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庄焊轨基地始建于1965年,是全路16家焊轨基地之一,承担着郑州局集团公司管内高速、普速运营线以及全国部分高铁工程线的钢轨焊接任务,年生产能力1400公里。
从0.5毫米到0.2毫米——误差缩小,为高铁列车插上“隐形翅膀”
旅客乘坐列车时没有了哐当声,列车平稳得能让硬币直立在车厢窗台上不倒。这一变化正是得益于无缝钢轨技术。
201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1632.2-2014钢轨焊接》发布,新的标准将焊接误差范围从0.5毫米提高至0.2毫米。“虽然只缩小了0.3毫米,但是大大提高了高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小李庄焊轨基地党支部书记张志勇说,“就是这小小的变化,给高铁插上了‘隐形翅膀’。”
0.2毫米相当于两三根头发丝的直径,肉眼难以分辨。这是两根高铁钢轨焊接后所允许的表面平直度误差范围。张志勇介绍,李庄焊轨基地的工作就是将一根根100米长的钢轨,焊接连成一根根500米长的钢轨。
焊接一根500米长的长钢轨,工作人员要对钢轨母材进行几何尺寸测量、表面伤损检测、除湿、除锈、选配轨、焊接、焊筋整形、焊后热处理、时效处理、精矫直、精磨、探伤检验、接头平直度检测、成品入库14道关键生产工序,最后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装车出厂。
安全、优质、高效,是小李庄焊轨人的不懈追求。他们细化了14道生产工序操作流程,编制了18个作业指导书,明确了59项岗位职责。“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负责,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把关”是小李庄焊轨人的工作标准。
在钢轨焊接作业间,记者看到身着工作服的作业人员一丝不苟地操控电脑,随后两根经过除锈的钢轨“亲密”对接,进入焊接状态。一时间,火花四溅。经过加热烧化程序后,焊头逐渐升温,颜色变成了碳火红。很短时间,两根100米长的钢轨端面就融为一体。
列车的车轮在高速运转时会对钢轨产生巨大冲击。为此,他们必须对每个焊接接头的承载能力进行检测。在诸多检验项目中,落锤试验是对长钢轨焊接质量卡控的重要一环。
张志勇介绍,落锤试验就是用1吨重的铁锤从5.2米的高度自由落体锤击钢轨焊头,锤击后的焊头不裂不断,就说明工艺没有问题。通过落锤试验后,每个焊头还须接受超声波探伤检查。检验合格后的长钢轨会被烙上身份信息,上面记录着钢轨材质、出厂日期、生产编号等内容,以确保每一根出厂钢轨的质量都可追踪。
从英文版到中文版——跨洋合作,让生产变得“国际范儿”
近日,小李庄焊轨基地的技术员罗宇航接到一个从欧洲打来的跨洋电话。电话的另一头,是全球著名焊接设备制造商瑞士施拉特公司的工程师菲利普。
去年8月,他们曾一起共事,将焊轨基地的两台GAAS/80型钢轨焊机操控系统进行升级。
“设备升级后,对我们帮助很大。”罗宇航介绍,为确保钢轨焊接工艺达到0.2毫米的标准,操作要力求完美。在130秒里将钢轨母材的两端熔化并焊接在一起,不仅要综合考量焊机的电流、压力、位移等因素,而且还要根据不同种类钢材的成分、硬度、导电等特性实时调整焊机参数。“设备升级为swap20版本后,新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全汉化,一旦焊接参数出现问题,技术人员便能更快速、更准确地发现并处理。”
作为与洋专家对接的中方人员,罗宇航与菲利普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前,他们还洽谈了远程合作事宜,将焊接设备主机联入施拉特公司的网络,实现“大数据”共享和“大平台”运用。“如今我们的生产也算是与国际接轨了。”罗宇航激动地说。
从0.5米/秒到0.7米/秒——产能优化,助钢铁长龙快速延伸
在小李庄焊轨基地,人们经常能看见一位老人,他就是67岁的崔建初。
“听说焊轨效率又提升了,就想来看看。”1977年参加工作的崔建初从事钢轨焊接工作近40年,经历了钢轨焊接从人工到机械化再到信息化焊接的跨越式发展。虽然退休多年,但焊轨基地的每一次产能优化,他都十分关注。
2019年,小李庄焊轨基地除了要完成郑州局集团公司管内数百公里普速线路的供轨需求外,还承接了郑万、郑阜高铁近千公里无缝钢轨焊接任务。
为保证产能,他们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改装钢轨传输系统,使焊接流程更加顺畅;购置数控铣床,焊筋打磨首次实现自动化;更新钢轨吊装装置,36台吊具实现了一键控制……
“经过改造,焊接流水线从0.5米/秒提升到了0.7米/秒。按照这个速度,每天可以多焊1公里钢轨,一年下来就是近400公里。”退休前已是高级工程师的崔建初对小李庄焊轨基地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如今,以郑州为中心,中原大地正在用钢轨书写一个大大的“米”字。“米”字里面凝聚着小李庄焊轨基地干部职工的智慧、心血与汗水。近10年来,小李庄焊轨基地已累计为京广、徐兰、郑万等高铁线路焊接无缝钢轨4000公里,实现了焊头质量零缺陷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