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7-18 22:24:39
|
|阅读模式
上星期到台灣旅遊(自由行),因為要去平溪坐小火車看風景,而去平溪得先從台北坐台鐵到一個叫瑞芳的郊區小站換乘平溪線的小火車,而台北到瑞芳的一段,便是此貼的重點--通勤化的西部幹線/宜蘭線~
可能你會說我把這貼貼錯地方了,應該貼去台灣區,但作為"台鐵是城市軌道交通一部份"的提倡人,又怎可以白白浪費一個向大家介紹台鐵通勤化的機會呢?請容在下解釋一下為什麼台鐵是城市軌道交通一部份吧,我不直接用文字介紹,就用圖片介紹好了.

那天早上,從西門的酒店出發,街上冷清清的

因為沒有早餐的店子,所以只好去找M叔叔了

在西門站上捷運,一個站便是台北站了

這是台鐵的時間表,面對著密密麻麻的車次,你應該了解到鐵路通勤化是什麼一回事
(P.S:樹林站到八堵站是台北縣境,視為都會區因此車次最多,最密)
因為趕時間,買票的部份沒有拍,只能告訴大家,台鐵現在的售票模式是如何的
購票,可以去售票處買/售票機買,還有網上訂票和電話訂票
售票機還有兩種
一種非對號售票機,買一個區間,不同車種不同價錢.限當日使用.如果買了對號車票又沒有位置可座的站,就找個地方站吧.
一種對號售票機,只賣對號列車車票,限當日當次使用,會幫你畫位,上了車如果有人座了你的位置,你給這張車票他看,他要自動讓開給你座,當然,這是城際車的事了,在台灣版介紹台鐵城際服務時再談.
檢票,大站會有自動柵門和人手檢票兩種,自動柵門直接把車票放入就可以了,人手檢票就和內地一樣,給那位叔叔看看車票就可以了,不過有些小站只有人手檢票,結果月台入口總是大排長龍
查票,台鐵有很多不同級的車次,如果是最低級的車次(如我今次所乘的區間快車,還有區間車)的話,基本上不會有人查票,但列車長出現時,那你只能乖乖的交出車票了,簡單說,人越多,查票的機會越小,而區間車通常是很多人.
補票,如果想多乘幾站/上車時買錯票,可主動向列車長補票,每位列車長手上都有一部可列印車票的....電子計算機吧,交上差額給他就可以了(注意,是主動向列車長補票,如果到他查票時才向他要求補票的話,那就對不起了,要交罰款了.而列車長平時會守在列車的車長室裡,到那裡找他就可以了.)
程序大致如此,我們賣了票,就繼續行程

車票,注意當日使用的字眼

地下化的台北站月台,在地下二層

很像地下鐵吧,月台窄了點就是

對面的EMU500/600,是台鐵第一代通勤電車

EMU向東行走,即是新竹方向

我們的車到了,是最新的EMU700,8節編組,因車頭突出的連結器整流蓋像卡通片"叮噹"裡的阿福,因此又稱阿福號

連接位,旁邊是大型洗手間,大型到有洗浴設施0_0(有部份區間車次是極長而且在深夜行駛的,可能是為了服務那些夜遊人吧)

你說,跟地鐵有什麼分別?

報站機,廣播有國語,台語和英語三種

東行離開台北的第一站--松山,上年尾才完成地下化工程

松山站月台,我們的車子大約停了30秒

東行離開台北的第二站--南港,上年尾才完成地下化工程,12月通地鐵,2012年通高鐵

南港站未來將會有12線道6月台的規模(高鐵和台鐵),算是台灣地下車站之最了

離開台北市,進入地面第一站--汐科

地下化區間東西方向的終點都位於台北縣,台北市17公里的鐵路已完全入地









沿途風光,跟城軌幾乎沒兩樣吧!

進汐止站前的軌道空間,旁邊那個空位是給未來七堵至南港的第三線使用,第三線建成之後,通勤車可增至十分鐘一班

汐止站




汐止站月台,三線一島一側

開門了



沿途風光

另一列EMU700

五堵站

一個一島二線的通勤站,,,好像回到了香港的觀塘站


進入近郊了



.
世界上唯一的窄軌推拉式列車,PP自強號,因其車頭似豬頭因此又稱PP豬



有如回到新界




百福站,一島一側式三線的通勤站


在近郊區台鐵的路軌是不封閉而且有平交道

七堵車輛段,台鐵西部幹線的基地,整合了機務段,機廠,
檢車/車輛段的巨大基地,從前是一個貨場,後來台鐵貨運衰退之就改裝成車輛段


檢線的怪車,到現在都找不了其資料(按:台灣朋友指出這是由退役的DR2700(白鐵仔)改裝的工程車(柴油->電力),在此感謝該朋友)



七堵車輛段


七堵站,四島九線的巨型高架站.通勤化之後,這裡取代了台北站的功能,成為東西部幹線的始發站,各級車次都在此停靠.

EMU300,意大利貨


七堵站


台鐵第一代EMU,EMU100,在服務了三十年之後,終於步入歷史




沿途風光


八堵站,兩則一島四線的地面站,西部幹線(往基隆/高雄)和東部幹線(往花蓮/台東)的分支站






八堵站

台鐵還沒有完成高月台改造,而且間隔都很闊







沿途風光


區間快車與區間車的分別在於區間快車會通過一些三等站,我們的班次只通過兩個站,這是其中一個,叫暖暖站,另一個叫四腳亭站,不過沒留意就通過了








哈,越來越不像通勤鐵路了

經過四十四分鐘左右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換乘站瑞芳站,這四十四分鐘我是站著的




瑞芳站是一個一島一側三線的小站,兩個站台只有一條隧道連接,還在隧道口人手檢票,因此十分擠迫,大多數平溪支線列車的起點(少部份在八堵始發),因此間中有對號車停靠作接駁服務.
我們沒有出站,在補票處買了平溪線的一日票(一日無限次搭乘)之後,便等待平溪支線的柴油列車前往菁桐.
通勤化部份到此為止,謝謝各位收看:lol
下接台鐵小運轉之二---平溪線傳統鐵支路體驗之旅
另外因圖片流量請各位不要轉載,謝謝
[ 本帖最后由 jimmy_lam 于 2009-7-21 13:3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