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74|回复: 51

【专题】铁道部宣布从今年起春运火车票价不再上浮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0 13: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永平今天对外宣布:从今年起,铁路春运火车票价格不再实行上浮制度。

[ 本帖最后由 掂花 于 2007-1-11 10:26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0 20: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该这样了,否则怎么“和谐”?

看来许多部委看到去年9月底上海发生的风波,都怕了。。。
发表于 2007-1-10 20: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那们姓郝的法学硕士就2007年春运价格至刘志军的一封公开信.正是他的一次又一次和铁路的较真.才有了亿万乘客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他.车迷不应忘记.亿万中国人不应忘记.可悲的是现在知道他的人有多少.对他冷嘲热讽的又何其多.只有监督才能进走.天天赞美只会起反作用.再次感谢郝劲松共和国不会忘记.
发表于 2007-1-10 20: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没什么关系?
买不到票的一样买不到
回不去家的一样回不去..
没啥重要意义...
发表于 2007-1-10 20: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买到票的花钱少了,全国有多少人要不花多少钱啊。
发表于 2007-1-10 20: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票有可能更难了。
发表于 2007-1-10 20: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掂花 于 2007-1-10 20:51 发表
买票有可能更难了。



同意.
发表于 2007-1-10 21: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郝劲松日前自山西太原发出一封致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特快专递,呼吁铁道部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春运期间停止票价上浮。郝劲松认为涨价根本没有起到“分流”作用。相反,“春运涨价加重了旅客经济负担,破坏了节日的祥和气氛,缺乏人性关怀。”(2007年1月8日 中国新闻网)
  
  作为一位民间的维权斗士,一位屡屡提起公益诉讼,挑战行业霸权和官僚作风的法律人士,郝劲松近年来虽然闻名遐迩却屡遭维权困境:从2004年夏天起,就和中国铁路、国税总局、北京地铁连打6场官司,却以败诉居多。06年12月1日,北京市一中院对郝劲松状告铁道部春运涨价程序违法一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了郝劲松的全部诉讼请求。在我看来,郝劲松最大的困难不在于对手的强大,以及垄断的顽固,而在于其所背靠的民意不够强大,民声几近式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郝劲松的诉讼表达缺少了一种推进的力量,很难得到有效放大。由于法律是一种多数人利益的保护机制,权利主体的缺席,势必要将郝劲松置于一个不利的位置上。
  
  以春运涨价为例,郝劲松从N个角度简明有力地论证了春运涨价的不合理性:法律角度,服务角度以及人性角度。对于郝劲松所列举的种种反对理由:列车超员严重,车厢内空气污浊,旅客多付了钱,却享受更差的服务,加重了旅客经济负担,破坏了节日的祥和气氛……相信很多人都有着切切实实的感受,应该说大众才是春运期间高价劣质服务的受害主体。遗憾的是,每年因春运而滋生的巨量牢骚和不满,甚至是谩骂悲愤声,却统统被滞留在了水泄不通的候车大厅和站台里,消弭在了拥挤的车厢和回家的铁轨上……因而这些话语表达根本称不上权利诉求,而仅仅停留在一种民间发泄式的层面上。
  
  “我在两年里打了9场官司,只赢了2场。”郝劲松这样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执着的原告、热闹的媒体,稳如泰山的被告,无动于衷的法院。”一位法学专家如此描述公益诉讼目前尴尬的处境。而在这样的漫画般的诉讼图景中,最大的利益主体——公众,作为原告的背景色,则显得若有若无,为原告的执着衬出了一层“堂吉柯德”般的孤独悲壮意味。虽然从网络民意、媒体社会调查等诸多民间表达渠道来看,郝劲松的支持者为数众多,毕竟他主张的是大多数公众的权利。但这些声音是发散的,漂浮的,民间的,更多表现为一种情绪和心声,并未纠合成一种足以震撼法制缺憾或垄断势力的社会话语权,最终被更强大的话语霸权吞没或消音,而只有走司法途径或者与官方博弈之路,这些声音才可能进入正规的利益表达通道,获得立法者和当局的重视。无疑,郝劲松获得的只是心理支持,而缺少来自背后的大众合力推进。独自与行业“潜规则”斗法的结果,伤害的不仅是郝劲松的诉讼热情,更多大众的利益因为自动放弃了表达权而旁落。
  
