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谈高密站的未来不能脱离高密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周围的县市比较有多大的优势和前景。特别是超越性的发展,铁路车站一时的朝前是可能的,长期必然与经济相适应的。大家看看高密的超越性发展有真实可信的证据吗?似乎是不能得到肯定的回答!相反我到认为高密的发展速率可能要落后于胶州。两个县市都在“跑”。但谁会跑的更快哪?至少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高密会快过胶州,情况是相反的证据更多些。其实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我们不能一相情愿。 我觉得青州跟高密都该算 原帖由 五里桥 于 2006-10-21 16:19 发表
根本上说一个地方的火车站能发展成什么样是由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决定的,不可能脱离大环境的控制,比如上海单从地理上看,既不是端点也不应该是中心,但他是!什么道理?经济与财富的聚集地而已。说白了;人气使然 ...
兄弟你的见解很是偏颇呀!潍坊的经济比淄博差远了,但是潍坊站的客流量要比淄博大得多。高密的gdp比胶州差很多,但是高密的民营经济不比胶州差。你可以到高密政务网上看看,了解一下。http://www.gaomi.gov.cn/
胶州站不在客运专线上,胶州站的未来靠的是胶新铁路未来开行更多的南下列车。
[ 本帖最后由 墨水河 于 2006-10-21 17:09 编辑 ] 胶济铁路第一桥----西门家苓芝特大桥2169米,这就是高密站东胶济铁路客货分叉的地方,下面的是货线
http://cache19.51.com/photo/e5/5c/yijiandonglai/200512081004390.jpg
[ 本帖最后由 墨水河 于 2006-10-21 16:40 编辑 ] 综合起来我认为青州站才是第五,青州的货运远大于高密,客运稍差点 潍坊与淄博的比较恰如邹城和兖州,淄博是大型重化工业,如果它的GDP是由一定的第三产业构成,就会是完全的不同。正因为有潍坊站的存在所以高密的区位优势被屏蔽了,现代的公路交通又使局面情况变的复杂。20公里的间距更谈不上谁更有优势。对于高密周围的客源基本都在潍坊站的覆盖之内。其实高密真正的障碍者是潍坊。与胶州的竞争是小区域的。更何况高密胶州之间又有行政和体制的屏障,各位不要小看这个事情。 原帖由 五里桥 于 2006-10-21 17:25 发表
潍坊与淄博的比较恰如邹城和兖州,淄博是大型重化工业,如果它的GDP是由一定的第三产业构成,就会是完全的不同。正因为有潍坊站的存在所以高密的区位优势被屏蔽了,现代的公路交通又使局面情况变的复杂。20公里的 ...
潍坊的地理位置是济南、青岛之间任何一个城市所不能比的。但是高密和潍坊的距离比较远,85公里适合停车。这可能也是在2005年9.1之前,高密是胶济线唯一停特快的县级市(青岛--北京),而9。1之后又增加了青岛---广州东。 原帖由 五里桥 于 2006-10-21 17:25 发表
潍坊与淄博的比较恰如邹城和兖州,淄博是大型重化工业,如果它的GDP是由一定的第三产业构成,就会是完全的不同。正因为有潍坊站的存在所以高密的区位优势被屏蔽了,现代的公路交通又使局面情况变的复杂。20公里的 ...
