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0|回复: 0

百年“国旗桥”诉说铁路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0 19: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于1901年的“老江桥”由19孔钢梁组成,原南侧8孔为76.8米下承曲弦钢桁梁(俗称大梁),北侧11孔为33.48米上承钢桁梁(俗称小梁)。据《哈尔滨铁路局志》介绍,原始钢梁是由波兰华沙铁工厂制造的(也有由比利时多泳工厂制造之说),出厂时是散件,从俄国乌克兰黑海敖德萨港装船运往海参崴,几经辗转至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现场拼装架设。

  自1914年开始,南侧8孔大梁出现裂纹,且数量逐年增多,于是限定过桥速度,以每小时15公里运行。此后,裂纹逐年增多。至1962年,裂纹已达1500条,危及行车安全,列车限速运行。另外,北侧11孔小梁,载重等级低,且上下盖板锈蚀严重,故报请铁道部大修。

  1962年4月,铁道部决定,对大桥南侧8孔大梁进行更换,同年7月开工, 8孔新梁为77米平弦下承桁梁,6孔为富拉尔基嫩江桥备用梁,2孔山海关桥梁厂新制。同时,根据哈尔滨市政府请求,在大桥两侧各增设1.1米宽有扶栅人行通道。北侧小梁是哈尔滨铁路局自行设计更换,钢梁由山海关桥梁厂制造。换梁施工于1971年4月开工,1972年2月竣工。自此,“老江桥”钢梁全部脱胎换骨,每昼夜通过列车109列,每列最大牵引量4500吨,通过速度每小时45公里,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老江桥”换梁前后相比区别明显。以大梁为例,旧式大梁为曲弦下承钢桁梁,顶部有弧度,故略显“单薄且清秀”;新式大梁为平弦下承桁梁,顶部是平的,加之两侧人行通道增加了桥的宽度,显得雄伟壮观、气势恢宏。

  故事3 17号桥墩的身世之谜

  “老江桥”共有19个桥墩,其中18个桥墩是花岗岩料石贴面的石砌桥墩,唯有北侧的第17号桥墩是混凝土桥墩,这是由于历次松花江发洪水造成的。

  百余年前沙俄建桥时,松花江主航道在2、3孔间。为便于桥下通航,1至9孔间桥梁跨度为76.8米;桥北岸是浅滩,10至19孔间桥梁跨度33.5米。1901年、1918年两次洪水后,松花江主流北移,8、9孔桥墩间变成了主航道。由于北侧小桥墩御洪能力低,在历次洪水中险象环生。1932年7月,大雨连降26天,松花江江水暴涨,8月7日南岸决口,洪水冲进市区。8月12日,汹涌的洪水将桥北太阳岛侧碉堡冲倒,16、17、18号桥墩洪水冲歪,17号桥墩向北倾斜66.2厘米。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部门对16、17、18号桥墩周围投石笼加固。1956年8月、1957年9月,松花江连续两年发生特大洪水,再遭重创的17号桥墩危及行车安全。1962年,铁路人利用桥梁换梁机会,将17号桥墩铲除,在原沉井基础新建了钢筋混凝土桥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2-23 03: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