  司法语境中的郝劲松是孤独的,这不仅是公众的悲哀,更是现代法制的悲哀。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得不到利益主体的支持,表面上看是源出于某种公众的自私,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垄断力量和行业霸权对社会公众的操控力太强大了,在这种强压下,公众对于郝劲松的维权结局很难乐观。而郝劲松的维权之路也证明了,公众利益在与垄断霸权的交锋中总是一次次败下阵来,公众的失语,更多是对法制的信心不足。因而,郝氏诉讼的成败,不仅关乎公众的话语表达和利益实现,更考验国家的司法品质和法制方向。如果多数人的声音不能进入有效的法律表达途径,如果郝氏或类郝氏诉讼,因为被告的强大和对法院的利益钳制,一再被法院不予立案或驳回起诉,损害最大的无疑是社会公平和司法文明,而我们社会所倡导的公民精神也会成为一种虚设。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郝劲松日前自山西太原发出一封致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特快专递,呼吁铁道部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春运期间停止票价上浮。

  郝劲松一向让我佩服,因为他的较真,因为他与铁路部门数次的对簿公堂。没想到,这次,竟然不是从法律方面着手,而靠起了给领导写信。这让我们多少有点失望。

  给铁道部长写信有用吗?有用。这里已有先例。今年70岁的北京昌平区市民姜海程老汉,去年曾致信铁道部长反映列车餐价,结果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不过,姜海程老汉得到圆满解决的只是小问题。铁道部长处理这小事自然能够让众人满意。可这次,郝劲松捅的可是大篓子。这叫铁道部长如何批示?

  一种可能是铁道部长假装没看见郝劲松的特快专递,可是聪明的郝劲松早就让媒体知道了。媒体上已搞得轰轰烈烈了,铁道部长再假装没看见,恐怕是不行了;一种是看见了,低调处理或不给予受理,不过,现在看起来,恐怕也不行了。

  铁道部长能作出决定,让2007年春运停止涨价吗?以我看,不能。因为这不是小事情,而一块巨大的利益蛋糕。岂能由部长说不要就不要了?

  郝劲松能有一百个理由批驳铁路春运不该涨价,我们老百姓同样也有那么多的理由说明铁路春运不该涨价,自然,铁道部也知道春运不该涨价的N个理由,但他们就是一到春运就涨价,而且是不容你说话的一涨了之,我们还不得不接受。

  对于公民来说,要求铁路春运不涨价,是一种公民的维权行为,这种维权行为依靠的就是法律。靠一个 郝劲松不行,靠十个 郝劲松也不行,靠的是我们大家都有郝劲松的较真意识,都能够拿起法律来与之“斗争”。可现在 郝劲松不靠法律了,靠的是给领导写信了。这无疑是让“老子”割“儿子”的肉分给别人吃,这不是为难人家吗?

  垄断行业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对付这种强大的力量,除了靠法律,别无他法。不幸的是郝劲松走了“回头路”,可想而知,结局会是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说,郝劲松已经倒在了“个人主义”之下了。我以为,公民维权不能寄望于给领导写信之类的途径,而应靠我们坚固自己的维权意识,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将维权意识和行动触及到每一个角落,那么,公民的权利才会提升到至高的程度。尽管前路漫漫,但希望却总在前面,如今,恐怕希望之光也熄灭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部称春运不涨价铁路需多承担近3亿元成本

