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npxxm

高铁有多少人会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6 16:33:14 |
原帖由 QQme 于 2009-7-25 20:55 发表

有意思
绿皮投入是比动车低,但票价低,开一趟亏一趟,永远回不了本
动车成本是高,但线路运作好的话,开一趟能盈利,时间长些本就回来了

以京沪线南京到北京动车和普速车作比较:普速硬卧中265元,硬座150元(新空特快,别说绿皮普快,绿皮就快没了。),每列车容量按1300人计算,其中卧铺按50%计算,那么平均票价是:207.5元,每列车票款收入约为27万(不计站票)。动车:二等274元/位,一等343元/位,按7:1计算,平均票价:283元。两列重连依旧按1300人计算,每列车票款收入约37万。表面看来D比普速多收入了10万元,但是车辆的投入恐怕远不是27:37这样的比例吧?据本人不大可靠的了解:25G一辆大约200万左右,一列17辆的编组,大约价值3500万左右,而一列动车的造价就是1到3亿,其投入远大于普速车数倍到数十倍,所以,要说普速不盈利,动车恐怕更无法赢利了,“抢钱”更是无从谈起!
上述车辆造价来源于网络,为概数,未经核实,如果有人能提供较为准确的数字本人不胜感激。
发表于 2009-7-26 16:35:19 |
原帖由 水墨人生 于 2009-7-26 16:33 发表

以京沪线南京到北京动车和普速车作比较:普速硬卧中265元,硬座150元(新空特快,别说绿皮普快,绿皮就快没了。),每列车容量按1300人计算,其中卧铺按50%计算,那么平均票价是:207.5元,每列车票款收入约为2 ...

这个思路不错
发表于 2009-7-26 16:35:45 |
原帖由 水墨人生 于 2009-7-26 16:33 发表

以京沪线南京到北京动车和普速车作比较:普速硬卧中265元,硬座150元(新空特快,别说绿皮普快,绿皮就快没了。),每列车容量按1300人计算,其中卧铺按50%计算,那么平均票价是:207.5元,每列车票款收入约为2 ...

是一种想法,但是稍微简单了点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16:53:12 |
原帖由 水墨人生 于 2009-7-26 16:33 发表

以京沪线南京到北京动车和普速车作比较:普速硬卧中265元,硬座150元(新空特快,别说绿皮普快,绿皮就快没了。),每列车容量按1300人计算,其中卧铺按50%计算,那么平均票价是:207.5元,每列车票款收入约为2 ...



车辆成本只是一部分,线路使用、工资、车站费用也应该摊进总成本。
发表于 2009-7-26 17:01:18 |
原帖由 水墨人生 于 2009-7-26 16:33 发表

以京沪线南京到北京动车和普速车作比较:普速硬卧中265元,硬座150元(新空特快,别说绿皮普快,绿皮就快没了。),每列车容量按1300人计算,其中卧铺按50%计算,那么平均票价是:207.5元,每列车票款收入约为2 ...



这样算也有一个小问题,  普通车体一般都投入较早 现在多多少少有些毛病

维修这些毛病要花多少钱?   

有时一些顽疾不是说花点钱就能解决的   


上次坐1314的绿皮 22b车体 大热天的 一共20个窗户 居然有3个不能开启
其中一个明显已经被敲击变形(大概晚上风冷,被列车员强制敲下去了)
恐怕就是铁路想修都不好找替代品了
发表于 2009-7-26 17:02:51 |
原帖由 npxxm 于 2009-7-26 16:53 发表



车辆成本只是一部分,线路使用、工资、车站费用也应该摊进总成本。

加上这些成本动车的投入就更大了。
发表于 2009-7-26 17:05:51 |
原帖由 西铁电子 于 2009-7-26 16:35 发表

是一种想法,但是稍微简单了点

个人习惯上不喜欢没有比较就下结论,但上述内容也只是一个思路以及大致的数据,要详细比较其成本和利润,还要业内人士提供参数。
发表于 2009-7-26 17:16:58 |
原帖由 iamr9 于 2009-7-26 17:01 发表



这样算也有一个小问题,  普通车体一般都投入较早 现在多多少少有些毛病

维修这些毛病要花多少钱?   

有时一些顽疾不是说花点钱就能解决的   


上次坐1314的绿皮 22b车体 大热天的 一共20个窗 ...

这是个问题,也就是全寿命的成本分摊,窃以为动车的使用寿命要员短于普速车辆(无依据),恐怕全寿命均摊的话,再加上线路建设的成本,每个运转周期的成本会进一步加大。如果我所估计的这些情况没有大的出入,动车运营的利润要远远小于普速车。这就是我根据上述数据得出的结论。
发表于 2009-7-26 17:18:13 |
原帖由 水墨人生 于 2009-7-26 17:05 发表

个人习惯上不喜欢没有比较就下结论,但上述内容也只是一个思路以及大致的数据,要详细比较其成本和利润,还要业内人士提供参数。

我觉得动车比普通车贵是必然的,我只是在考虑是否跨越的有些过大了,是否中间少了一个别的选择
发表于 2009-7-26 17:21:19 |
原帖由 水墨人生 于 2009-7-26 16:33 发表

以京沪线南京到北京动车和普速车作比较:普速硬卧中265元,硬座150元(新空特快,别说绿皮普快,绿皮就快没了。),每列车容量按1300人计算,其中卧铺按50%计算,那么平均票价是:207.5元,每列车票款收入约为2 ...

