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19|回复: 5

沈阳:他用镜头记录铁路机车的时代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1 1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姜守凯,沈阳铁路局退休干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原铁道部命名“火车头职工艺术家”。
  特殊的职业培养了他的行业感情,执着的追求成就了他的艺术成就。
  作为在铁路系统工作了一辈子的铁路员工,姜守凯情系铁路发展,多年坚持深入铁路生产、建设一线,用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着铁路发展轨迹。其反映中国铁路发展变化的作品两次入选中国国际工业摄影展,百余幅摄影作品被《跨世纪的中国铁路》等10余种画册和摄影教材收录。
  近日,记者采访了姜守凯,当面聆听他讲述中国铁路机车时代变迁的故事,感受时代前进的脚步。
  姜守凯讲述铁路机车的时代变迁故事
  1968年,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浪潮,姜守凯来到了铁岭县平顶堡公社当了5年的知青。1973年,通过公社推荐,考入大连铁路司机学校。中专毕业后,姜守凯被分配到沈阳机务段,从此与中国铁路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
  姜守凯说,我们这代铁路人,赶上了中国铁路大发展的时代。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谐号”动车组到如今的“复兴号”高速动车组,机车的每一步发展,都留下了明显的时代印迹。
  1948年沈阳解放后,铁路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机车的需要与日俱增,由日伪时期留下的日本、前苏联制造的机车,已经无法满足新中国铁路运输的需要,自行制造铁路机车成为当务之急。
  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定名为解放型。蒸汽机车是一个行走的“大锅炉”,通过煤炭的燃烧产生蒸汽,推动机车行进。蒸汽机车每班由司机、副司机、司炉三人驾驶。司炉负责向锅炉里添煤,司机和副司机把半拉身子探出车窗才能看到前方铁路和信号。由于蒸汽机车没有智能化的操作系统,瞭望是行车安全的“命根子”。“手比眼看,高声呼唤”,穿“油包”、流大汗、烟熏火燎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当时的一段顺口溜:“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拾碳的,走到跟前一看,才知道是机务段的。”正是对蒸汽机车乘务人员工作艰苦的真实写照。
  由于动力落后,蒸汽机车渐渐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1959年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卫星”号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后经过长时间试验和多次改进,定型为“东方红”型,于1966年批量生产。此后,又生产出“东风”系列内燃机机车。内燃机车的出现和使用,改变了蒸汽机车时代落后的工作条件,机车不再需要投煤,驾驶员也从原来的司机、副司机、司炉三人驾驶变为正、副司机两人驾驶。
  进入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代电力机车——“韶山SS1型”电力机车开始批量生产,韶山型机车不但性能稳定,而且运行平稳,该型机车直到现在还处于全面使用中,是电力机车中的经典型号,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电力机车具有牵引力大、速度快、维修量少、运营费用低等优点,在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承载重量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
  “和谐号”动车组是2007年4月18日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开行的动车组列车,“CRH”中文意为“中国高速铁路”。“和谐号”动车组在全国铁路的运用是中国铁路改革40年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装备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集成了大量现代高新技术,其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以及节能环保等性能有较大提升,时速350公里,实现了用“速度”说话。2017年6月25日,该高速动力机车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寓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姜守凯用镜头记录下的铁路机车光影图像
  退休前在沈阳铁路局纪委工作的姜守凯,在外人看来,通常只会严肃地板着脸,其实,他是个名副其实的“文艺人”。当知青时就爱好文学、摄影,后来调到沈阳铁路局办刊物,年轻时的爱好正好派上“用场”。在纪委工作期间,除了本职工作,姜守凯还是局里随叫随到的“摄影师”。
  当了一辈子“铁路人”的姜守凯,在摄影作品中表现的依然是最难以割舍的铁路情怀。姜守凯说,每一组照片的拍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花费的心血和付出的汗水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
