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wg5644049

连云港中云站改造东陇海电化系列信息(429楼更新,9月23号,工程基本完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21:59:11 |
[摘自连云港苍梧晚报网站]

中云站将成客运始发站

  本报讯(记者 周婕) 随着东陇海沿线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全面开工,我市境内沿线的多个客运、货运站点也将同步升级改造。其中,中云站将“变身”为我市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站,列车的始发站也将迁至中云站。明年10月,市民将从这里坐上“电车”进出港城。

中云站将成始发站
  据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指挥部连云港项目部主任李峰介绍,在这次改造中,变化最大的是现行的货运站点中云站,计划改建成为连云港地区的客运枢纽站点,从而替代现在的连云港站和连云港东站。目前,在连云港东站始发的列车,将来都要改到这个站来发,成为我市管线内各客运列车的始发站。
  改造后的中云站,不但车站规模将扩大,还新建基本站台1座,中间站台2座,旅客地道及天桥各1座,无站台柱风雨棚。据悉,上述车站的改造将与整个东陇海沿线的电气化改造工程同步进行,预计明年10月底将全部竣工。目前,具体的改建方案,铁路部门还在加紧制定中。另据铁路部门的相关人士预测,改造后的中云站有可能更名为连云港站,而现在的连云港站将更名为连云港西站

六车站可停重车
  东陇海铁路实现电气化后,对沿线各客运、货运站点软硬件设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明年10月,东陇海“全线通电”后,不但列车的运行速度将大幅提升,而且运送货物的能量大大增加。目前,我市境内多数车站到发线长度只有800多米,满足不了通行5000吨重载货物列车的要求,到发线长度必须改造成1050米。东陇海铁路此次加长到发线的有11个车站,其中,我市境内有中云、云台山、盐坨、连云港、白塔埠、东海县6个车站,改造完成后,这些车站都可以停靠5000吨的重载货物列车,提升港口的海铁联运功能。

两个车站要关停
  受电气化改造,铁路速度大幅提升的影响,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东陇海铁路上部分小站需要关停。此次,该线路上共有7个车站封闭,停办客货运输业务。我市境内有两个,分别是石湖村站、包庄站。铁路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这些站点目前的客货运量都很小,尤其是客运,绝大多数的快车早就不停靠了,即使封闭了,对百姓出行影响也很小。
 
 

[ 本帖最后由 wwg5644049 于 2006-8-28 22:00 编辑 ]
发表于 2006-8-29 02:22:46 |
好,回学校就能看见了。

连云港的副市长叫杨少华?呵呵,和那个说相声的重名。
 楼主| 发表于 2006-8-30 16:26:08 |
原帖由 8K-056 于 2006-8-29 02:22 发表
连云港的副市长叫杨少华?呵呵,和那个说相声的重名。


对,原来好像是从开发区干上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8-30 17:10:17 |

改  建  铁  路
陇  海  线
徐州至连云港东段
电气化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2006年7月  成都

目    录
1  工程简况…………………………………………………………(1)
1.1  地理位置及电气化改造工程概况 ……………………………(1)
1.2  主要技术标准及工程数量 ……………………………………(1)
2  沿线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
2.1  生态环境现状……………………………………………………(4)
2.2  声环境现状………………………………………………………(5)
2.3  电磁环境现状……………………………………………………(5)
2.4  水环境现状………………………………………………………(5)
2.5  振动环境现状……………………………………………………(5)
2.6  空气环境现状……………………………………………………(5)
2.7  固体废物环境现状………………………………………………(6)
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6)
3.1  生态环境影响……………………………………………………(6)
3.2  声环境影响………………………………………………………(6)
3.3  电磁环境影响……………………………………………………(7)
3.4  水环境影响………………………………………………………(7)
3.5  振动环境影响……………………………………………………(7)
3.6  空气环境影响……………………………………………………(8)
3.7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8)
3.8  施工期环境影响…………………………………………………(8)
3.9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8)
3.10 公众参与  ………………………………………………………(8)
4  措施与建议………………………………………………………(9)
4.1  生态防护措施 …………………………………………………(9)
4.2  噪声防护措施及建议 …………………………………………(9)
4.3  电磁防护措施 …………………………………………………(10)
4.4  污水处理措施及建议…………………………………………(10)
4.5  振动污染防治建议……………………………………………(11)
4.6  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11)
4.7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及建议……………………………………(11)
4.8  施工期环境环保措施及建议…………………………………(11)
5  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11)
5.1  建设前期的环境管理…………………………………………(11)
5.2  施工期的环境管理……………………………………………(12)
5.3  运营期的环境管理……………………………………………(12)
5.4  环境监测………………………………………………………(12)
5.5  施工期环保监理计划 …………………………………………(12)
5.6  诱发环境影响的监控与管理…………………………………(12)
6  评价结论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8-30 17:11:02 |
1  工程简况