“2007年铁路春运客票价格不上浮,铁路因此需要多承担近3亿元的成本。”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今天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铁路部门积极响应,主动承担因为不涨价而带来的所有成本,让更多的旅客享受到更大的实惠。
279186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运高峰时,定员118人的车厢,曾涌进380余人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铁路春运客流一直处于极端不均衡的状态。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差异的加大,客流不均衡状态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民工流的兴起,使这种不均衡状态更为加剧。

  “突出的表现就是,节前基本上从城市流向农村,节后则恰恰相反,这种单方向高度集中的客流,突出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形成强大的冲击波,不仅给铁路造成巨大的压力,也使旅客拥挤不堪。”王勇平说。

  200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全铁路日常每天客流230万人左右,而春运最高日则达到420万人。定员118人的一节车厢,曾涌进380余人,压死车辆弹簧随时都会危及行车安全。铁路因此也损失惨重,每年仅车辆配件备品等损坏就达8000多万元。

  为了缓解春运高峰的压力,2002年春运前,在当时的国家计委主持下召开了铁路价格听证会。长达一天的听证会上,33名代表对铁道部提出的春运客票价格上浮方案进行了反复审议,各位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终原则同意对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

  “对部分旅客列车春运期间的票价实行上浮,当时的考虑是有利于通过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促进运输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环境的形成和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参与了铁路价格听证会的原国家计委人士表示。

  “通过4年的实践,应该说,在春运期间实行票价上浮,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削峰平谷、让更多的旅客顺利返家起到了积极作用。”铁路运输专家说。2002年的数据证明,当年春运的客流高峰的确向前和向后分别延长了3天,当年春节前的非高峰期比2001年同期多运送了74万人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挤不堪的状况。

  原国家计委人士称,铁道部这几年不但没多挣什么钱,却挣来了很多质疑

  据介绍,为了让广大旅客过一个平安、祥和、欢乐的春节,铁路历年都是把春运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铁路部门提前几个月在运输能力、客车整备、运输组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增开一对广州至成都或重庆的临时列车,就须备有6组车底(每组18辆)、6组乘务人员(每组40余人),这就需要增加大量的成本和支出。而且,增开的临时客车,大多数是运送单方向的客流,即去的方向满载,达1500人左右,回来的方向则是空载,有的只有二三十名乘客,造成运输能力严重的浪费和损失。

  另外,全铁路在春运期间增开的7000多列临时客车,近一半属单向客流,仅此一项就损失几亿元。尤其是铁路增开大量的临时客车,是以严重挤占或牺牲货运能力为代价的。每增开1列临时客车,就必须停开两至3列货车。这样不仅直接造成货运收入的大量减少,而且造成货运市场的丢失。3列货车的收入比1列客车收入多好几倍,如果与空客车相比,更是净损失。

  铁路春运虽然相对日常增运了很多旅客,似乎也增加了不少的收入,但实际上,投入的成本和各种因素造成的能力浪费和损失,远远超出增收的部分。

  “当时的客观情况要求铁路春运必须采取措施来‘削峰平谷’,而采用涨价的方式是最直接、最快能看到成效的。”原国家计委这位人士笑言,如果铁路部门只为图利,那就绝不只是分成两个时间段,部分列车调价了,但实行春运票价上浮后,铁道部这几年不但没多挣什么钱,却挣来了很多质疑。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年来,随着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提升,特别是铁路客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为铁路开行更多的临客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为铁路部门不通过上浮票价的方式来消化客流高峰提供了保证。”王勇平表示,今年铁道部从北方、西北地区的铁路局调用了大批客车车底,节前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节后到成都、重庆、武汉、阜阳等地,用开行更多临客的方式来缓解客流压力。

  据了解,2007年春运铁路部门将安排直通临客318对,采用基本方案、预备方案、应急方案三套梯次运力方案,分别应对正常客流、高峰客流、突发客流。另外,今年春节距元旦较远,学生流、民工流、探亲流相对叠加较少,客观上也为铁路部门在票价格不上浮后减轻了不小的压力。

