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UYANGREN706

HXN3高原型内燃机车,有在青藏铁路牵引客车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7 12: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2013 发表于 2025-6-17 05:18
N5双司机室有印象,但被告了是头一次听说。
倒是见过有帖子说N5那边美方看的很紧,什么都不让动,真坏了 ...

确实被告了,说是侵犯了GE的什么权利,结果N5双头的没造多少就停了。
发表于 2025-6-18 04: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ltm 发表于 2025-6-17 12:55
确实被告了,说是侵犯了GE的什么权利,结果N5双头的没造多少就停了。

但是我看中车官网上还有啊?
https://www.crrcgc.cc/crrcgc/201 ... EED5A1C3EB9B28.html

和解了?还是只是网站上有实际根本不造?


发表于 2025-6-18 04: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捂的严严实实。
不过记不清是GE还是西门子。也有可能是西门子,DF4系列还是哪个系列的交流车上。


发表于 2025-6-18 04: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on2013 于 2025-6-18 04:47 编辑
CRS 发表于 2025-6-17 09:44
GEVO好像本身也没有那么的拉垮,比GE自己一贯的那些bug没多出太多?12缸也遍地跑了吧
7HDL16本质上是7FD ...
GEVO好像本身也没有那么的拉垮,比GE自己一贯的那些bug没多出太多?12缸也遍地跑了吧

GEVO可以,我感觉GE从这开始才算是上道了。虽然炸增压器,冒大烟,喷火和动力间起火的家族遗传病还在。
AC6000CW有一部分就是换装GEVO了。

美国运用习惯也不一样,某种角度反而比中国抠门,重货能拉得动就行,龟爬也是开

据我了解这个分车。低优先级的会龟爬。高优先级的,主要是联运车,就是货柜和半挂车的,另外还有冷藏专列,机车给的非常足。

中国要和客车共线,货车要达速,保证加速度的阶段需要机车全功率,跑起来以后功率富余还挺多
总归起来,我们的车在发动机全部的工作小时数当中,满负荷时长占比可能还比美国少

这个有可能,但感觉主要是平原的工况。山区的话,也有可能粘着不够最后也不是满功率跑的?
我记得哪说4000-4500马力基本上正好能跑满6轴车粘着极限。
但是美国车单机180-200吨,30多吨轴重,我们才23左右吧?那实际能用来爬山的功率更少。


而且美国线路烂,虽然每台车平均定数差不多,美国全是小曲线大坡道,附加阻力巨大,国内坡度达到15‰已经是挺大的事情了

小曲线大坡道这个没注意过。不过倒是想起来ND5的曲线表现是超过很多国产机车的。

美国人好像对运用习惯和运营成本特别看重

毕竟人家是私企,当然成本看的很重的。
他们为了节约成本搞过很多有意思的事。
比如双机组的EMD DDA40X.双机组其实GE和ALCO都做过。DDA40X是Do-Do(就是型号头两位“DD”的由来), 两个4轴架子的单机8轴。其他双机组还有(Bo-Bo)-(Bo-Bo)的,6轴的我记得也有。我曾经问过,1xDDA40X vs 2xGP40 的问题。他们给的回答是,是起初他们发现机车维护成本只跟机车数量有关,机车大小的影响不大。所以他们就搞起了双机组,两个并一个。结果发现双机组有双机组的问题,折腾下来也没节省多少。所以EMD, GE和ALCO各自搞了那么一两个车型之后再就不搞了。


听说C36-7美国不爱要,是因为对大公司而言,它作为6轴车马力太小,对小公司而言,4轴车成本低得多又马力没小出多少
C36-7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可靠性问题,而6000马力的车没人用,很可能机车卡bug的影响也不像咱们想的那样大权重

C36-7在当时马力不小,我记得哪看的说还是单机最大功率。当时美国红遍南北的EMD SD40才3000马力呢。
而且C36-7是有4轴兄弟的,就是B36-7。那个“B”就是"Bo-Bo"的B.
整个-7家族包含B23,B30,B36,C30,C36. 其实车型涵盖的也很全的。


C36-7跟整个-7系列没有什么突出的问题,“万用Universial”系列一脉相承过来的,也没像AC6000那时候搞什么激进的东西。所以它们的问题基本上就是GE的家族基因病,炸增压器,冒大烟,喷火,动力间起火。
另外别看C36比SD40多600马力,真干重载貌似是干不过SD40的。而且SD40还轻易不坏坏了好修。要不40系列怎么挺到现在还遍地都是?

