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umber1 于 2013-5-3 13:57 编辑
图为Totalleh幻想的帝国行走机车是不是让人联想起《哈尔移动城堡》
不要惊讶,悬挂式螺旋桨概念列车早在100年前就出现了
早期的发明家们对交通工具有着各种匪夷所思的“头脑风暴”
图为20世纪50年代GE推出的高速概念列车造型
1855年,诗人沃尔特·惠特曼(WaltWhitman)开始创作伟大的作品《草叶集》(LeavesofGrass),他几乎咏叹了当时所有的新科技,其中得到最多美言的就是铁路。21年后,在题为《赞冬天的机车》(ToaLocomotiveinWinter)一诗中,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惠特曼对"速度和力量"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浪漫憧憬。他用下面几句话作为诗的结尾。
你有完整的体系,牢固地和铁轨结合;
你发出了声响,岩石和山脉都有回音;
你穿过草原,跨越湖泊;
快乐而坚强地到达了自由的天空。
……
最后一刻,"飞翔"成为诗人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朴素情结。的确,在瓦特小宇宙爆发前,蒸汽机的存在并没有像飞行那样,在人类夙愿中魂牵梦绕几千年。古希腊数学家也只是把"汽转球"(Aeolipile,最早的蒸汽机雏形)当做玩意儿消遣。
想必你会疑问,为什么蒸汽机对工业文明的变革丝毫不逊色于飞机呢?原因只有一个,它让世人第一次撼动到想象力以外诡异的自然驱动力——雾、水汽、空气、风……秉承着这样的能量脉络,幻想家和发明家在感性与理性的催化下,修炼了几个世纪,制造出各种原生态机械。待你站在巨人肩膀重新审视它们时,就会明白,该实现的,似乎都实现了。
"老爷火车"最初的模样也没能跳出四轮马车的基因,比如斯蒂芬逊的"火箭号"。记得有人在豆瓣上发问,斯蒂芬逊生活的那个年代,火箭发明连"前戏"都没唱一出呢,又何来这穿越的名字?
答案显而易见,此火箭非彼火箭。
有人猜测斯蒂芬逊想到了欢庆的烟火,还有人猜测是康格里夫设计的用于战争的火箭炮让他灵光乍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火车之父一定最先想到了"速度"。因为,38.78公里/小时的行驶记录,让"火箭号"超越了任何一匹奔跑的马。这个顶着烟囱压轨道的概念四轮车,来势凶猛地横扫了那个时代的位移体系,与此同时,人类获取速度的竞赛也一发不可收拾。
没有螺旋桨的火车不是好飞船
想乘坐插着螺旋桨、绑着喷气引擎的高空火车吗?注意,这里说的不是《80天环游地球》和《星球大战》。
或许你从未留意过火车演化进程中,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疯狂设计,但它们的确存在过。只是有的扮演着平凡的小白鼠,有的伪装成拧巴的鸭嘴兽,还有的沦为恐龙化石,销声匿迹。唯有少数翘楚能名留青史,物超所值。
20世纪20年代初,当中规中矩的火车中规中矩地跑了半个世纪后,一位苏格兰工程师再也坐不住了,他的名字叫本尼。本尼希望建造出一个RailPlane客运系统,让它在不占用任何地面空间的前提下,缓解货运列车的通勤压力。这些还不够,配套的飞天列车将拥有独立马达并带动巨大的木质螺旋桨,设计时速高达120英里(约193公里)。他还设想了一条线路——从伦敦到巴黎,铁路旅客可以与水上飞机接驳,横穿英吉利海峡。
尽管本尼的创意怎么看都有点拧巴,但这种革命性的设计理念仍为他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支持。只可惜,发明家没能赶上百花齐放的好时代,全球经济大萧条让螺旋桨高架列车项目全面泡汤,试验轨道也被当做废铁卖掉。后来的科学杂志用"GreatFailure"(大挫败)一词结果了这场前卫的机械暴走。
火车,你实在太丑了!
在汽车大爆炸、火车大萧条的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美国GM把背后原因归咎于火车的长相,认为消费者宁可开着自用车跑长途,也不愿面对又笨又丑的火车。于是,他们推出了一台设计挂帅的高速概念列车--Aerotrain(译为悬浮列车),不但造型科幻拉风,时速160公里,还能"ridesonair"。设计者希望标新立异的Aerotrain能像小轿车那样引领一股时尚浪潮,以此博得旅客青睐。纽约中央铁路公司(NewYorkCentralRailroad)甚至打出这样的口号:Thistrainwillsaveanindustry!(它将拯救一个产业)
不过,策划者似乎漏掉了一个重点——火车外观与火车上座率分管在两个次元里,没有必然的隶属关系。更崩溃的是,Aerotrain的古怪造型使列车维护相当困难,严重影响了正常运营。最后,Aerotrain只制造了两台,从1956年服役到1966年,总里程97万公里。不过,在绝大多数压根没载过人的异形火车里,它倒还算是个幸运儿。
关注@人民铁道门户网新浪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rmtdw
来源: 人民铁道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