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46|回复: 34

讨论列车种别的命名,试问中国当今的列车种别分类是否合理?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7 23: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对铁路车种的命名,已经完全颠覆了命名之初的原则,而且横向和德国、日本两国比较,我们的颠覆显得非常的没有头绪,也没有意义。
7 ]# f9 t4 ~* @0 t. |5 {; I最初,客车应当只分为两个大类,也就是旅客列车和旅客快车,与旅客列车相比,旅客快车需要核收加快票。为了在旅客快车之中,对不同车种的定义加以区分,就有了大致以下几种亚种:, I! J6 p9 w! b1 c
1,特别旅客快车,作为铁路最高等级的旅客列车出现,冠以“特别”二字,简称为“特快“
  _- K( d) E1 h& q3 v; N7 w, C2,直通旅客快车,作为跨铁路局间的高等级旅客列车,冠以“直通”二字,简称为“直快“
& H/ u& [1 K- d4 s4 N$ v3 L3,管内旅客快车,乃是铁路局管界内运营的旅客快车,冠以“管内”二字,简称为“管快”,以上两种都属于普通旅客快车“普快”
: ]  r; x* z# [. ^6 N4,旅游旅客快车应当也算作是旅客快车的一个亚种存在。

& {9 j. x# o$ ^( L8 T% e9 w同理,旅客列车作为所谓的“慢车”,也有直通旅客列车“直客”、管内旅客列车,一般简称为“客”,以及市郊旅客列车”市郊“
% S% X; s, \6 H$ J. E& \这样的命名规则,放到德国和日本(其他国家并不了解),是可以套用的,也就是说,快车就是快车,慢车就是慢车,用外语的角度来说,词根是一样的。
6 O9 B) a) z0 |9 ?* W8 M
6 I2 K  x) |. d% p/ z这种命名方式应当自1997年铁路第一次大提速开始受到了挑战。
) Z5 s6 A8 W" _( p  g我的确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谁想到用“快速”这个车种首先作为比“特快”还快的列车种别名称的。“快速”比“特别快速”的速度高,恐怕全世界也只有我们中国一家。(在这里不要和日本的“快速”、“特别快速”相提并论,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D, |7 _( O* `" `; C
好在后来这个称呼换了过来,“快速”比“特别快速”慢了,停站也相对多了。但这就合理了么,没有。
5 s  n& _: M) j7 ~) z; B+ h8 V在中国,“快速”的全称是“快速旅客列车”,如果按照原来的词根方式进行分类的话,应当分到“旅客列车”(也就是慢车)而不是“旅客快车”当中。这样一来,原本十分规范的命名方式就遭到了颠覆,并且快速列车和普通旅客快车相比,差别化越来越小。5 z" `) [# L3 u3 n/ ]
到了21世纪,原有的直通旅客快车、管内旅客快车以及所有原先归属于“旅客列车”范畴中的车种几乎都在行车方向牌上写明"普客“,如果真的如此,那为何还要加收加快票?同车种旅客列车“票价不同”,这样的例子目前已知的也仅出现在中国。
! a6 L# i. h' `( j" c+ p& {第五次提速出现了“直达”二字,我认为这种命名纯粹就是噱头,K53/4,T35/6,有些车早就有了直达形态却未得命名,城际特快那么多直达形态也没得命名,为什么只有铁道部钦点的车次才能算直达呢?/ W9 I8 {5 j# P" K
第六次提速的“动车组”更是添乱。“动车组”是一个车种,而不是客运组织的种类,如果说生拉硬扯“直达”二字还能够差强人意的话,“动车组”显然就是在胡闹了。德国大量使用动车组,而所有动车组都按照既有的方式编号。日本如果有“动车组”这个种别的话,那么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的车次都要D字打头,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并不是一种严谨的命名方式。很多动车直达,为什么不冠名为“直达”,停站多的为什么不命名为“特快“?感谢毛主席,我们还没引入日本式的动车组运用,因为如果那样的话,要么跑“普快”的动车组不算是动车组,要么中国所有的车种就都得分出一个“动车组普快”之类云云的亚种,到时岂不是更加混乱?
! H3 l( m2 M3 f我觉得,现在最应当取消的,是“动车组”、“直达”这样的噱头式车种名,而“快速”则应当回到“普快”的范畴当中去。5 s! ~/ i* D; Z; [
一句话说白了,就是从提速到现在新增加的车种,实际上都是在添乱。
8 u" P. A1 b7 t7 B9 e& T5 N4 a* F" Z
2 Q/ H& n8 E5 w1 F5 |日本的铁路系统当然发达,但是列车种别呢?新干线上不分类别,因为没有票价级差。下了新干线事实上只有三种,特别急行,也就是特急,相当于我特快,急行,相当于普快,普通,相当于我们的普客。由于动车组的广泛使用,导致列车种别不是增加了而是相对减少了,例如现在急行列车就十分稀少,剩下的几乎带有象征意义,就是因为特别急行列车可以在保证旅行速度的同时增加停站,差别越来越小,工作也就愈发简化了。在日本,快速是停站少的普通列车,特别快速也是一个道理,停站可能更少些,这一般都是在通勤区内才有的,只能算作是普通列车的亚种存在。
  \4 H6 ~+ O2 f7 Q3 v; p9 X德国和这个差不多,亚种更多些,但条理仍旧清楚。$ ?0 y& }: L; P& j1 e+ p9 v

