觉得只有用双脚亲自登上山顶,才算来过这座山。下午三点半。我再次回到了鼓山下院,也正式开始准备今天的美食发现之旅了。
昨天在福州品尝了鱼丸、锅边、拌面、肉燕,早饭又吃了扁肉。听福建同学说,来到福州还要吃几样外面吃不到的东西。于是我按图索骥,开始寻找这几样美食。 手机上的地图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在地图的指引下我来到了前一天来过的闽江江畔,在大路口小路口拐来拐去之后,出现了一丢丢小意外。 此时正值下午四点,地图中推荐的一家既便宜又评分高的店这会儿还没开门。于是我只好在周围继续游走。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个大排档一条街。在这里,我惊喜的发现了一家锅边店。不过这次的重点不是锅边,而是我要寻找的三种目标美食中的其中两种——炒粉和白粿。 这里的价格都很亲民。一盘炒粉和一盘炒白粿都是10元。老板听说我要各点一份,还问我是不是两个人来吃。当我告诉他我是一个人来吃时,老板带着些许惊异的目光跑去准备了。 做好端上来之后,发现分量确实还不小。不过对于一个刚刚在山上流了不知道多少汗而且仅仅上午10点吃了一小碗拌面和扁肉的我来说,这个分量不是问题。炒粉的口感和想象中很相似,口味也很合适。配菜中有海鲜和鸡蛋,可以说再这样一个沿海城市海鲜似乎是无处不在的。 白粿,一种我从未听说过也从未见过的食物。白粿是福建莆田和福州传统的汉族小吃。用优质粳米饭舂制而成的,至今仍是莆田和福州地区过年过节的主食之一。因为压根不了解这种食物,所以刚刚端上来乍一看还以为吃起来会像黄瓜一样。刚刚入口,在发现这实在是人间珍馐。大体来讲,它的口味很接近年糕,韧而不粘,滑而不腻。而且还是一种很抗饿的食物。或许是看我吃的太过陶醉,吃到一半,老板送给了我一碗汤。
饱餐之后,我动身开始寻找下一种美食。今天的三种目标美食已经吃到了两种,就剩下最后一种了。我搭上一列公交,坐了八九站之后,下车走进了窄窄的巷子。不久,我顺利来到了地图指引的这家店,见到了第三种目标美食——光饼。 光饼,汉族特色小吃,福建特色,在福州、建瓯、顺昌等地是十分受喜爱的传统饼类食品之一。据说,古时福建的秀才进京赶考,也会选择光饼作为路上的干粮。如今,光饼也成了福建人最喜欢的食品之一。这种美食可是平时吃不到的。这次,我选择了地图上推荐的一家建瓯光饼店。5块钱6个,足以让我尝鲜了。当然,刚刚吃完两大碗的我暂时还没有空间留给光饼。不过夜宵就这样解决了。
2015.07.31 福州 21:53分,福州部分的游记就这样接近了尾声。两天的逛吃逛吃下来,似乎体重有些增加。明天,我将正式踏上合福高铁,迎接一段全新的、未知的旅程。 今天可以早睡了。
传播铁路文化
记录人生历程 服务全校同学 探索世界精彩
北京理工大学铁路文化协会
BIT TRACK TRANSPORT ER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东路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