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增援广州新客站建设进入决胜阶段
本站广州11月20日讯(郝建珍
赵桂军 报道)日前,集团公司增援广州新客站建设进入决胜阶段,参加援建任务的我公司广深港项目部职工展开奋力攻坚。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琼东前往广州看望慰问我公司建设者,与集团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范作民、集团公司广深港项目副经理郑志强、我公司特级项目经理李淑鹏、项目总工程师唐崧研究下一步工作。
广州新客站位于广州市西南侧,是武广、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和贵广、南广、广茂铁路在广州汇聚的大型客运站。9月16日以来,中国铁建股份公司集结十二个集团公司增援广州新客站建设。集团公司成立增援指挥部,作战队伍由担负广深港项目施工的我公司和集团第一、六公司组成。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琼东指示公司广深港项目部,全力完成援建任务,为集团公司争光,为中国铁建添彩。
增援战打响以来,我公司建设者按照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瞿观鄞、总经理段东明“无私援助,不讲价钱,不讲困难,不惜代价,干净利索地完成任务”的要求和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琼东的指示精神,树立大局观念,高标准、严要求、快进度,全力以赴地完成增援任务。项目领导身先士卒,特级项目经理李淑鹏,通常每天5点钟准时到工地,晚上12点回住地。在施工最紧张的初期,他通宵吃住在现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项目部一班人强化组织管理,严格抓好质量控制,确保设备使用效率。全体参战职工奋勇争先,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24小时四班倒,管理人员每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以上,困了打地铺,饿了吃盒饭,从不叫苦叫累。对每道工序完成的时间以半小时为单位进行控制,流水作业,将施工组织做到了极致,彰显了铁军奋力拼搏的风采,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节点任务。
10月28日,集团公司增援广州指挥部继10月24日首家完成挂孔梁施工,提前3天交出场地后,又一次率先打完14根系梁,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连创两个第一,取得增援广州新客站建设的决定性胜利。集团公司对我公司的积极贡献给予肯定,称赞我公司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讲责任。
11月,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琼东前往该工地看望慰问公司建设者,与集团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范作民、集团公司广深港项目副经理郑志强任常务副指挥、我公司特级项目经理李淑鹏、项目总工程师唐崧研究下一步工作。杨董事长指出,后续任务还十分艰巨,站台梁板施工工作量很大,工期相当紧张。为优质、安全、快速地打胜这场攻坚战,公司建设者要按照上级“用足时间、占满空间、资源最强、方法最优、道路畅通”的总体要求,一鼓作气再打漂亮仗,加快完成后续施工任务,按期、安全、优质完成增援任务,以优异成绩向中国铁建和集团公司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杨董事长与集团公司广深港项目副经理郑志强、我公司特级项目经理李淑鹏研究工作
杨董事长与集团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范作民亲切握手
现场研讨
杨董事长与集团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范作民研究下一步施工方案
杨董事长与特级项目经理李淑鹏研究工作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工程公司决战广州新客站纪实 题记:拿出主动出击、锲而不舍的行动, 拿出敢于负责、压倒一切的霸气, 以狂飙突击的冲击力火速进场援建。 天南地北汇广州石壁 2009年9月到10月,正值举国欢庆祖国60周年华诞的时刻,在广东番禺,进行着一场疾风暴雨、震天撼地的施工会战。中国铁建13个局级集团会战广州新客站,现场千万军马、人潮涌动。区区广州番禺石壁一个小村,调动中国铁建所有精兵强将会战于此,此情此景,在铁路建设史上绝无仅有,以后也恐难再现。
铁道部部长、副部长,中国铁建总裁、副总裁,各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纷至沓来,在这里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施工一线,金铁交鸣、日夜不休。
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9月16日,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约见中国铁建总裁赵广发,对中铁二十二局和中航港集团以联合体形式承担的广州新客站施工作出指示:中国铁建要调动全系统的力量确保广州新客站兑现工期要求。
9月17日,中国铁建总公司发出“决战广州新客站”的动员令。中国铁建13个局级集团调兵遣将,各路人马纷至沓来。
广州新客站,占地1167亩,辐射珠三角,连接穗港澳、贯通内陆。它是亚洲最大的客运枢纽,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将包括两个咽喉区在内,所有站房区设在高架桥上的客运枢纽。
广州新客站的意义,远远超出客站工程本身。
为尽快打通珠三角铁路运输“梗阻”,在2009年春运,让2008年广州火车站日滞留旅客10万余人的情景不再重现。铁道部提出2010年1月30日新客站武广场必须开通的目标。据悉,武广线到今年12月份已经具备开通条件,作为中转站的广州新客站北咽喉距进站还有百米之遥。加大广州客运站建设步伐,又一次掀起新的铁路建设高潮,在限定时间内确保珠三角铁路运转畅通的任务不能动摇。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工程公司由公司广州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袁兰荣任指挥长,带领前期30余人于9月18日火速进场增援广州新客站建设。
40天内完成两站挖孔梁施工192米,使用800T钢轨、5000多方混凝土、120T钢绞线,拆除4万平方排架、960块模板的工程是第一期的攻坚战,14天内完成站台梁板128米、挡渣墙576米是第二期的奋战。
急,十万火急。
日前,公司正是上下一片大干,冲击年度生产目标,势必完成年度产值的时候。
广州珠海桥梁场的项目经理路占峰亲率钢筋绑扎队扔下了正在大干的工程火速赶来了!