1.1  地理位置及电气化改造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该项目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区,西起徐州市,经邳州、新沂、东海,东至连云港市,线路全长223.954km。胶新铁路、新长铁路分别在本段铁路中部新沂西、新沂站接轨,形成“十字”交叉;连云港市是陇海铁路的起点,也是“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
2、电气化改造工程概况
项目包括现状电化(架设接触网、修建牵引变电所及接触网工区等)、云台山隧道改建、车站到发线延长、新建中云客运站等。主要工程数量为:占用土地97.2hm2,土石方总量189.09×104m3,特大桥换梁3-780孔-吨,改建涵洞25-332座-横长米,改建单线隧道1-295.4座-延长米,正站线铺轨79.562km,新建牵引变电所5处,新建房屋25096m2;总投资为14.3亿元。

1.2  主要技术标准及工程数量
1、工程前后主要技术标准对照
表1.2-1        陇海铁路徐州至连云港东段工程前后主要技术标准表
序号        项      目        工程前主要技术标准        工程后主要技术标准
1        铁路等级        Ⅰ级        Ⅰ级
2        正线数目        双线(中云至连云港东段为单线)        双线(中云至连云港东段为单线)
3        限制坡度(‰)        4        4
4        最小曲线半径(m)        500        改线地段1600m,其余维持现状
5        牵引种类        内燃        电力
6        机车类型        DF4        客车SS9,SS6B
7        牵引定数(t)        4000        5000t
8        到发线有效长        850        1050m(部分保留850m)
9        闭塞类型        自动        自动
10        轨道        50kg/m25m普通轨(上行线K196+700~K204+600段已铺设60kg/m无缝钢轨)        60kg/m无缝钢轨
2、主要工程数量
表1.2-2           电气化改造工程主要工程数量和投资估算表
工程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永久占地        hm2        49.2
临时占地        hm2        48.0
路基        区间土石方        m3        42150
        其中        填方        m3        900
                挖方        m3        41250
        站场土石方        m3        1818963
        其中        填方        m3        1614255
                挖方        m3        204708
        路基附属工程        圬工立方米        172433
桥涵        特大桥        换钢梁        孔-吨        3-780
        刚架桥        座-顶面平方        3-559
        改建涵洞        座-横长米        25-332
隧道        单线隧道(改建)        座-延长米        1-295.4
电化        牵引变电所        处        5
房屋        房屋        m2        25096
工程总投资        万元        143338.83
 楼主| 发表于 2006-8-30 17:11:43 |
2  沿线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1  生态环境现状
沿线有农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等,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沿线两侧生态环境良好,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农田周围林网密布,无国家或地方珍稀野生保护动植物,水土流失以微度为主。既有铁路经过多年运营,已经稳定,水土保持效果较好。
2.2  声环境现状
30m内区域环境噪声基本超过70dBA;铁路边界处噪声有5.1%超标;4类标准适用区昼间达标,夜间均超标;3类标准适用区昼间达标,夜间超标;2类标准适用区昼间93.1%超标,夜间均超标。沿线学校、医院、福利院对照94号文件中“昼间60 dBA,夜间50dBA”的控制要求,昼间基本超标,夜间均超标。
2.3  电磁环境现状
沿线电视收看敏感点信号场强较弱,多数频道达不到电视场强覆盖要求,沿线采用无线收看电视一般可接收3~4个频道,接收信噪比多数频道可满足要求,采用无线电视接收收看电视效果一般。沿线敏感点有线电视入网率相对较低,大多数居民点入网率为30~40%。
2.4  水环境现状
徐州市地表水除湖泊水体可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外,其余水质不能满足功能要求;连云港市的蔷薇河、排淡河水质达标率为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标率为100%。
既有站、段生产废水经沉淀隔油、气浮、过滤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既有站段生活污水大部分采用化粪池进行处理,县级及以上车站的生活污水目前已纳入市政或铁路排污管道;工程前全线污水排放总量为118.9×104 t/a。
2.5  振动环境现状
距外轨中心线30m外(30m处)环境振动监测值为72.7~81.9dB,个别地段超出“铁路干线两测标准”(昼间80dB,夜间80dB),超标量为0.1~1.9dB;在部分距离铁路小于30m范围内的敏感点,临路第一排建筑物铁路振动可达80.1~92.5dB,受铁路振动影响大。
2.6  空气环境现状
徐州市区环境空气属于轻污染水平,市区PM10、SO2的年平均浓度不能满足年均值二级标准,NO2年平均值超过年均值二级标准。连云港市区空气中SO2、NO2、PM10年平均浓度均达到了空气质量年均值二级标准。
工程前,空气污染源有固定源和流动源,流动源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4.10%,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2.7  固体废物环境现状
全线既有固体废物有旅客垃圾、锅炉炉渣及职工生活垃圾,其排放量分别为1739t/a、1226t/a、202t/a。产生的垃圾均由当地市政部门收集后统一处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楼主| 发表于 2006-8-30 17:12:20 |
