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说当年阎锡山在山西主持修筑山西窄轨铁路的种种说法,却苦于无从考证。前不久,笔者借赴山西省太原市出差的机会,通过实地考察并查阅有关史料,发现了当年贯穿山西省南北的窄轨铁路——同蒲铁路背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
当时的同蒲铁路(大同到蒲州的风陵渡)全长862.7公里,以太原为中心点分为南、北同蒲,是纵贯山西省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同蒲铁路为什么要修筑成窄轨(即米轨)呢?人们往往把修筑窄轨与阎锡山的闭关自守政策联系在一起,普遍认为阎锡山采用窄轨修筑同蒲铁路,是为了永久称霸山西,抵制省外势力的渗入。这固然是同蒲铁路修筑成窄轨的重要原因,但同时与阎锡山精于“算计”分不开的。
据《山西文史精选》《太原文史资料》记载,1932年,阎锡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时提出《山西省十年建设计划》,其中修筑同蒲铁路是重要的一项内容。次年3月,阎锡山亲自主持编制了《山西修筑窄轨铁路之理由》议案,阐明修筑窄轨铁路投资少、赢利快种种好处。他在议案中是这样算计的:修筑准轨耗资将比修筑窄轨多出七八倍,以当时山西省的财力根本不可能负担。即便铁路修通了,以当时的运量每年增加30%计算,除去利息支出和损益相抵,50年内不但赚不到钱,还要严重亏损。如修筑窄轨铁路,20年内除收回全部投资外,还可赢利。
另外,阎锡山还有个不可告人的“小九九”。他曾以自己的叔父阎书康的名义,在法国银行存放一笔巨款。因其叔父早逝,法国银行坚持不见本人不得提取这笔款。几经交涉,法国方面允诺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批闲置的小火车头作为抵款。阎锡山得不到钱,只好同意。这也是他坚决主张修筑窄轨铁路的原因之一。
铁路开工后,阎锡山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尤其是对建设资金卡得很紧、算计得很细,能省就省,能少花钱的地方决不多花。
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尽可能地省钱,阎锡山颇动了一番脑筋。同蒲铁路首批客车底盘120辆、货车底盘900余辆,分别向德、日国购买。一天,阎锡山正在吃午饭,一位工程师来汇报向德国购买客、货车底盘事宜。那位工程师说: “我跟德国人说,你们的东西如果便宜,我们就买你们的。”阎锡山听了说: “你这话说得不对。应该这样说:我们已经看了日本的货,准备买他们的。你们的货如果便宜,就买你们的。”阎锡山在花钱上的算计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省钱,阎锡山还想出兵工筑路的办法,除石工一项外,全部采用兵工筑路,整个工程共动用了6万以上的兵力。部队纪律严格,动作一致,施工效率高。不仅如此,由于士兵拿的是军饷,采用兵工筑路可不计工资,即便每日发给每个士兵津贴,也远比使用民工划算得多,从而大大降低了筑路造价。以廉价的劳动力完成这一巨大的工程,可谓是阎锡山在修筑同蒲铁路过程中最大的算计了。
到1937年9月,同蒲铁路各路段除十里河以北的8公里尚未铺轨外其余路段先后通车。从1933年5月至1937年9月,以一省之力完成纵贯山西全省长达800余公里的铁路,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实为罕见。修筑该铁路所耗费的资金、时间与工程量相比在当时也算是创了纪录。从那时起,同蒲路成为贯穿山西南北的铁路干线。
1937年9月以后,日军侵占了山西,为其军事运输和掠夺物资的需要,于1938年4月至1939年10月将北同蒲线和石太线铁路的1米窄轨加宽为1.435米标准轨,沟通了这两条铁路与平汉铁路、平绥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年代南同蒲全线窄轨改成标准轨距,并连同北同蒲按一级干线标准进行改建,使这条昔日第一条贯穿山西南北的铁路干线获得了新生,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是后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