1 p- T" H; l4 o/ U, \5 V* e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发表于 2007-5-28 01: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个人认为高铁出现后整个车次应该彻底调整一下
发表于 2007-5-28 08: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早就想说了!支持LZ!:handshake 9 ^( C* @; {8 H  s* r  C$ B
TDB官员语言文字水平不敢恭维,分类完全没有逻辑。一句话,都是形象工程闹的!
发表于 2007-5-28 08: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7-5-28 08: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日本小田急线打工  种别分7种. z  S5 b1 R$ E8 N& ^$ `) b  |
特急 ( 需要特急料金
1 b/ B) ]0 G: u1 B快速急行
5 z' x: F% W$ B* M) \急行
) f. l9 e" u4 N% u8 Q多摩急行(多摩是地名
5 w( r1 o7 P. f, _准急
' Y5 b; I1 o- J. u2 g区间准急% y+ K$ k5 z2 N  O( y' Y, Y
各停+ }# n5 e( q" m" K

5 v" P1 ?5 R" n$ @这还不算最多的 西武铁道种别分8种
! S) K0 z# F1 C) b- a& J而且用的是千岛停车的原则
发表于 2007-5-28 10: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Z、T相当于当年的特快+ ]* |  A3 Y/ h$ Q2 G
现在的K相当于当年的直快
) S2 M6 Q# j3 g1 p0 f# r现在的N相当于当年的管快(管内普快,也称为快客): F3 B# v- |  K* ^/ @5 r( Z- ]
现在的普客(1***~2***)也相当于当年的直快6 G1 S4 f0 v; z7 ~. R( M+ v: J
现在的普客(4***~5***)也相当于当年的管快,但差距已经很大了) r* i2 ^3 z% U# N3 k# i
现在的普客(60**~61**)相当于当年的直客,既跨局慢车
' A) m4 ?" N# j9 W: t! ^3 l- O  ~7 Z现在的普客(62**~9***)相当于当年的普客,即慢车
8 y7 K7 d2 X1 B4 Q动车组属于新生物,个人觉得也应该归到特快里去
2 y+ X; S7 F2 G5 [# e+ w; O# i2 ?+ z2 O( C  R
由此可见,K车就是用来抢钱和设计的,属于提价不提速,TDB很会玩文字游戏,把列车种类改得这么乱,真实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否则折腾什么啊?
发表于 2007-5-28 1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B0 z" G, u! a# F: ^0 U5 m
改革是为了向好的方向发展(更科学、更合理、更利民),但我们有些改革似乎仅仅是“与以前不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10: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ztkn 于 2007-5-28 10:04 发表 8 M1 [* v% B- ?8 ^* H, |
现在的Z、T相当于当年的特快
$ }, f7 h. q7 P+ x! f+ J现在的K相当于当年的直快
, A9 S% h! x. {* q现在的N相当于当年的管快(管内普快,也称为快客)* c# h7 |6 ~, O* Q
现在的普客(1***~2***)也相当于当年的直快
1 O" w1 h& l" ^: _* V现在的普客(4***~5***)也相当于当年的管快,但差距已 ...

