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改造是不是主要是提高单列编组(抱歉,突然忘记了专业术语)吧?
由于不稳定冻土带的存在以及气候持续偏暖,很难通过加大车次密度来提高运能。因为每过一列车,动载荷冲击就会导致地基温度微升,足够多的冲击循环累积,就会加剧地基的沉降,这种沉降是不均匀的,所以很容易导致各种事故。所以,除了严格控制车次密度之外,很多地方采取了各种方式保冷,维持不稳定冻土带的相对稳定。
所以青藏铁路提高运能的根本解决之道还是尽快考虑复线化改造。而且新修复线应该尽可能考虑高架形式跨越,高架桥的形式,桥墩穿过不稳定冻土层直接着力于基岩上,所以加大行车密度对不稳定冻土带几乎没有影响。这样一来又会产生新、旧两条线不均衡的问题,所以可能运能矛盾达到一定程度,又会启动对老线的改造。甚至可能类似成昆铁路1+2模式。
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改造的另外的着眼点可能就是环保和生态保护。其实和公路运输相比,内燃机牵引的火车已经很环保了,单位运能的污染排放明显低于公路运输(一方面是单位运能能耗低,效率高;另一方面,铁路运输的运输工况相对公路运输稳定,因此发动机工况稳定,能耗低,排放低),但是考虑到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劣,能减点算点。其实更大的影响还是噪音对迁徙动物的影响的问题,当然这只是猜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