  2014年,姜守凯想拍一组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动车组变革发展的组照,但是蒸汽机车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退出了中国铁路的历史舞台,而姜守凯开始真正有计划拍摄铁路题材的照片已经是2000年。
  面对历史的断档,怎么能拍到正在运行的蒸汽机车呢?经过多方打听,得知铁岭调兵山有个蒸汽机车节,姜守凯高兴得不得了。虽然那款机车和以前的蒸汽机车在年代感上略有区别,但是毕竟可以重现当年的蒸汽机车的影子。照片中的“上游号”蒸汽机车当年被定位为工矿用蒸汽机车。旷野间,这辆“上游号”蒸汽机车喷着蒸气,其气势、动感十足,展现出当年蒸汽机车的威武之感。
  近年来,姜守凯反映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的摄影作品常见于报刊、网络,多次在全国、省市摄影大赛中获奖。其中,记录哈大铁路的《东北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改造纪实》组照,在中国影协举办的第二十届摄影大展中,从参选的十几万作品中脱颖而出;《快速发展的中国铁路》《铁路建设纪实》两组作品,分别入选两届中国国际工业摄影大展。
  在作品入选中国摄影界最高级别的大展背后,是他鲜为人知的汗水付出。2001年11月28日全线开通,总长946公里的哈大传统铁路运输线,被改造成一条先进的现代化铁路,为东北铁路提速增效和高铁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真实记录工程进展情况,姜守凯带领其他四人组成摄影组随工程进度拍摄,在突击拍摄的20多天里,工人们还能够换班作业,他们却不能,用姜守凯的话说是施工不停拍片就不停……姜守凯捧着经他亲手记录下的影像制作而成的精美画册时,一种巨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铁路机车时代变迁中的铁路机车司机
  姜守凯说,如今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40年间,中国铁路机车发生了巨大变化,“火车头”由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再到动车组机车、高速机车。一代一代“火车司机”用勇于担当的精神完成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重任,见证了中国铁路高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一批大连铁路司机学校机车专业毕业的学员,被分配到沈阳铁路局苏家屯机务段,开上构造速度80公里的国产前进型干线货运蒸汽机车。如今,这些已经当上爷爷、姥爷的老火车司机,虽然青春不再,但午夜梦回时,当年的“金戈铁马”依旧。
  最令人难忘也是最值得人们称赞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田桂英曾经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是铁路系统实实在在的“名人”。这些年,姜守凯一直想为这位中国“第一代女司机”拍摄照片,但由于田桂英老人经常在大连生活,拍照一直未能成行。去年,姜守凯得知田桂英的女儿在沈阳,老人因为年事已高也来到了沈阳和女儿一起生活。于是,姜守凯联系到老人的女儿,表达了想给老人拍摄一组纪念照的想法,这才终于见到了年已88岁的“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
  1975年,沈阳机务段成立“三八机车组”,一批优秀的女铁路职工经过学习培训,成为中国第一代铁路内燃机车女司机。钱金香和张丽华是“三八机车组”的两名司机长,邀请两位第二代女司机与田桂英一起拍张"全家福",意义非比寻常。
  就这样,2018年三八妇女节前夕,两代女司机在田桂英家相聚。姜守凯按下相机快门,两代火车女司机世纪重逢的瞬间被定格下来。
  采访结束时,姜守凯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伴随着沈阳解放70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脚步,中国的火车机车不断发展、提速,从最早的燃煤蒸汽机车到燃油内燃机车,再到如今环保无污染的电力机车,从最初的时速50公里到如今的时速350公里,铁路机车操作驾驶也从最初的“手比眼看,高声呼唤”变成了全自动系统控制。其间,变化、提高的不仅仅是车型、速度,更是中国铁路在国际上的地位。

发表于 2018-8-31 14: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 拍照的 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发表于 2018-9-1 11: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机关工作的人业余爱好能多一些
发表于 2018-9-10 11: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门一按,铁路中断。我上个月刚在本溪站站台上被人拦着说不准拍照呢,理由是铁路设施不准拍照。
发表于 2018-9-30 07: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gundamzaku 发表于 2018-9-10 11:49
快门一按,铁路中断。我上个月刚在本溪站站台上被人拦着说不准拍照呢,理由是铁路设施不准拍照。

是的,那天我在长春站时候也被火车站的一个SB禁止了
发表于 2018-9-30 13: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机关工作的人业余爱好能多一些,有的站不让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5-1-22 08: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