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openlc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10:54:03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下面引用由fht10232006/03/25 07:19am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增加东西方向的可能不大 比如陇海就牵扯到一个郑州徐州站交叉进路的问题 到时间谁让谁先过啊?所以说我觉得不太可能!
只要安排时间错开,问题就不大了嘛
发表于 2006-3-26 11:02:22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下面引用由南局(昌)段2006/03/25 09:50pm 发表的内容:
谁说的阿~~京局京段的DF11G拉过北京-南京,苏州,杭州的直特,都是京段的猪头一机拉到目的地,京段的DF11G当然可以进上局的地盘了咯
上局的地盘是进的了啊!我又没说进不了,我说进不了上机!!
上机-上海机务段!你在上海机务段里见过外局的车吗?
除了是段修的,进都别想进去!
要是进的了上机,京局的3趟进沪ZT都是自己牵引了!
发表于 2006-3-26 11:04:38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交路肯定是需要的!
如果要交路,开Z就没意义了
开大特快就可以了,大特快也可以用25T的!
发表于 2006-3-27 11:36:33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先回20楼的,要是不办乘降就算直达特快的话,那京沪的13/14、21/22次早在90年代就已经是直达特快了,现在的Z车已经不算新生事物了。再回一下其他觉得距离太短不能开直特的朋友:“六提”时的直达特快已经有定义了,只要是中间不停车,最高时速达到160公里左右的旅客列车就是Z,而且已经为管内直达特快车预留了车次号码段。请问一下,管内直达特快有夕发朝至的吗?
发表于 2006-3-27 15:26:07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楼主的某些想法比较现实,而其他大部分想法有点过于天马行空了。
你在每行后面的数字“1”“2”是代表开一趟或者两趟车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且不考虑交路的问题,上海-西安之间的客流能填满新开的两趟直特吗?上海-武汉的情况也是如此,现在的两趟车都有一趟平时吃不饱,再开两趟直特还不都喝西北风去~~
还有,北京-上海的直特现在的生意都比较好,六提时不加车都不错了,怎么还会减少一趟?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18:00:42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回楼上的:
能填满吗?北京——武汉之间以前2趟特快车所有时间都能填满吗?换Z后不也又增开了2趟。填不满又如何?再说,追求100%的上座率本来就是不对的,不利于提升旅客的购票体验。这也是京沪间开了5趟Z的原因,旅客感到京沪猪头车票很好买,这就行了。
其次,上海——西安间,现在T车需要17个小时,开Z后旅行时间将到14个小时,节约一个上午的时间,客流会大增的,部分乘飞机的乘客会转向火车。上海——武汉亦是如此。
其三:京沪猪头全都比较好吗?为何Z1/2还增停一站?我个人认为减少的一趟就是Z1/2,改为无锡——北京直特。减少一趟,并不会对京沪间旅客购票顺利度有实质影响。
发表于 2006-3-27 18:37:21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鄭州至穗開Z車實際嗎?
而且有T15.T255等足夠了吧
发表于 2006-3-27 20:17:14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华东的ZT够多的了!北京西-武汉(武昌、汉口)的ZT这么多,是不是大赚特赚?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20:31:43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楼上的不必吃醋,东部、中部地区经济发达嘛。
发表于 2006-3-28 09:29:04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下面引用由openlc2006/03/27 06:00pm 发表的内容:
回楼上的:
能填满吗?北京——武汉之间以前2趟特快车所有时间都能填满吗?换Z后不也又增开了2趟。填不满又如何?再说,追求100%的上座率本来就是不对的,不利于提升旅客的购票体验。这也是京沪间开了5趟Z的原因 ...
