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0-2 12: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价慢速列车 于 2013-10-2 12:57 编辑
ne2012 发表于 2013-10-2 11:31
是的,中国铁路文化,尤其是中国铁路蒸汽机车文化,其底蕴丰之又丰。
自中国有铁路以来 ...
您说的很对,但是我感觉,中国的蒸汽机车之所以被忽视,似乎还不完全是技术上的原因,很多东西只能是大面上带过。
再有一点,中国的蒸汽机车虽然使用时间比较长(基本上1876-2004)但是影响力并不大。从总的数是来讲,中国的蒸汽机车同时存在的几乎在4000台左右,这与中国的铁路总里程并不相符,和中国铁路总里程相差不多的联邦德国,在当年拥有机车数量在8000台上下。当年中国铁路的运力也低,蒸汽机车时代,除了京哈 沈大和北京广以及东北的几条铁路以外,几本上其余线路的客车对数都是个位数,即便是广州 长沙这样的单线铁路大站,列车对数尚不如十里河 林盛堡之类的复线小站。因此,个人认为,蒸汽机车对中国的影响并不是特别的大。况且在蒸汽机车时代,停车站都有人偷煤,很多蒸汽机车交路太短,与国人素质有关。从七十多岁的老头,到五六岁的小孩,都在火车停车的时候偷煤,或者直接就是明抢,可见蒸汽机车给国人的印象并不光彩,这并不是少数现象,而是几乎全国特别是北方没有煤炭供应的县镇。这样的话,咱举个例子,在国外一个蒸汽机车,可以牵引和车从北京到石家庄,再加煤,到安阳。但在中国还要有一个京局保段来为其加煤,甚至什么高碑店 良乡都有加煤站,因为在中间各站,火车一来,车上的煤就让当地的百姓们抢光了。
而相比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对中国的影响还是最大的,至少在2003年,可以说,中国铁路的内燃机车大量普及是从1975年开始,一直到2007年终结。这期间,中国铁路可以说发生了翻天的变化,中间就不言而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