当时EMD实在太强势了。GE和ALCO合起来都被EMD堵墙角。
后期GE起来据说也是靠价格,少赚多卖才把销量搞上去了。再一个环保法规后期EMD二冲程搞不上去了,也给了GE很大的机会。还有EMD电脑玩的没有GE遛,毕竟人家GE是玩电气的。


发表于 2025-6-18 22: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2013 发表于 2025-6-18 04:03
但是我看中车官网上还有啊?
https://www.crrcgc.cc/crrcgc/2015-12/04/article_24823E7C7F52468F99EED5 ...

中车网上那个产品图片是画的,其他的都是实物照片。实际运营的貌似只在东北什么地方有,量不大。没造多少就吃了官司,不能再造了。
发表于 2025-6-19 06: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ltm 发表于 2025-6-18 22:43
中车网上那个产品图片是画的,其他的都是实物照片。实际运营的貌似只在东北什么地方有,量不大。没造多少 ...

我看也是实物图啊,只不过把背景全去掉了。
网上搜貌似配属给沈局白段了。

不造了还挂网站上干嘛?留纪念?

发表于 2025-6-22 15: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2013 发表于 2025-6-19 06:34
我看也是实物图啊,只不过把背景全去掉了。
网上搜貌似配属给沈局白段了。

你给的这个图和我看到的不是同一张。我看到的是在戚厂的产品宣传页上的,中车的网站改造过一次了,是不是原来的没了?
发表于 2025-6-22 23: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ltm 发表于 2025-6-22 15:40
你给的这个图和我看到的不是同一张。我看到的是在戚厂的产品宣传页上的,中车的网站改造过一次了,是不是 ...

那就不知道了。平时根本不关注的。这是聊到这了搜索搜到了。
发表于 2025-7-7 22: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2013 发表于 2025-6-22 23:16
那就不知道了。平时根本不关注的。这是聊到这了搜索搜到了。

N5.png
这是戚厂的产品宣传页,这个双头的N5就是画的,其它的都是实物照片。
发表于 2025-7-8 08: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ltm 发表于 2025-7-7 22:36
这是戚厂的产品宣传页,这个双头的N5就是画的,其它的都是实物照片。

嗯,这个确实是画的。专业点说是渲染图。

发表于 2025-7-23 18: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CRS 发表于 2025-6-17 09:44
GEVO好像本身也没有那么的拉垮,比GE自己一贯的那些bug没多出太多?12缸也遍地跑了吧
7HDL16本质上是7FD ...

现在大连搞出D180,戚墅堰看着倒是没什么新闻
新车照目前的架势都得上D180
我是没整太明白他们两家交流时代柴油机咋发展的
发表于 2025-7-25 15: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RS 于 2025-7-25 15:43 编辑
SS7D-0042 发表于 2025-7-23 18:55
现在大连搞出D180,戚墅堰看着倒是没什么新闻
新车照目前的架势都得上D180
我是没整太明白他 ...

戚墅堰冲(   )绩,搞了个™260柴油机出来
好像是造完样机就死了

南车系现在是和中船合作,买了CHD622作为株洲厂混动(机车和动集)的内燃机

交流时代戚墅堰就没发展,GE专利管的严
现在戚墅堰装车的应该还是280(改不知道多少版)

大连因为买到了全套EMD专利,后续把265开发了一大堆型号作为交流车主力
实际性能和品控跟HXD3C一个德行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on2013 于 2025-7-26 05:34 编辑
CRS 发表于 2025-7-25 15:40
戚墅堰冲(   )绩,搞了个™260柴油机出来
好像是造完样机就死了
CHD622

20缸?我擦,这个听起来有点猛。
不过从欧洲的经验来看,拿船机上铁路容易踩到屎。
铁路柴油机工作强度比较大,拿铁路柴油机干别的多数没问题,但拿别的柴油机上铁路,能扛住的不多。
典型例子,美国的卡特彼勒和康明斯各自尝试了多次,原型车没少做,最终都没有批量,基本上都扛不住,除非在机供客内上管KD。而这两家的柴油机基本上在陆地上除了铁路用的都挺好的,甚至也包括在水上。但是最终一上铁路都不行。卡特最终是把EMD买下来才算是圆了铁路梦了。康明斯啃GE应该够呛,给他估计也咽不下去。
反过来EMD似乎是去哪都行,干过发电机,下水干过拖船,好像矿山大卡车上也装过,基本来者不拒。

作为株洲厂混动(机车和动集)的内燃机

不过既然是用在混动上,那估计应该还好吧?