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1  生态环境影响
电气化改造工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全线永久占用耕地29.1hm2,影响粮食产量约349t/a。铁路建设影响的树种主要为当地常见的杨树。
路基工程修筑,取土场开挖和路堤填筑形成的人工边坡,在未进行坡面防护之前,边坡易产生坡面土壤侵蚀,其侵蚀强度高,水土流失量较大。弃土场选择或防护不当也会产生水土流失。
云台山隧道改建对外环境的影响较小;新建中云客运站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为取土场及施工营地;中运河特大桥换梁对运河的航运有一定的影响,对运河的水质及岸边的植被影响期限较短、影响较小。
3.2  声环境影响
电气化改造后,除K196+700~K204+600段近期预测值较现状增加外,其余地段近期噪声预测值均较现状有小幅度下降。铁路边界噪声近期昼间为57.2~70.1dBA,1.7%的预测点超标,94.9%的预测点较现状值降低;夜间为57.0~69.0dBA,均达标,93.2%的预测点较现状值降低。4类标准适用区昼间均达标,92.8%的预测点预测值较现状值降低;夜间均超标,92.8%的预测点预测值较现状值降低。3类标准适用区昼间达标,较现状值降低;夜间超标,较现状值降低。2类标准适用区昼间超标率85.2%,95.2%的预测点较现状值降低;夜间98.4%的预测点超标,93.7%的预测点较现状值降低。
3.3  电磁环境影响
电气化改造工程后,电力机车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会使无线电视接收的用户收看电视质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接收信噪比下降幅度为4.6~20.6dB。铁路沿线有线电视入网率相对较低,工程对评价范围内采用无线电视接收的居民收看电视会造成明显影响。新建牵引变电所不会对附近居民产生有害影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在距外轨中心线10m以外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3.4  水环境影响
工程后既有生产废水处理设施能够满足处理新增水量的要求,但既有污水处理设施均存在各种损害现象。各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平山客车整备所含油废水经沉淀、隔油、气浮处理后,能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中云站出水水质不能达到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工程后全线污水排放量为130.2×104t/a,较工程前增加11.3×104t/a;其中CODcr、BOD5、SS、石油类、NH3-N分别增加6.78 t/a、0.23 t/a 、4.37 t/a、0.25t/a、0.61t/a。
3.5  振动环境影响
电气化改造后,K196+700~K204+600路段铁路振动将增高1.2dB;其余路段铁路振动有不同程度的减小;30m外(含30m)铁路振动为72.2~81.8dB,除小庄、马庄村超标0.1~1.8dB外,其余均达标。
3.6  空气环境影响
电气化改造工程完工后,全线的机车牵引由内燃变为电力,沿线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现状降低91.7%,其中流动污染源下降幅度高达97.8%,对改善沿线空气环境质量非常有利。
3.7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工程后全线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总量为4731t/a,较现状增加1564t/a;其中新增旅客垃圾1525t/a、职工生活垃圾28t/a、炉渣11t/a。产生的垃圾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
3.8 施工期环境影响
施工期在水、空气、噪声、振动、固体废物方面的环境影响都是暂时,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可将这些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施工结束后,影响将消失。
3.9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
本项目符合国家的能源及环保政策,对进一步改善吸引区内交通条件,促进沿线资源的开发,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降低铁路的运营成本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本项目的建设将不可避免的对沿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通过采取评价和设计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后,各种环境影响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消除和缓解的。
3.10  公众参与
1、公众参与情况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于2005年7~8月进行,共发出调查表200份,回收163份;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人群。   
2、公众的主要意见及落实情况
(1)绝大多数公众认为,项目应尽快实施,以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公众最为关心的是立交涵洞积水问题,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公众要求加强对涵洞的管理,及时排除涵洞的积水。由于平交改立交工程不在本次电气化改造工程内,评价单位将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将公众的意见向铁路及地方有关部门提出;并建议铁路部门与地方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共同解决好该问题,以改善铁路两侧居民的交通状况。
(3)公众普遍比较关注铁路噪声污染、交通安全等方面,对于此类问题工程在设计中应给予充分重视。电气改造工程后,全线将基本实现全封闭,机车随机鸣笛的情况将得到控制,同时评价建议在站段附近限制机车随机鸣笛,以此来减少机车鸣笛对声环境的影响,铁路部门应加强司乘人员的环保意识,限制机车鸣笛;对沿线部分感点修建声屏障、安装通风隔声窗。对线路封闭,可有效保证行人安全。
 楼主| 发表于 2006-8-30 17:13:00 |
4  措施与建议