潍坊站的客流量大并不是因为第三产业发达,而是广大的胶东中转客流带来的。 对,烟台有些县(市)的客流很多到潍坊乘车。 我个人的理解,高密与胶州(青岛与潍坊)目前的相对关系有些广东与湖南的意味。大家都在发展,但是不平衡。他们的经济增长曲线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不可能同步的。长远看结果也应该是无忧的,至于民营经济只是一种泛泛的提法。当一个企业长大到一定规模,限制性的问题就出现了。环境的制约是难以克服和逾越的。经济也好人也好都是客观条件的妥协而已。本人对这些问题并不在行,也并不真正关心。只是闲聊,请谅。 胶州与高密是历史上最密切的两个地方,远亲近邻,尽管分属不同的地区,但是融合交融一体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发展也是相互影响的。
胶高情
墨水河
胶高自古不分明,
远亲近邻兄弟城。
墨水长河连两市,
一体前景更恢弘。
注:一体指胶高一体化 胶高一体化,建设胶州湾西海岸的大型城市
墨水河
胶州、高密是远亲与近邻的关系。北宋时,今天的胶州城是高密县的板桥镇;明清时,胶州辖高密、即墨二县。建国初期,胶州专区辖高密县。胶州火车站与高密火车站相距仅25公里,只有约15分钟车程,而青岛、潍坊相隔170公里,中间缺少大城市,在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中被称为"城市塌陷区"。胶高两地存在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和优势。
一、 为何胶高一体化
(一) 历史渊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胶州置县,始称黔陬县。公元605年(隋大业元年),撤黔陬县并入胶西县。黔陬县从设到撤,共历时827年。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设置胶西县,治所今高密市李家营镇的南朱家庄,史称隋胶西城。公元613年(隋大业九年),胶西城毁于战火。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撤胶西县,其地并入高密县,又在高密县东部置板桥镇(今胶州城)公元1087年(北宋元佑二年)设胶西县。自623年至1087年,胶高地区同属一县长达464年。1369年(明洪武二年)撤胶西县,改名胶州,辖高密、即墨二县。清朝同明朝建制。1904年,胶州升为直隶州,辖高密、即墨二县。自1369年至1912年,胶高两地同属于一个政区长达543年。胶州建国初期为胶州专区驻地,辖高密县。建国初期,胶县、高密的北部地区曾经设立一个胶高县,后来撤销。1987年,由胶县改为胶州市。
高密境内最早的地名是夷维,春秋齐国名相晏婴就是莱之夷维人。战国时,已有高密之名。最早见诸于《史记》中。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据传,大禹可能生于高密地区。高密置县于秦代,始称高密县,县治位于今井沟镇田庄潍河东岸,楚汉相争时,曾发生过著名的潍水大捷。唐武德六年,高密县治迁到古夷安城(也就是今天的高密城)。高密是山东为数不多的几个秦朝立县并且县名一直未变的县之一。今天,高密的版图主要包括古夷安县和古高密县的辖地。
胶州之名来源于胶河。胶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胶河发源于胶南市铁橛山(原属于胶州),沿途经过胶州市铺集镇、高密市李家营镇、柏城镇、姚哥庄镇、河崖镇、胶州市胶莱镇,进入南胶莱河,又汇入大沽河,从胶州湾入海。如今的胶河大部分河道在高密境内,是高密最重要的一条河流。上游的王吴水库位于胶州、高密边境,为两地共有,是高密城区的重要水源地。胶河纵贯高密南北后,又进入胶州境内,从胶州入海。目前,胶州在墨水河下游修建官路水库。如果能将胶河也引入官路水库,让官路水库承接墨水河、胶河两条河的客水,则更有利。
(二) 民俗文化
胶州、高密在相互交融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非常接近的民俗文化。胶州大秧歌驰名中外,两地都喜欢茂腔,有专业的茂腔剧团,群众基础雄厚。高密三绝--剪纸、泥塑、扑灰年画也是民间艺术的奇葩。剪纸在胶州也颇盛行。胶州在市中心建设了秧歌城,高密在姜庄镇建设了高密民间艺术博物馆。都为发展民间艺术做了大量的工作。两地的婚庆、节日的习俗、方言土语都接近。