- [; [% t1 d* K: D0 `7 D, C3 H+ v- F* z! E# h/ c( |
K并不属于所谓的“直快“,而本来应当是算作比普通旅客快车高一等级,与特快列车平级的旅客列车,看1461的变化即可明了。
" O) u7 U2 K! Q4 Z而且TK之间的区别,最早应该是由所谓的“大特快”引起的,其中多数也就是现在Z的前身。* |$ t! J  L6 s" W" C# T7 C) p) M
. `$ X" L, ]7 d/ G# y1 j/ z- {: p
快速,我相信这个种别即便不做改变而作为特快列车使用,也就是现在所有的快速列车全更换为特快的车体、服务,抹去特快与快速之间等级差而不减少停站,某种意义上并不会比现在的特快慢多少,如果用上动车组(常速动车组),完全可以做到在不改变停车的情况下赶上甚至超过现有特快的旅行速度。$ n  Q/ Q: D/ [. X
3 E1 g( e4 v9 u7 X# w* ^! Z& I
所以才说快速是应当取消的类型。
7 q9 R* u& O8 d; u至于所谓“抢钱”,我觉得还是服务没跟上,再加上先期动机不纯,大家说呢?
发表于 2007-5-28 11: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一直怀念特快、直快、快客...的年代。+ r: h6 ^6 W; t9 P; c
我个人认为名称即等级,而不能用车型、甚至说是速度来界定及划分。  ]! e9 p. g' f. Z
8 }) h. l+ Z2 [7 q, U
打个比方,京局的兄弟更熟悉一些,京包-京通原91/2/3/4是特快,京承原Y11是旅游特快。按照现在的“理论”:为什么是特快,开得那么慢也叫特快?殊不知特快非速度,特块非车型,特快乃等级也。前者在老京包只停靠技术停站,在京通只停靠区段站;后者也是仅停靠京承的区段站洞庙河、密云等。这样的车种划分,我认为是很合理的。
发表于 2007-5-28 12: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其实也乱,主要是不同公司闹得,急行的逐渐消失主要是通勤和近郊化竞争相抵触的牺牲品。西日本的新快速走的就是急行的时刻,停车站类似。但是没有料金(加快费)。私铁也有分“有料无料”特急的……。
发表于 2007-6-5 11: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现在的划分一点都不合理,而且票家划分也太不合理了,因该再分的详细些!!
发表于 2007-6-5 13: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运行图是该大型的调整一下了
4 |8 }# S: l% j* N: q% m/ E" e不过改动太大了也容易乱; a& ?( @, G" m6 X9 z( O
希望2009年前能有个结果
发表于 2007-6-5 14: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Y7-0012 于 2007-5-27 23:54 发表 # |1 i) W) t1 s* ~+ h2 E
是谁想到用“快速”这个车种首先作为比“特快”还快的列车种别名称的。“快速”比“特别快速”的速度高,恐怕全世界也只有我们中国一家

+ N; S$ R5 N% ^& t- @“快速”是相对于“普速”“准高速”“高速”而言的,特指140km/h车底的客车,用字母跟特快作区分,可以理解为更快的特快(也就是说把原有特快分成了2种,普速特快和提速特快)。
# m" H0 Z2 h; a: y+ z- u/ Q- S# }6 T( T
原帖由 NY7-0012 于 2007-5-27 23:54 发表 / k. W, O: N, d& n, ^" l' I
好在后来这个称呼换了过来,“快速”比“特别快速”慢了,停站也相对多了。但这就合理了么,没有。

* A- A! ]4 J& j" O/ c( h6 g这个更不合理,完全混淆了车底分类与等级分类。1 ^4 p. _, D+ x
, E  p0 k4 }# s3 s
原帖由 NY7-0012 于 2007-5-27 23:54 发表
; V8 z+ m8 t6 d0 d( T) v第五次提速出现了“直达”二字,我认为这种命名纯粹就是噱头,K53/4,T35/6,有些车早就有了直达形态却未得命名,城际特快那么多直达形态也没得命名,为什么只有铁道部钦点的车次才能算直达呢?
8 K1 _! _/ e! s! U. w! R
其实Z字头特快完全可以理解为“准高速特快”(区别于“快速特快”与“普速特快”),事实上五提、六提Z车均有停站,直达是假,准高速是真。
8 Y) f7 b$ v: D( b+ `; ?. m  H! b/ z1 N3 P4 ~
原帖由 NY7-0012 于 2007-5-27 23:54 发表 ; `2 p, v# _% G2 S6 b. q5 d
第六次提速的“动车组”更是添乱。“动车组”是一个车种,而不是客运组织的种类,
+ ]7 X0 B* X: P7 K1 l
动车组是一个新车种,也是一个新的速度层次(车底),而且实行了新的票价体系,当然不能继续使用原有列车分类。4 W  }9 A9 X" J0 K  e- N. @: I
8 ^) {+ ^7 H+ `2 O7 x/ \
当然,提速发展到今天,确实该对以前的分类重新整理整理了,详见http://bbs.hasea.com/viewthread.php?tid=219425&page=1&extra=page%3D1#pid2855066; h& K6 v$ }% L2 c/ T) _& ~
+ J+ o+ G8 P+ U: v" t
[ 本帖最后由 yehorse_temp 于 2007-6-5 14:52 编辑 ]
发表于 2007-6-5 2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中国人真得非常会玩文字游戏.! B2 r6 v  u  A5 n) W, p2 `( V* o
同时  咱们中国人又非常计较个名分.  N8 D% p/ h& q! d- h% r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g" ^& @: b+ K6 m" |  [这种玩噱头,咬文嚼字似乎是又传统得,也是民族劣根性之一!9 `( k% v! y, T