4.1  生态防护措施
主要采取了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土地资源的保护,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进行基本农田的占补平衡;进行土石方合理调配;施工管理措施;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防护措施。全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工程数量见表4.1-1。
表4.1-1          全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工程数量表
编号        防护措施                单位        工程量
一、工程设计中已有措施
1        水土保持        M7.5浆砌片石        m3        71664.00
2                干砌片石        m3        51599.50
3        生态恢复        液压喷播植草        hm2        1.25
二、环评新增措施
1        水土保持        M7.5浆砌片石        m3        2860.00
2        生态恢复        植草        hm2        44.44
3                种乔木        株        7760.00
4                种灌木        株        11640.00
5                复耕        hm2        37.98
6        水土保持临时设施        表土剥离        104m3        21.43
7                草袋防护        个        107150.00
8                覆土        104m3        25.76
4.2  噪声防护措施及建议
1、噪声防护措施
全线共设置吸声式声屏障1处,计500m,共计1500m2;隔声式声屏障2处,计930m,共计2790m2;设置通风式隔声窗7处,共计3500m2。
2、噪声防护建议
合理规划及建筑布局、控制铁路两侧用地,加强铁路管理、提高铁路装备技术含量,加强铁路两侧绿化,建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等。
4.3  电磁防护措施
对沿线仍采用无线电视接收的受影响用户预留一次性有线电视入网补偿经费,一户预留400元,对外轨中心线两侧50m以内受影响住户给予补偿。待线路电气化改造完工并通车后进行测试,如确有影响,再实施补偿。
确定牵引变电所位置时,变电所围墙距敏感建筑(医院、学校、居民住宅等)应大于30m。盐坨牵引变电所目前所选位置难以保证其围墙距居民住宅大于30m,调整该变电所位置。
4.4  污水处理措施及建议
1、水处理措施
全线新增污水处理措施见表4.4-1。
表4.4-1                 污水处理措施汇总表
名    称        设计措施        评价措施
中云站生活污水        化粪池        将化粪池改为沼气化粪池
大湖等5个接触网工区生活污水        5个化粪池        将化粪池改为沼气化粪池
平山客整所含油废水        沉淀、隔油、气浮        同设计
结合连云港规划预留中云站排水管网接入城市排水管网条件,徐州机务段(货机、南口、北口)及徐州站污水应纳入徐州市城市排水管网,进入徐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机务段的废机油等废物应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2、水处理建议
建议铁路局对既有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的问题,积极加以整治,纳入到更新改造计划中去;平山客车整备所新建污水处理系统增加过滤、消毒及回用设施;对于当地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即将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车站,建议将车站排水引入当地城市排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5振动污染防治建议
从城市规划和管理、建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降低铁路振动源强、加强运营期的管理等方面来进一步降低铁路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4.6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取消本线新增5台小型燃煤锅炉,采用空调或其他清洁能源方式供热。
建议沿线各站、段应在地政府、环保部门的领导下,尽早进入当地集中供热系统。
4.7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及建议
中云站新增垃圾中转房30m2及提升冲洗、设备一套。在旅客列车上设置垃圾袋,旅客垃圾定点投放。
4.8  施工期环境环保措施及建议
施工期应加强对施工噪声、施工振动、施工废水、施工扬尘及废气、施工固体废物的管理,减轻铁路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06-8-30 17:13:26 |
5  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