(三) 地理位置
胶州、高密是两地与相邻诸县中,彼此距离最近的。两地直线距离--胶州火车站至高密火车站只有25公里。而两地城市外环之间相距不足20公里。高密、胶州新的东二环(潍胶路的一部分)、西二环(即将建成)建成后,两二环之间相隔约4公里。胶州西部边界线呈西南、东北方向,胶高边界线长约100公里。胶高之间有数条公路相通,两地往来密切。胶州境内有济青、环胶州湾、同三以及正在建设的济青南线四条高速公路,有胶济、胶黄、胶新三条铁路干线。高密境内有济青高速公路,无南北向高速公路,有胶济、胶新两条铁路。由于高密境内无南北向高速公路,高密车辆去南方走高速公路需要去胶州上同三高速公路。
胶济铁路电气化工程,修建了即墨--高密新客运专线铁路。胶州站不在新线上。2005年9月1日,胶济线提速后,青岛始发的大部分列车都不再经过胶州站,而是走即墨--高密新客运专线,并且在高密站停车。尤其青岛--广州的特快列车也停靠高密火车站。目前,胶州人民乘火车远行,经常需要从高密站乘车。2005年7月1日,青岛--泰州的列车开通。青岛有了第一辆通过胶新铁路南下的列车。青岛至徐州,通过胶新铁路比通过京沪铁路近220公里;青岛至兖州,通过胶新铁路比通过京沪铁路近74公里。未来,也许一部分青岛南下列车会通过胶州南下走胶新铁路。当然,从芝兰庄修建至胶新铁路的联络线后,潍坊经高密南下的火车就可以不在胶州站换车头。
高密、胶州之间的交通存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的关系。
二、 如何胶高一体化
(一) 政府之间首先要相互沟通、统一规划,建立一个协调机制。
(二) 城建规划上
(三) 交通建设上,加快修建潍胶公路、沂胶公路东延、以及胶高直达公路
(四) 教育上,实行高中互相招生的制度
(五) 开通城市之间的公交
(六) 城市资源共享,公交车乘车证、图书馆等互相开放
(七) 互相转播两地的有线电视节目
(八) 产业规划,合理规划,避免产业雷同恶性竞争
三、 胶高一体化存在的障碍
(一) 首先要克服保守的地域观念,要建立一种在联合中竞争,共同发展的观念
(二) 分属不同的地区
(三) 两地边界道路不畅通,"断头路"太多
二、三部分,只写了一个提纲,希望大家一起来完善。
最后以一首小诗《胶高情》描绘胶高一体化的前景——
胶高自古不分明,
远亲近邻兄弟城。
墨水长河连两市,
一体前景更恢弘。
注:一体指胶高一体化。
胶济铁路新建高速客运专线,穿越寿光境内
胶济铁路新建高速客运专线,穿越寿光境内===================
本报讯 10月19日,记者从市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局窗口了解到,即将动工兴建的胶济铁路客运专线,穿越我市境内,途经纪台镇。
新建的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全长364公里,其中新建客线173公里,利用胶济铁路电气化工程改造后的线路149公里,利用既有老线42公里。扩建站场17个,新建青州北站和胶州北站。计划新建的青州北站,位于青州市王母宫镇李家官庄附近,距我市纪台镇最近距离仅有10公里。
发改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胶济铁路客运专线,计划2006年底开工建设。目前,由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设计的可行性科研报告已获国家批准通过。工程计划于2008年竣工,北京奥运会开幕前投入运营。届时,既有线路将改为货运专线,这将使青岛至济南的铁路旅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使我省经济的“黄金通道”真正实现客货分线,进一步释放运输能力。 http://bbs.dzwww.com/forum/index.jsp 章丘还会停靠客车吗? http://bbs.dzwww.com/forum/upload/0F/BC/64.jpg1111111111111111
详细的高密城区图
[ 本帖最后由 墨水河 于 2006-10-28 16:28 编辑 ] 来自权威的报道!
