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电站,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一支机动电源。30多年来,它以机动灵活的特点,发挥了战备、救灾、应急的重要作用。
列车发电事业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电力工业还只能东拆西调,是个“拆拆补补”的局面。最初的列车电站就是这样建成的。例如老二站,原先叫“五○工程队”,是已落地在无锡双河尖电厂的英制2500千瓦旧列车电站机组,由晋察冀边区第十五兵工厂308厂的一部分战士,将其重新恢复到列车上。老3站也是同样的英制2500千瓦旧列车电站机组,原落地在上海浦东电气公司,由上海电业管理局恢复为列车电站。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共增加列车电站11台,总容量3.52万千瓦。主要是从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购置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将列车电站的投资比例(指占全国电力工业总投资的比例)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提高到2.2%,安装容量13.95万千瓦。
1956年,水电部在河北保定市成立了列车电业局。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国内制造为主,国外引进为辅”的方针。1958年始,国内制造出了单机容量为2500千瓦、4000千瓦、6000千瓦的列车电站。
1962年,为适应战备需要,列车电业局机关迁移至北京市。在保定市,建立了列车电站基地,负责制造、检修、备品生产等;还将1959年组建的中心试验所扩大改建为技术改进所;并建立了一所培养列车电站初级技术力量的技工学校。
随着列电事业的发展,又相继在湖北武昌、陕西宝鸡、江苏镇江建立了3个新基地。到1980年底,列车电站机组发展到70台,总装机容量为26.61万千瓦。全局职工达8000多人,其中随车流动的职工有4000多人。
列车电站以租赁方式为用户供电,其特点体现为一个“快”字。一台2500千瓦燃煤的列车电站,机组定位后,最快24小时(一般48小时左右)即可向外供电。一台6000千瓦燃油的列车电站,调迁路程为3000多公里,从接到命令到向用户供电只用22天。柴油汽车拖车电站到达用户后,随时可以供电。
另外,列车电业局所辖的机种和单机容量是多样化的,能够适应各种用户的不同需求。如有燃煤的蒸汽轮机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有燃油的燃汽轮机列车电站和柴油机汽车拖车电站。
单机容量分别有120千瓦、300千瓦、1000千瓦、2000千瓦、2500千瓦、4000千瓦、6000千瓦、9000千瓦、23000千瓦等。机组主要是国产的,还有捷克斯洛伐克、苏联、英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制造的。英制23000千瓦燃机新3站,在南京市可以每天启停,起到调峰作用。
列车电站的战备、救灾和应急作用
列车电站的足迹遍及全国。北至祖国的北大门满洲里,南至天涯海角海南岛,西至新疆的乌鲁木齐,东至大海之滨的大连、烟台、宁波、厦门等。称其为电力事业的“轻骑”,再恰当不过了。
列车电站的战备作用。
它曾长期在大西北为国防工业和三线建设供过电,它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上天出了力。它还曾支援过抗美援朝。当时,鸭绿江上的水丰电站被炸毁,前线空军指挥部和雷达面临断电危险。老2站接到命令,迅速拆迁,一路绿灯,险过分水峰(锅炉车厢与隧道顶只差2.5厘米),直达丹东。干部职工顶着敌机骚扰,迅速隐藏车体及供电线路,仅用9天安装时间就供电成功。
1975年,李先念同志评价列车电站说:“一旦有事,也能抵挡一阵。”
列车电站的救灾作用。
1954年盛夏,长江洪水威胁着武汉市150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正在山西榆次发电的老2站,又接到上级传达的周恩来总理的调令。
全站职工用24小时完成调迁准备工作,32小时到武汉,60小时安装完毕,13分钟暖管,6分钟开机,迅速使排洪水泵响了起来。
武汉市委给他们记了集体一等功。
1976年唐山地震后,电网大多瓦解。当时,第52列车电站的职工家属伤亡也非常惨重。但他们在列车主设备被震倒的情况下,毅然地把仅能使用的一部柴油发电机启动起来,保证了本地区的食用水和医疗用水,被誉为“震不倒的列车电站”。
列车电站的应急作用。
1977年,第59列车电站在陕西宝鸡基地安装,计划拉到葛洲坝供电,由于佳木斯市经委主任带人到水电部催要,结果将电站开到了佳木斯。
当时的佳木斯市,电源而奇缺,生产上随时有断电的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