5.1 建设前期的环境管理
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工程设计单位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环境保护”专册文件,接受铁道部和有关环保部门的审查。在设计过程中,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并经铁道部及环保部门批准的各项环保措施,将环保投资列入概算中,并在施工图设计得到全面反映,以实现环保工程“三同时”的要求。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将环保工程摆在与主体工程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对照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要求,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方案提出环保要求,在签订合同时,将实施措施写入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中,明确施工单位在环境管理方面的职责,为文明施工和环保工程能够高质量的“同时施工”奠定基础。
5.2  施工期的环境管理
施工期环境管理是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组成的三级管理体制,同时要求设计单位做好配合和服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方环保、水利、市政、环卫等部门是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督的主体。
5.3  运营期的环境管理
既有陇海铁路徐州至连云港东段为济南铁路局管辖;环境保护工作由基层站段设专职或兼职环保管理人员,济南铁路局环保办二级机构负责。
5.4  环境监测
既有铁路运营期的环境监测由铁路环境监测系统进行,铁路监测站负责定期监测,站、段化验室负责日常监测,以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目前铁路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对既有站段的生产废水及锅炉的废气进行监测;沿线各市、县环境监测站对所在地铁路污染发生单位进行定期抽查。
5.5  施工期环保监理计划
本工程的环保监理应作为整个工程监理工作的一部分,施工环保监理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工程监理资质并经环境保护业务培训的单位对设计文件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工程环保监理。为保证监理计划的执行,建设单位在施工前与监理单位签定施工期的环保监理内容。
施工初期主要检查场地平整植被、景观的保护措施;中期主要检查施工泥沙(悬浮物)、施工及生活污水排放、弃渣工程行为及其防护情况(水土保持)、施工噪声、施工振动、施工废气和施工扬尘等的环保措施;后期主要检查植被恢复、克服工程营运造成环境影响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等。
5.6  诱发环境影响的监控与管理
本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沿线交通状况,刺激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工商业及房地产的迅速发展。由本工程引起的这些发展和变化必然将诱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沿线人口增加、环境负荷加大、环境污染加重、综合环境质量下降等,针对这些诱发的环境问题,地方有关部门应进行全面监控。
 楼主| 发表于 2006-8-30 17:13:53 |
6  评价结论

陇海铁路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符合国家能源、产业调整和铁路行业技术政策,对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减轻铁路噪声、振动的影响,实施铁路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虽然工程建设会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电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后影响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综合考虑,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发表于 2006-8-30 18:06:29 |
顶啊,再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8:59:14 |
连盐铁路项目工作动态之十二

    为了加快连盐铁路项目的推进工作,进一步落实连盐铁路项目列入铁道部“十一五”路网规划情况,10月12日,我委分管领导陪同省交通厅副厅长、省铁路办张晓铃主任前往铁道部发展计划司汇报连盐铁路项目预可研推进情况。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建平、司长助理严贺祥听取省铁路办以及我市关于连盐铁路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后明确表示:

    1、连盐铁路项目已经纳入了铁道部的“十一五”路网规划,铁道部同意省、市抓紧时间开展前期预可研工作。

    2、连盐铁路项目推进的进度取决于建设资金的筹措落实,省里要明确投资主体和落实建设资金。

    3、关于连盐铁路与山东省境内接轨问题,由铁道部出面与济南铁路局、山东省来进行协调。


    4、由于铁道部第一、二、三、四设计院工作量较大、设计项目较多,铁道部已在今年上半年规定以上各设计院不得参与设计研究200公里左右的铁路项目研究设计(原连盐铁路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是省铁路办委托铁四院进行研究的),要求省铁路办要调整连盐铁路项目研究设计单位。