# J# m1 r' a; b( D2 e8 H/ r提速之处,一切都不完善,需要慢慢调整,自然可以便宜行事!: N" |* L0 u% G8 U0 B
现在已经是六次提速,而且既有线路的提速告一段落.
# e4 E+ t. b* Z& r. y- Y6 M那么我们就应该很好的来完善来总结!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02: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horse_temp 于 2007-6-5 14:37 发表
9 q6 a& Z. H& C9 R. o, [% C$ y: d, @
“快速”是相对于“普速”“准高速”“高速”而言的,特指140km/h车底的客车,用字母跟特快作区分,可以理解为更快的特快(也就是说把原有特快分成了2种,普速特快和提速特快)。
; R. I5 Y/ O4 `, t1 i  d3 T" L0 v) k, K

6 K6 i! k# @, H/ c$ D/ m0 ^这个更不合理,完全混淆 ...

* `- _# a& Q7 A% l2 w- ?! x) V# a! k1 P3 W6 F/ @" |
& ~! \$ R1 i4 o9 `- i' @& r
我看您还是没明白我的意图。2 b  l+ d( C, J6 r4 B
我希望按照原有的,或者说是世界通用的方式将铁路车种规范化,您只看到了中国的现状,而没看到里面的问题。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6-6 09: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6-6 09: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的混乱,无法用汉语语法来解释的中文!
) R" u0 i( M) t2 v" d+ k) I我早就说过我们就用普P、快K、特T、直Z四种分类就可以了!; ~4 A3 Q' e0 R0 f: F
我把CRH算在“直Z”里面。
8 r( h. e8 I' ]0 f同时,各类别的车必须真正做到按照字面意思来运行!
发表于 2007-6-6 09: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Y7-0012 于 2007-6-6 02:34 发表
4 T( Q4 }$ I/ b, g5 y0 _* i/ i. |. |" x
! E! M+ R4 F  h. X3 Y1 Z* Z+ i1 \9 E
( |& |+ I7 Q" b! u6 A. v5 m
我看您还是没明白我的意图。
/ R! u7 |3 ^2 A1 @# D. R我希望按照原有的,或者说是世界通用的方式将铁路车种规范化,您只看到了中国的现状,而没看到里面的问题。
: ~7 r  L) Q' Z. f5 c: t8 M
; n; k! b7 }7 t. h1 i
我看到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所以才能揭示问题。* b( j: b  D) p, k# f

: N' K7 \1 ~- X/ O0 F( i你希望按照原有的,可是原有的分类在当时是合理的,可是随着发展,逐步变成了不合理的,所以必须改变,照搬原来那一套不行。
( _3 x# _- e: \+ D& f9 T4 ?  v4 ^. |5 X
这个世界上也没有通用的命名方式,我们只能根据国情选择最适合我们的方式。
8 F1 B7 H. e: ]5 Q' q! _
' L' G6 A1 U! g, y8 i2 p[ 本帖最后由 yehorse_temp 于 2007-6-6 09:54 编辑 ]
发表于 2007-6-6 09: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猪伢伢 于 2007-6-6 09:44 发表
$ l- X: p4 {+ Q3 \非常的混乱,无法用汉语语法来解释的中文!
9 d: }) ~: s' F$ r4 z0 J% p, x我早就说过我们就用普P、快K、特T、直Z四种分类就可以了!  W2 }9 k5 J7 g. q* l2 @
我把CRH算在“直Z”里面。; H* R3 [3 o# Q
同时,各类别的车必须真正做到按照字面意思来运行

# `9 @6 L# O- P0 j+ d7 h2 L# a4 K/ }* |3 M
最后两句显然矛盾,CRH不可能直达。
发表于 2007-6-6 10: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直特中途也办客运了,显然不能叫直达特快,这一点上赞同NY的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5-2-24 18: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