现在戚墅堰装车的应该还是280(改不知道多少版)

至少我记得N5B就是280. 我一直感觉280潜力很大。我对捡美国垃圾冷落280的策略是很不赞同的。
这样下来戚墅堰其实非常悲惨了。大连虽然265也是垃圾但好歹自己还可以继续搞,起点在那了。大不了哪坏了修哪最终缝缝补补还是能搞出来个东西的。
戚墅堰这么多年整个就是白白耽误了什么都没干我感觉。

大连因为买到了全套EMD专利,后续把265开发了一大堆型号作为交流车主力

EMD在265之后第二代四冲程机型是1010, 不知道大连有没有拿到些许。
实际性能和品控跟HXD3C一个德行

这语气似乎一言难尽?HXD3C的印象只停留在机箱脸,然后动力输出非常莽,前后叮咣的像拉货车似的。记得以前讨论好像是说虽然定位是客电,但实际内部控制基本就是3B的货电程序。



发表于 昨天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2013 发表于 2025-7-26 05:30
20缸?我擦,这个听起来有点猛。
不过从欧洲的经验来看,拿船机上铁路容易踩到屎。
铁路柴油机工作强 ...

火车头其实基本上是人类拥有工作环境最恶劣的机器了
飞机绝大部分时间在高空巡航,通常非常稳定,卫星实际上更是,而火箭是一次性的,船有指数级增大的防护空间,重卡功率太小,矿卡一辈子开不出矿场……
Amtrak新买的SC-44好像是装的康明斯QSK,不知道咋样了,那边可能你比较熟?

280确实潜力还很大,戚墅堰生不逢时吧只能说
先刘跨越要求搞N5,GE又不卖技术,继续弄280既没工夫又没渠道
高阻往后引进技术更不可能了,它一个纯内燃厂也没生意了又没钱自己研发
然后国内这个现状,没钱的时候更是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门面上,没人买东西看的是品质

大连265冒黑烟冒得比马上淘汰的东风还狠,交流内燃的电控基本也是乱搞
HXD3C那时候就活儿特别糙,浑身都是bug
美国佬那个德行,继续卖1010的技术我猜不太可能,就算卖了这么不争气的一个厂有啥用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CRS 发表于 2025-8-1 17:49
火车头其实基本上是人类拥有工作环境最恶劣的机器了
飞机绝大部分时间在高空巡航,通常非常稳定,卫星实 ...
火车头其实基本上是人类拥有工作环境最恶劣的机器了
飞机绝大部分时间在高空巡航,通常非常稳定,卫星实际上更是,而火箭是一次性的,船有指数级增大的防护空间,重卡功率太小,矿卡一辈子开不出矿场……
另一个是拖拉机。只不过这个量级差的太大。
火车和拖拉机的发动机的工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经常持续最大功率运转数小时。

Amtrak新买的SC-44好像是装的康明斯QSK,不知道咋样了,那边可能你比较熟?
是QSK,QSK95.

都是客内了。在美国客内的强度感觉跟货内是没法比的。特别是这车的定位就是城际和通勤,那更没法比了。我前面讲的都是货内的情况。
倒是Amtrak是拿它跑长途。

280确实潜力还很大,戚墅堰生不逢时吧只能说
先刘跨越要求搞N5,GE又不卖技术,继续弄280既没工夫又没渠道
高阻往后引进技术更不可能了,它一个纯内燃厂也没生意了又没钱自己研发
然后国内这个现状,没钱的时候更是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门面上,没人买东西看的是品质
只能一声长叹了。280的前景确实暗淡啊。

大连265冒黑烟冒得比马上淘汰的东风还狠,交流内燃的电控基本也是乱搞
HXD3C那时候就活儿特别糙,浑身都是bug
美国佬那个德行,继续卖1010的技术我猜不太可能,就算卖了这么不争气的一个厂有啥用
这……
265冒大烟这个就足以让刘光头滚蛋。
1010好像据说在表现也不是太好。EMD的二冲程转四冲程不是那么顺利。我也不觉得卡特彼勒能帮上什么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8-2 1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