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干了14年隧道施工,这个是最难的。”项目副经理黄伟说,“最多的是火山碎屑岩,岩体极其破碎,多软硬夹层,变化很快,最多的时候一个月遇到过26次围岩软硬变化。”
围岩软硬的无序变化意味着工艺工法必须随时做出相应调整,岩层状态良好的时候可以用三臂凿岩台车进行全断面开挖,而软弱的时候则要进行人工钻爆和台阶法施工。岩层软硬不均,也意味着安全风险的增加,尤其是软岩,极其破碎、自稳性差,即使没有受到扰动自己也会掉块。
频繁的工序变换、高风险的作业条件,直接结果是施工进程缓慢,最慢的时候一天仅有一两米。
然而,相比于复杂的地质,突涌水则是隧道施工更大的“拦路虎”。
“一号斜井于2017年7月17日开始出水,二号斜井于2017年10月12日开始出水。”项目总工许金精确地记得隧道出水的时间。一号斜井出水后,施工不得不在距离正洞仅28米的时候停工。二号斜井涌水达到每小时7800方,仅一个多小时就淹没了300多米的正洞和400多米的斜井,施工被迫停止。由于涌水,隧道正洞10个工作面6个停工。
突发的隧道涌水,完全打乱了项目施工组织和资源配置。一号斜井中断了继续向正洞掘进的计划,改为从两侧开辟支洞进洞,以绕开富水带。二号斜井则停工排水,直到一个月后才恢复施工。这些意味着工作量增加。同时为应对涌水,项目部顶住资金压力,先后投入巨额资金购入了大批抽排水设备。
涌水使本来就艰难的作业变得更加艰苦。瀑布般的流水从洞顶及侧壁岩缝中倾泻而下,工人们必须穿着密封雨衣顶着大水,在台架上作业。而且涌水都是低温水,接近零度,密封雨衣里面穿着棉衣,工作时大汗淋漓,休息时又变冷了贴着身体,极其难受。
极端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多次穿越宽张裂隙富水破碎带、涌水量大等历史级难题像一个个枷锁套在建设者们身上,给大家带来极大压力,很多人常常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在2号斜井抢险时很多人连续60多个小时没合眼。
辛苦努力,却不出成绩。截至2017年11月,工期仅剩一年时,隧道进度仅完成了2254米,剩余10720米。这意味着,隧道工期过半的时候,隧道工程量还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