  今年春运供求矛盾将加剧

  “铁路票价比公路、民航低很多,价格因素将使得更多的人涌向铁路。车票价格不上浮了,铁路部门在赢得社会口碑的同时,2007年春运必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铁路运输专家说。

  正是因为票价优势,中国人才对火车这种运输方式情有独钟。记者2006年春运在上海采访时发现,以上海到郑州为例,火车硬座最便宜为64元,硬卧135元,而汽车票价为257元,机票价格全价是800元。此外,上海有数以十万计的四川、重庆的打工者,他们坐火车硬座到成都只要126元,硬卧也只有269元,而机票却高达1280元,汽车则没有直达成都的班车。

  据一位交通运输专家称,国际上一般都是1500公里以上民航运输占主导,500公里至1500公里铁路运输为主,500公里以内则以公路运输为主,但这在中国都不适用。因为公路、民航的价格太高了,人们出行基本上都首选铁路,即使是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了一些,但仍远低于公路和民航。由于铁路承载了旅客过多的期望,买不到火车票的人才会骂铁路,却忘记了正是公路和民航的高昂票价,让他们只有选择乘火车回家的方式。

  “铁路票价不上浮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旅客乘火车出行,铁路春运不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铁路春运票价不再上浮 数千万旅客受益

据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今天透露,今年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一律不再实行票价上浮,这是铁路部门继去年春运实行临客票价不上浮后,推出的又一惠民政策。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春运,我国铁路对以农民工、高校学生为主要客流的所有临时旅客列车实行票价不上浮。此举受到广大旅客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欢迎。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将在更大范围内实行这一惠民政策,在各类旅客列车中均不再实行票价上浮。这一政策实行后,数千万旅客将直接受益。


王勇平说,目前铁路运输能力仍很紧张,尤其在春运期间有的线路和方向无法全面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铁路部门将克服困难,全力挖潜扩能、精心组织调度,尽最大能力缓和运力与需求的矛盾,努力为旅客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创造较好的旅行环境。同时,也呼吁旅客朋友妥当安排出行时间,合理选择交通工具,尽可能避开客流高峰期出行。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路部门将及时向社会发布旅客流向和运力配置的有关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路春运今后不再涨价凸显“蜗牛的力量”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1月10日,中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对外宣布:从今年起,铁路春运火车票价格不再实行上浮制度。(1月10日中国新闻网)——短短一句话的新闻,瞬间激起了网络欢腾一片,为了迟到的正义而额手称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地说:善,总是以蜗牛的速度前进。这一刻,蜗牛终于爬到了象征正义与善的胜利终点。毋庸质疑,“铁路春运不涨价”不是铁道部的大发慈悲,更不是对消费者的关怀与施舍,这是“为权利而斗争”之不屑努力的胜利,这是“蜗牛”的胜利。


我们知道,在铁路春运涨价面前,消费者一方面被束缚了“用手投票”权利(不开听证会),另一方面又实际失去了“用脚投票”权利(坐火车几乎是被动消费)。而正是在这样的双重困境下,“铁路春运不涨价”胜利的取得,当然显得尤为珍贵。它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中国消费者向各路垄断霸王积极争取平等权利的成功标本。


多少年来,每到春运季节,铁路部门公布涨价方案和理由时,舆论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质疑,并一遍又一遍地呼唤,从来也没有想到过放弃。在我看来,正是有识之士坚持不懈地“为权利而斗争”,正是消费者永不言放弃的权利自信,换来了今天“铁老大”的最终妥协。这再次证明了那个众所周知的道理: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当中。