京武之间4趟直特已经为人诟病,难道你要让这种情况再出现在上海、西安之间吗?你不能以以前出现过错误,就理所应当的作为后面继续犯错的借口啊!再说,以前有人提到过老刘和武汉的特殊关系,如果属实的话,那么京武四趟直特应该属于特例,更不可推广的。

另外,你以为上海-西安的直特比特快节约了3个小时就能吸引来大批的民航客流?铁路和民航的客源是相对固定的,很多坐飞机的人即使火车再快(除非快到5小时)服务再好也不会改坐火车的。游走在二者之间、可以被争取的客流毕竟是少数。而且14个小时和2个半小时到底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而且上海到西安的机票现在3、4折的票很容易买到,400多元的打折飞机票价比,直特在票价上没有什么优势。
更不用说上海-西安、武汉之间是否能有那么大客流还很值得商榷呢。有些城市间的客流市场因为其潜力是可以培养起来的,比如京沪间。而另外一些客运市场由于其特点,无论你开再多的直特、甚至普通客车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起来。
发表于 2006-3-28 13:26:37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下面引用由苏京直特2006/03/26 11:02am 发表的内容:
上局的地盘是进的了啊!我又没说进不了,我说进不了上机!!
上机-上海机务段!你在上海机务段里见过外局的车吗?
除了是段修的,进都别想进去!
要是进的了上机,京局的3趟进沪ZT都是自己牵引了!
应该不是你这样的理解。当初五提,京沪线11对Z,交路决定只由京段和沪段两个机务段来担当,出于平衡考虑,凡是到上海的Z都由沪段担当,不到上海的,都是京段担当,这样沪段拿到6对车,京段拿到5对车,这算是一个很合理的安排,至少比沪段3对车,京段8对车要合理。毕竟乘务担当和机务担当是没有什么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关系的。这也不能说明沪段就比京段牛,或者怎样。毕竟京段除了5对京沪的Z,还有两对京秦的Z呢。
 楼主| 发表于 2006-3-28 14:25:05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京武之间4趟直特已经为人诟病,难道你要让这种情况再出现在上海、西安之间吗?你不能以以前出现过错误,就理所应当的作为后面继续犯错的借口啊!再说,以前有人提到过老刘和武汉的特殊关系,如果属实的话,那么京武四趟直特应该属于特例,更不可推广的。
    京武之间有4趟Z和1趟T,还有不计其数的过路T,确实有点多。这也是我设想6提时减少一趟京武Z(或改为特快)的原因。
    你难道看不出来吗?西安与北京间有3趟T,1趟Z,还有很多过路T。为什么同为中国特大城市的上海,与西安之间就只能有一趟始发T???难道西安与北京之间4趟始发特快车都能填满吗???难道加开到上海的2趟始发直达车客流跟到北京的差距就这么大吗???你知不知道T138/140票很难买,常年超员???
    为什么同为中国特大城市的上海,与武汉之间连一趟T都没有???仅仅才两个K???这两个K速度超慢,运行时间长达17个小时以上,谁愿意坐???即使他们坐不满,也不能推断当旅行时间缩短到14个小时以内后再增开2趟Z更坐不满的结论。
另外,你以为上海-西安的直特比特快节约了3个小时就能吸引来大批的民航客流?铁路和民航的客源是相对固定的,很多坐飞机的人即使火车再快(除非快到5小时)服务再好也不会改坐火车的。游走在二者之间、可以被争取的客流毕竟是少数。而且14个小时和2个半小时到底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而且上海到西安的机票现在3、4折的票很容易买到,400多元的打折飞机票价比,直特在票价上没有什么优势。
    全程旅行时间由17个小时缩短到14个小时,注意,缩短的不是18%的有效时间,而是49%的有效时间(按晚餐、睡眠及前后洗漱时间共计10个小时的无效时间计算)。占用的仅仅是一个晚上(除去睡觉时间,通常18:00-22:00就是晚饭+饭后娱乐休息时间,而晚饭和娱乐休息在火车上同样可以很好的完成)。
    而飞机的旅行时间2个半小时,加上进出机场、安检等时间,实际需要花费3.5-4个小时,这些时间大部分是白天,就是说要花费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工作时间,这和夕发朝至列车合理利用晚间的娱乐时间和睡眠时间是不可比的。铁路要真是快到5个小时反而不能有效吸引飞机的乘客,除非能快到3个小时。Z车还能节省宾馆住宿费用,这个也是要算在包括机票在内的总费用里的。
更不用说上海-西安、武汉之间是否能有那么大客流还很值得商榷呢。有些城市间的客流市场因为其潜力是可以培养起来的,比如京沪间。而另外一些客运市场由于其特点,无论你开再多的直特、甚至普通客车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起来。
北京——西安、北京——武汉就有那么多客流,难道同为中国特大城市的上海就没有???