这样算还有一个问题(只针对南京到北京这样例子)

南京到北京的距离属于“临界“距离
这个距离即便是25t也不能一天跑个来回  至少2组车底来回跑
而动车 早上出发 完全有可能在子夜之前返回南京
这样算的话
两组车底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7000万 这还不算机车的价格

前辈要是承认这个问题 那么客车基本就不太划算了


此外 动车还算比较严格的执行了席位复用制度 这对乘客的购票心理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这个问题 前辈也没有考虑
发表于 2009-7-26 18:41:28 |
中国对高铁的需要并不很紧迫,高铁完全可以晚几年建设。但是日本等国很需要中国上高铁,不然不利于他们的高铁产业发展。

中国尽快上高铁对日本等国非常具有紧迫性,他们必须要在中国自己的高铁列车成熟之前占领中国市场,并夭折中国自己的高铁列车的研发与制造体系,否则中国高铁市场就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了。

这就是中国急急忙忙上高铁的真实背景。

但愿各位知道真相后不要太难过,我们国家外商与内鬼里应外合绞杀民族产业的高招多了去了。
发表于 2009-7-26 18:46:54 |
在这个时代这个时候还有人这么目光短浅,都是些什么人啊,真的是蠢啊。
发表于 2009-7-26 19:10:02 |
当然会坐,总比坐绿皮好了
发表于 2009-7-26 21:01:12 |
原帖由 iamr9 于 2009-7-26 17:01 发表



这样算也有一个小问题,  普通车体一般都投入较早 现在多多少少有些毛病

维修这些毛病要花多少钱?   

有时一些顽疾不是说花点钱就能解决的   


上次坐1314的绿皮 22b车体 大热天的 一共20个窗 ...



恩,绿皮这破车随着使用年限的大大增加,维护费用的比例也会成倍增长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21:02:33 |
原帖由 salang 于 2009-7-26 18:46 发表
在这个时代这个时候还有人这么目光短浅,都是些什么人啊,真的是蠢啊。


明白意思?现在普速车都座不满,动车也这样不是要亏死!!!!
发表于 2009-7-26 21:03:35 |
原帖由 npxxm 于 2009-7-26 21:02 发表


明白意思?现在普速车都座不满,动车也这样不是要亏死!!!!


如果让你今天买台电脑现在你会买奔四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21:46:44 |
原帖由 机车果子 于 2009-7-26 21:03 发表


如果让你今天买台电脑现在你会买奔四吗?




我不会买奔四,我会买最好的,

电脑的性能不断提升,相对价格往下掉,

而高铁,速度没快多少,价格却翻一番! 

不知道你怎么会问这个弱智问题?:lol 
发表于 2009-7-26 21:56:15 |
原帖由 iamr9 于 2009-7-26 17:21 发表

这样算还有一个问题(只针对南京到北京这样例子)

南京到北京的距离属于“临界“距离
这个距离即便是25t也不能一天跑个来回  至少2组车底来回跑
而动车 早上出发 完全有可能在子夜之前返回南京
这样算的 ...

你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也就是说因为速度较慢,实际上两列普速车的运能才等于一列D的运能。但是相对于7000万和1到3亿这样单纯车体上的差距本也不算很大,更何况还有线路建设维护等投资,个人还是觉得即使把运输等量乘客所用的普速车体的成本加大到1亿,相对于平均2亿的动车车体成本还是要赚很多啊。而老线的管维成本比新线要省很多。
个人对这个问题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希望知道情况的大佬们多多拍砖。
不好意思,上述计算忽视了一个重大问题:计算动车的车体成本的时候只计算了一列车体的价格:1-3亿,而一列重连车体的运能才能达到1300人左右,这时的车体成本已经是2-6亿了!平均车体投入将是4亿。这样算来,我前面的计算似乎也没差多少。
发表于 2009-7-26 22:02:29 |
原帖由 npxxm 于 2009-7-26 21:46 发表




我不会买奔四,我会买最好的,

电脑的性能不断提升,相对价格往下掉,

而高铁,速度没快多少,价格却翻一番! 

不知道你怎么会问这个弱智问题?:lol 

呵呵~~~~~他该问的是你愿意用一台眼下主流配置的价格买一台奔四吗?
真正意义上的高铁,例如时速350级别的,旅速在330左右,怎么能和旅速110(特快)-140(直特)这样的车同日而语呢?这速度能说是速度没快多少吗?当然,以现在既有线上的D来比较性价比确实不高,但也不是毫无价值。
发表于 2009-7-26 22:04:26 |
原帖由 水墨人生 于 2009-7-26 21:56 发表

你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也就是说因为速度较慢,实际上两列普速车的运能才等于一列D的运能。但是相对于7000万和1到3亿这样单纯车体上的差距本也不算很大,更何况还有线路建设维护等投资,个人还是觉得即使把运输 ...

那就得最大限度的挖掘动车的复用能力

这样有可能动车实际的载客数已经超过了普通车

特快为了追求速度 运能反而可能不及普快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 1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