辛继成带着60人从项目繁重的工程压力下火速赶来了!
朱玉山带着30人从莞惠城际项目部正在施工的工地上火速赶来了!
莫邦伟带着37个弟兄停下了自己手中的工作,带着人员设备,急速赶来了!
······两天的时间,难得见面的大家汇聚一处,只为了一个共同的使命,抢下工程,顺利完成任务。公司先后选调周边项目400余人参与工程建设,平均每日200余人参与施工,最高峰达到260人同时会战。
千万军马谱建设新篇 为了达到高质高效建设的效果,中铁十三局集团公司自行租借13T自卸车, 50T吊车,自吊车等大量设备,自行调用临近项目特种作业人员百余人赶赴现场,冲锋作战,投入资金近200万保证现场调度使用。
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雷升祥,副总经理张景升、臧守杰,党委副书记赵华,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韩再明,党委书记胡发林,副总经理李海峰、党委副书记曹晓东等多位领导先后多次亲临现场指挥,协调人员、调动设备、注入资金。公司总工程师潘大鹏、安全监察部部长朱占利常驻现场,协助解决现场施工技术难题,增强现场施工管理力量。
中国铁建总公司13个单位万余人参与番禺会战,质量不容有失、安全不容不顾、节点时间不容耽误。
工程的任务重、工期紧、协调难、条件苦等一项项难题、一道道难关,一座座堡垒生生的摆在中铁十三局人面前,他们义无反顾,临危受命,他们斗志昂扬。
中国铁建副总裁刘汝臣亲自坐镇指挥,每日现场巡视各单位工程进度三次以上,每日19:30召开参建单位工程调度会,指挥部及下属各增援单位局级领导30多人参加。当日参建员工人数,吊运物资数量,完成具体工程数量等项目是各单位每日3分钟汇报内容。刘总裁笑言“一天河东,一天河西”所有单位工程进度每日一评比,一公布。
是的,没有谁愿意自己单位的名次排在其他单位之后,13家单位都在暗自打拼,努力冲刺,他们心里暗自较劲,即使不眠不休也势必在如此大规模的会战中展现自己单位的实力。
40天的工期,完成两站的挂孔梁施工192米,使用800T钢轨、5000多方混凝土、120T钢绞线、拆除4万平方排架、60块模板,任务重,工期紧,时间急。现场施工单位多,所需物资设备紧且急,通往工地的道路狭窄,多家单位会战运输稍微繁忙就会阻塞交通。立体交*作业施工过程中,头上40米高处,是钢结构和棚顶施工的单位作业;头上9米处,有21米层结构施工;地面,脚手架作业人员,吊车东奔西跑提供物资;现场施工需要周边单位协调的事项多如牛毛。工程的顺利完成仅靠一家单位的努力是看不到成效的,一家进度跟不上就会制约相邻单位的工期。
在前期挖孔梁施工中,他们就因为相关单位不能提供场地耽误了半个月工期。需要施工的梁不能对接,不能打好梁,侧模就不能倒;没有模板供应后续施工不能及时开展,工程就不能如期完成。工序一环扣一环,工期一点影响一点,现场指挥长袁兰荣为这事急的几天几夜没合眼。
“兄弟单位会战,我们要有大局观,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决不麻烦总指挥部!”他总是这样要求自己。可方圆几公里的物资异常紧缺,找块模板都异常艰难的现状就摆在眼前。袁指挥长命令指挥部全员“没有模板,自己找;附近没有,出去找;没有吊机,自己搬。”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几公里外,模板终于被找齐,来来回回几十趟,连续奋战几十个小时,模板终于顺利运到工地。一路上施工人员似模板如生命,累了喘口气也得抱着它,领队的一句口头禅“没了它,我们如期完成任务就困难了,命可舍,模板千万不可丢”。不负众望,困难解决了,挖孔梁的工程如期完成。
不畏艰险显铁军神威 第一场攻坚战刚取得成果,第二场站台梁板施工的奋战在10月28日立马展开。初进场援建,他们一没有场地、二没有设备。在参建期间,没有固定的吃住地方,饿了,参建员工们就啃馒头,喝凉水,吃盒饭;困了,员工们就在午饭那小会功夫,两人互相靠着背在工地现场打个盹,晚上再在临时租借的地板上铺个凉席休息几个小时。6小时一班,一天4班连轴转,任是人困马乏,照样冲锋;任是积劳致病,不肯歇工。