    5、关于连盐铁路预可研究委托问题。要求省铁尽快上报委托方案到铁道部,待计划司同意后,委托研究设计单位。

    根据上午汇报情况,当天下午,省交通厅副厅长、省铁路办张晓铃主任召集我委与铁五院就连盐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工作委托工作进行了会商,铁五院院长娄德兰明确表示,只要江苏省铁路办正式委托铁五院进行研究设计,院方立即组织本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我市进行研究设计,争取利用年底完成预可行性研究设计方案报部审批。要求我市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

    省交通厅副厅长、省铁路办张晓铃主任表示,连盐铁路项目预可研究工作将按照铁道部的要求,调整铁五院为连盐铁路项目预可研究设计单位,尽快将委托方案上报铁道部。
 楼主| 发表于 2007-3-27 11:44:04 |
连盐铁路项目工作动态之十三


连盐铁路项目进入研究具体线型阶段

        在我市积极努力下,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对连盐铁路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进入研究具体线型阶段。市经贸委积极促成省铁路办和铁五院于07年3月6日在京召开了《新建连盐(淮)铁路预可研座谈会》。省交通厅副厅长、省铁路办副主任张晓玲出席了会议。受市领导委托,市经贸委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淮安市和盐城市也派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上,铁五院副总工杨岳勤总体介绍了连盐(淮)铁路预可设计的基本情况,技术标准和线型,与会代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目前连盐铁路初步确定的线型为,北边与山东省日照坪上站接轨,经赣榆县城后向东进入云台山站,从云台山站出线后向南经大岛山到杨集东进入响水境内,最终接于盐城北站同时,原则确定连淮铁路在灌南东接轨连盐铁路,以利用新沂河大桥,减少跨越。连淮段铁路接入淮安方案,要综合考虑宿淮铁路、淮扬镇铁路的接轨点,研究规划好淮安枢纽,同意连盐(淮)铁路设计建设速度目标值确定为每小时160公里,同时预留建设复线、疏港铁路接口线位和电气化改造的条件。会议最后省交通厅副厅长、省铁路办副主任张晓玲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要求各市尽快将最新的有关资料提供给铁五院,要求铁五院务必于本月底完成连盐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工作,争取四月份将预可行性研究方案报铁道部审查。

摘自连云港市经贸委网站 2007年3月27日 星期二

[ 本帖最后由 wwg5644049 于 2007-3-27 11:4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7 11:47:29 |
中云客站明年有望投入使用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人:ZYZ 发布时间:2007-3-21 阅读:167

届时将成我市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


  本报讯 (记者 颜旻)市民关注的中云客站建设目前进展顺利。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经铁道部批准,我市在此项工程中,只承担客站房改造投资的三分之一和承担客站房的征地拆迁工作并提供土地,同时,工程也初步确定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明年内建成使用
  根据市经贸委跟踪了解的情况,济南铁路局和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指挥部都已得到铁道部指示,将中云客站图纸报铁道部审查后,与我市签订相关出资协议。后续要开展的主要工作由我市铁路办积极配合铁路部门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力争督促铁路部门在上半年工程开工建设,明年内建成使用。中云客站作为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的配套设施,将改建为连云港东部城区客运站,建成后将是我市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站,列车的始发站也将迁至中云站。改造后的中云站,不但车站规模将扩大,还要新建一批相关设施。目前,具体的改建方案,铁路部门还在加紧制定中。



摘自连云港“苍梧晚报”网站
发表于 2007-3-27 13:43:00 |
一拖再拖
发表于 2007-3-27 14:25:08 |
现在看来扬州,泰州建新站就不是因为什么政治原因了,而是全省铁路及车站大建设。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09:36:53 |
发几张中云站的现状图。
IMG_660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09:37:47 |
:)
IMG_661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09:38:45 |
下面几张是目前新站的前期施工情况
IMG_66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09:39:07 |
:)
IMG_6612.JPG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7-7 20: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