今天无意间得到一本“CRH-中国铁路高速旅客服务手册(济南--青岛)”|火车|铁路|火车迷|铁路迷| s/R&DmMV0Q;J
内附简明列车时刻表:|火车|铁路|火车迷|铁路迷|2m{t_/L
T601:济南7.20--青岛9.50|火车|铁路|火车迷|铁路迷|&U S!XunvV)lDeU
T602:青岛7.30--济南10.00
B9v%GD#d4BYGE"YL火车,铁路,火车迷,铁路迷T603:济南8.00--淄博8.50--青州市9.11--潍坊.40--青岛10.577Pa {O'd}+@
T604:青岛10.10--潍坊11.23--青州市11.49--淄博12.13--济南13.07火车,铁路,火车迷,铁路迷+w)U\'E Ne+tT
T605:济南10.20--淄博11.10--潍坊11.53--高密12.27--青岛13.17
[ RuL2W^2zT606:青岛13.00--高密13.46--潍坊14.20--淄博15.03--济南15.57火车,铁路,火车迷,铁路迷6].}"VFU6MQ
T607:济南13.27--淄博14.17--青州市14.38--潍坊15.07--青岛16.24bbs.hasea.com h:z7PB-U
T608:青岛13.37--潍坊14.50--青州市15.16--淄博15.40--济南16.34火车,铁路,火车迷,铁路迷Tj8YgDZ
T609:济南16.17--淄博17.07--潍坊17.50--高密18.24--青岛19.14
9n7yv0@;d${\?sw|火车|铁路|火车迷|铁路迷|T610:青岛16.44--高密17.30--潍坊18.04--淄博18.47--济南19.41海子铁路网社区-DXm%\FOPC'}
T611:济南16.54--淄博17.44--青州市18.05--潍坊18.34--青岛19.51
!i/H)DIxf
^b~海子铁路网社区T612:青岛19.34--潍坊20.47--淄博21.30--济南22.24
-k Le+Y&k]|火车|铁路|火车迷|铁路迷|T613:济南20.10--淄博21.01--潍坊21.44--青岛22.58?FNE0UoMVZL
T614:青岛20.11--济南22.41 首选高密,其次是青州. 高密可能性大
车站
胶济客专不进原来的胶州站、青州站,而是新建胶州北、青州北站,许多人认为远离城区,不是什么好事,我倒不那么认为。车站离市区远点,城市的长远规划可以向车站靠拢一下,将来有可能城市发展和更大,当年胶济铁路一建的时候难道就在淄博、潍坊、高密的市区了,没有!还不是以后发展过去的。京九铁路一修的时候聊城站那里很荒凉,现在不也发展过去了;新广州站在番禺区,离老城区远着呢!京沪高速铁路济南、南京的火车站也是要在城外建,难道说这就影响他们发展了!
新建客专车站进城的真不多,象胶济客专这样新建一半,利用既有电气化线、老线一半,而不是全部新建,这在中国还是头一条,以后恐怕也不多。这种建法最严重的影响就是设计时速才200~250km/h,而其他多数客专大多在300~350km/h,而且总工期才十七个月,就是为了赶在奥运会前修通,现在地还没征好(这年头地真不好征),再除去冬天,有效施工时间也就十二个月吧,是一个标准的献礼工程,我作为一名铁路工程师深切地明白,工期这么紧,到时候肯定存在质量隐患。
我觉得中国缺乏长远规划,当初胶济电化是就是为了奥运,电化完了再改一个不伦不类的客专,还是为了奥运,这才两年的时间吗!当初电化时就应该一次性改造成200~250km/h标准的客专,有机会再修一条时速350以上的全新建客专。正是因为缺乏长远规划,淄博、潍坊刚在老线上建了新火车站,如果建全新客专,这两个站用两年就没多大用了,再加上确定修客专太晚了,奥运马上来了,全新建也来不及了,只好半新半旧。在规划上有点悲哀!!
修建全新客专,车站不进老城区,这才是今后中国客专发展的大趋势!!!要不然速度根本提了起来!!!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铁路专业施工人员的一点愚见,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 本帖最后由 situjiayang 于 2007-1-3 19:2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