试想,如果在多次质疑与呼唤失败之后,我们就对春运涨价失去了痛感,就在“审丑疲劳”中无奈地接受了现实,就放弃了“为权利而斗争”的勇气与努力,怎么可能还会有今天的胜利呢?正如耶林在法学名著《为权利而斗争》中所说,“大凡一切权利的前提就在于时刻都准备着去主张权利。”对处在弱势地位的消费者而言,任何权利的争取都必然是一场“持久战”,我们都是“蜗牛”,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信心,不因为迈出去的十步还不及对手一步而气馁。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邱兴华案的遗憾,《南方周末》的评论标题让我非常喜欢:我们都是“蜗牛”,但我们一心向前。是的,每一次的碰壁其实正是“善”前行的轨迹,多次的碰壁必然累积成一个正义的善果,这是我们应有的权利自信。这个意义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蜗牛”的速度有多慢,而在于“蜗牛”本身有没有充分的自信,有没有在一直向前爬行。


“铁路春运不涨价”给我们的启示意义在于:消费者“生气”的力量,必须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信心的力量,坚忍的力量,所有这一切的总和,其实就是“蜗牛的力量”。放眼周围,需要中国消费者使用“蜗牛的力量”来攻克的堡垒还有很多,仅以交通运输系统而言,就有:公路春运票价涨不涨?火车站票该不该全价?机票超售合不合理?坐飞机丢失行李能不能论斤赔?诸如此类。这个意义上,“铁路春运不涨价”既是一个成功的标本,更是一个前进的号角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后春运不涨价:喝彩之余还应反思

今后春运期间坐火车出行的人有福了: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10日透露,2007年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票价一律不上浮,以后春运也将不再实行票价上浮制度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超过1.5亿人次的“春运大军”来说,“今后春运不涨价”,无疑是个巨大的福音。因此,这则消息一在网上发布,就立即引得万人瞩目,随即好评如潮,叫好声一片。


在网友形形色色的跟帖中,我们注意到,有一个词的使用频率最高:“感激”。从网友的表述看,人们感激铁道部,是因为它“认真倾听百姓呼声”(网友语),在春运涨价的合法性已经得到一审法院司法确认的情况下,仍然从善如流,果断终止已经延续5年之久的春运涨价制度,使数千万百姓受惠。人们感激郝劲松,则是因为他率先通过诉讼的方式对春运涨价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一审败诉后,又直接上书铁道部部长,让民意直达上听。不管“郝劲松上书铁道部部长”与铁道部宣布“今后春运不涨价”之间有无直接的因果关系,我们都有足够充分的理由感激郝劲松。


对于铁道部,群众的第一感受是感激,相信也是有充足理由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管理方式、利益机制的变动牵动着无数根神经,每一个进步都是艰难的和沉重的,我们已经经历、见证了垄断部门改革的艰巨性:群众意见一大堆,有的部门就是我自岿然不动。放弃春运涨价,铁路部门经济利益受损是不言而喻的,铁路职工在春运期间的高强度劳动的经济补偿路子缩减了。这种通过自我加压,内部消化,让部门的利益服从和服务于全社会利益的做法,体现了铁道部门新的管理理念,是新时期执政理念教育的一个成果体现,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这项好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0: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延续5年之久的春运涨价制度的遽然变革,不好说是郝劲松的上书引起了“领导重视”,但可以肯定地说与广大群众的呼吁有关,与媒体的监督有关,是民意与相关部门交流、渗透的结果。相信在这几年里,铁道部门也在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反思、调研、筹划,最终出台了这一重要决策。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它深刻地表明了我们的社会已日益民主,民主法治建设初见成效。当然,已经被北京市一中院确认为春运涨价“合法依据”的原国家计委《关于公布部分旅客列车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执行方案的通知》,也还依旧高悬在那里,还需要相关部门及早作出相应的改革。


铁道部叫停春运涨价制度的举动,为其他垄断性行业带了个好头。在事关公共利益的问题上,如果不打破借助垄断地位单方运作的模式,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博弈机制,让一切都在法治的层面上运行,就难以消除各种不合理制度,已经习惯“法外行驶”的“垄断列车”就不可能进入法治轨道。衷心希望,铁道部的这次改革能带来其他垄断行业的符合民众利益的连锁式反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1-14 1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