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0-4-23 14: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 600万元买回700吨“废铁” 
 
 先后耗费638万元巨资、一度电都没有发过的“列车电站”上,
 如今挂上了“教训基地”的牌子。看着这堆重达785吨的废铁,
 陕西宝鸡县巩家泉村420户农民的心在流血。
 
 巩家泉村花重金购进发电设备,却发现腐蚀严重无法使用,只好
 申请报废……600万元买回700吨“废铁”
 
 巩家泉村曾是陕西省有名的小康示范村,其龙头企业宝鸡电
 石厂从1980年投产以来,先后为国家上缴税2000万元。
 但在前几年,极度紧张的电力供应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要害。巩
 家泉人看着红火的电石厂因没有电而不得不经常停产,心里急得
 直冒火。
 
 巩家泉村于是萌生了自办电站的念头。1996年村上派人
 外出考察,并于同年3月认识了海南华能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
 理吴朝枢。曾在国家电力部生产司任职的吴朝枢介绍了后来运到
 巩家泉村的“第52列车电站”。
 
 列车电站当时属于电力部国家电力调度通讯中心的下属企
 业——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几番接触之后,双方于1997年2
 月7日签订了“第52列电设备使用权转让合同”。成交的结果,
 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收取转让费325万元,其中前期付款225
 万元,另外100万元安装后一年内付清。
 
 “列车电站”当时远在广东省三水市。1997年6月25
 日,巩家泉村派出10名人员前往拆迁设备。在三水市西江经过
 先后再次破堤、铺设临时铁路牵引,水运到广州南站,又通过铁
 路运到宝鸡阳平车站,再铺设临时铁路400多米,才将52列
 车电站搬迁到了巩家泉村。历时两个多月,耗资160多万元。
 
 但经宝鸡电力设备厂工程技术人员检修和宝鸡市锅炉检验所
 质检测试,该设备腐蚀严重,特别是锅炉、锅筒等关键部件完全
 参数严重超标,4台锅炉全部报废。检测过程又花费了150多
 万元。
 
 坏消息接踵而至:宝鸡供电局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不同意列
 车电站并网。巩家泉村东奔西跑后得到的结果是——并网可以,
 但必须交900万元并网费。而据专家对列车电站检测后估算,
 如想投资将其修好,至少还得1000多万元。
 
 就在列车电站运回来半年后,当他们还忙着找专家检修、跑
 并网时,宝鸡供电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由于很多企业倒闭
 关门,电力供应由原来的供不应求变成供应剩余。以前头抬得高
 高的宝鸡供电局,现在却跑来游说电石厂多用电。
 
 巩家泉人终于明白,638万元得到的只是一堆重达785
 吨的废品。因此,他们不得不在去年2月16日向国家电力调度
 通讯中心提出了报废申请,并于今年1月6日得到批复同意。
 
 更为可笑的是,经查,该电站是宝鸡电力设备厂的前身——
 原西北列车基地1969年组装出厂的,服役已近30年,先后
 转战唐山、吐鲁番、三水等地,现在又转回到它的老家宝鸡。但
 此时的它却犹如一把利剑刺在巩家泉420户农民的心头。
 
 巩家泉人想不明白,国家电力调度通讯中心,是国家电力部
 的职能部门,明知该设备本应报废。而且国家有关部门在199
 6年就严禁兴办10万千瓦以下的小火电,却要将这堆无用的废
 铁转卖给他们。有意思的是,在收到前期225万元后,国家电
 力调度通讯中心下属企业龙源公司,就再也没向巩家泉村要过剩
 余的100万元。
 
 因638万元的失误,尽管宝鸡供电局以各种优惠措施鼓励
 他们用电,但巩家泉村现在却因资金紧张又用不起电了,龙头企
 业宝鸡电石厂不得不继续停产。(摘自《中国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