参战单位多,施工图纸紧张,没有详细的图纸,现场技术员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分析图纸,细化施工细节·····困难是一重接一重。
副指挥长方伟太肩负整个工程的技术督导,白天夜里一天六七次指挥部、工地两头跑。既要与其他单位协调、又要督导施工的正常快速进行。
程仁涛、孙莹玺、肖庆贵这三位2007年毕业的年轻人作为现场技术员,临危受命,接受挑战。他们利用晚饭后的空挡,熟记图纸,在施工中,边施工边交流、边摸索。他们工作不讲条件,不分里外,年轻使得他们精力充沛,勤奋使得他们越趋成熟,在现场他们都已能够独档一面。
现场管理人员缺乏,司机小车一人多职,即负责现场运输,又负责现场200余人的吃喝拉撒睡的安排。
参与建设的管理人员十几位,作业人员几百人,震人心扉的事迹不胜枚举,他们每天不到六点起床、晚上不到一两点不离开现场。一日三餐空隙,成了他们唯一休息的时间,紧张的就餐时间中,听到的还是施工问题的探讨与协商。
任是多难,他们也无所惧,任是多险,他们亦无所怕。
他们援建的广州新客运站站房台挂孔连续梁与站房、地铁三个作业面立体交*施工,机械轰鸣,人声嘈杂,现场指挥难度大。协调施工必须扯开嗓子喊,普通人喊个几小时都嗓子嘶哑,他们的现场管理人员就在嗓子旧伤未愈的情况下坚持每天10几个小时的指挥,洪亮的声音变成了哑语。没有关系,喝点凉水清清嗓,工作还继续。
连日的奋战,任是一个个铁打的汉子也抗不住,中暑的,感冒的,生病的一个接着一个,但紧张的工期,繁重的任务他们心如明镜,吃两颗药,打个吊瓶立马又攀上20几米的高粱继续作战。
浓浓的大局观,作为中国铁建人,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驱动着这一批批奔赴现场的参建人员们竭尽全力完成作战任务。时间用足,空间布满,人机配强,方法最优,效率最高。是他们施工的指导思想,用较少的物资,用最多的人员,用最强的设备,用最多的时间,用最足的热情,完成最难的使命,是他们奋战的写真。
讲政治 讲大局 不讲困难 中国铁建总公司总裁赵广发曾三次亲临现场,为各单位参战将士加油鼓劲。“各单位抢建新客站任务大、困难多,但是每个参建单位都高度重视,风格高尚,不诉苦,不埋怨,充分展现了中国铁建队伍讲政治、讲大局、不讲困难的优良作风。”
中国铁建总公司董事长李国瑞在11月2日再次抵达新客站建设现场,他再次表扬了各参建单位“大局观念强、成效显著、在关键时刻、在困难时刻,中国铁建人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服从大局的精神,并对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公司给与充分肯定。”股份公司将在会战结束对全体参战单位及员工给与电嘉奖。
会战指挥长中国铁建副总裁刘汝臣在接见二公司董事长韩再明、书记胡发林时对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给与充分肯定,他说“本次会战,划分给中铁十三局集团的任务相对其他单位要繁重些,但十三局敢打敢拼的行动很值得肯定。攻坚战结束,要为中铁十三局集团请功、要为参建的二公司请功。你们的强烈责任心、吃苦耐劳、以大局为重的意识值得嘉奖。”
总公司的副总工程师张璠琦、工程部副部长高晓东等会战指挥部领导多次肯定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战斗业绩。
抢建广州新客站的攻坚战还在继续,现场征战擂鼓震天、众将士挥泪洒汗,万马奔腾、金铁交鸣。一天一个节点,天天都在决战。
图一、总公司副总裁刘汝臣在广州南站十三局工地检查工作 图二、中铁十三局集团二公司董事长韩再明(中)、党委书记胡发林(右)在广州南站现场办公解决难题 图三、中铁十三局集团二公司董事长韩再明(右)、总工程师潘大鹏(左)、安全部长朱占利(后)在广州南站指导工作

图四、广州客运站十三局工地大干如火如荼

图五、总公司董事长李国瑞在广州客运站中铁十三局工地检查工作

图六、中铁十三局集团突击队队旗迎风飘扬
[ 本帖最后由 51802 于 2009-12-21 09:2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