发表于 2006-3-28 14:30:25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客流在于习惯,还和我们国有企业/政府部门的制度相关。
另外,京沪每天单程在天上飞的有40个班次,上万张座位。铁路5对ZT只有不到3000的运能。除了少数人特别忠心以外,很多人交通工具的选择,有价格(民航的价格不固定),购票体验(现在的ZT基本可以保证当天有票,比以前进了一大步),准点特性、班次时间等诸多因素。现在4-5对ZT还是比较好的选择。
发表于 2006-3-28 15:34:43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下面引用由himalaya2006/03/28 01:26pm 发表的内容:
应该不是你这样的理解。当初五提,京沪线11对Z,交路决定只由京段和沪段两个机务段来担当,出于平衡考虑,凡是到上海的Z都由沪段担当,不到上海的,都是京段担当,这样沪段拿到6对车,京段拿到5对车,这算是一个 ...
对啊,你这种结实才对头。不然我怎么觉得上局太有点“军阀”了。
想想也是,北京到杭州,南京,苏州,扬州,合肥的直特都是京局牵引。
京局5对,上局6对,加上到哈尔滨,长春,长沙的直特都是京局的。
当然在京沪上少一对没有关系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3-28 16:31:16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6-3-28 17:01:46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下面引用由T750次2006/03/29 03:31pm 发表的内容:
我想说的是加车为什么一定就要加“Z”特?中国现在能消费起“Z”特的能有多少人?当然公款例外。
这里讨论的就是加Z,没说一定要加“Z”,不加别的。
应该承认国人平均生活水平在提高,列车总不能越用越倒退吧。当然,低价车最好不要忙着取消/换高价车。
发表于 2006-3-28 17:19:19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下面引用由openlc2006/03/28 05:01pm 发表的内容:
这里讨论的就是加Z,没说一定要加“Z”,不加别的。
应该承认国人平均生活水平在提高,列车总不能越用越倒退吧。当然,低价车最好不要忙着取消/换高价车。
再提高,绝大多数国人还是以消费一般性的空调车为主。
你看看,能坐得起空调软卧的有几个????都是些什么人呢?
你的判断有点太乐观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3-28 17:37:23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下面引用由中铁集团2006/03/28 05:19pm 发表的内容:
再提高,绝大多数国人还是以消费一般性的空调车为主。
你看看,能坐得起空调软卧的有几个????都是些什么人呢?
你的判断有点太乐观了。。。
我没说直达特快全用软卧,个人觉得,Z车软卧最多应占到总席位数的50%。
况且同等席别下Z票价与T票价又没有什么区别,与不少又慢又贵的K车比,性价比还是高不少的。[br][br]-=-=-=-=- 以下内容由 openlc2006年03月28日 05:44pm 时添加 -=-=-=-=-
个人认为现在所有空调车中,Z车的硬卧是性价比最高的。
发表于 2006-3-28 21:06:29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至少南京广不会有T.在南京广(武昌——广州(深圳))开大特快现实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6-3-28 21:24:40 |

[讨论]6提时Z车的变化

下面引用由Cyril112006/03/28 09:06pm 发表的内容:
至少南京广不会有T.在南京广(武昌——广州(深圳))开大特快现实一些
开Z有什么不现实,你希望乘客在半夜12点或三四点上下车吗?
武广间最现实的是开4趟夕发朝至的“Z”,2趟“T”(停10站左右,白天跑8:00-20:00)。[br][br]-=-=-=-=- 以下内容由 openlc2006年03月28日 09:34pm 时添加 -=-=-=-=-
看看京武间的T79/80,点好,停站多,上座率颇高,时常买不着票,软座就更难买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25 23: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