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7-8-27 19:04
关于这条国际铁路,哪位大侠给介绍一下?
显而易见的是,此地并未设置铁路口岸,那么该路是什么年代建造的, ...
在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从丹东(安东)、上河口、集安(吉林省)三处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参战。朝鲜战争中原来的满洲日伪时期的铁路在后勤保障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当时,为了满足战时军事运输需要,中朝边境除安东站外,又增加了过轨站。1950年11月,凤上线的灌水至上河口间铁路建成;1950年12月修建第一条便线,从沙河镇站接轨,经沙河口过鸭绿江,到朝鲜的新义州站;1951年1月修建第二条便线,从金山湾站接轨,经楼房、马家堡、下尖子过鸭绿江,到朝鲜的五里木站。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补给的主要通道是安东、上河口和集安。因此,美国动用其空军大部力量,自始至终拼命封锁鸭绿江沿线的“钢铁运输线”。战争开始时,边境铁路站是作为秘密通道,将志愿军和军需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志愿军伤员从这里转运国内治疗,大批空车从这里接运回国内。
后来,火车中转站暴露了,成为美军轰炸的重点目标。1951年4月7日,安东鸭绿江铁路大桥被炸坏,中断行车,当时上河口站承担了战争运输重担,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根据当时的统计:经过志愿军后方各军兵种的协同奋战,虽然火车运输中一直遭受敌机袭击。但是后来从群众的斗争实践中,摸索到了设置防空哨的办法。至1952年6月,全志愿军共有6个团执行防空哨任务。星罗棋布的防空哨,构成了严密的对空报警网,使我们取得了空袭条件下运输的主动权。据统计,防空哨建立后志愿军后方运输过程中物资损失不到先前的1/12。至1952年6月,终于彻底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形成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1953年金城反击战役时,志愿军万炮齐发,一次40分钟的火力急袭,即消耗弹药1900余吨,折合火车运力25余台次。而后勤供应游刃有余,原因就是此时我军粮弹充足,光粮食储备即可供参战部队食用8个月,弹药储备亦达12.3万余吨。如为了解决部队冬装的问题,当时朝中方的火车还担当了143万套冬装前运时,志愿军司令部组织全军二线部队,实行长区段倒运,即将在“三角地区”以北抢卸下来的物资,用汽车倒运至顺川、德川等地,再装火车前运,到终点后又依靠人背马驮,确保志愿军指战员入冬前全部领到新冬装。美军停战谈判代表看到就近的志愿军都穿上新冬装以后,脸上不禁露出十分惊讶的表情。针对临时修复的东、西清川江和东大同江等桥梁承载能力低,机车过不去的情况,铁路运输部门还创造了“顶牛过江”(在紧急抢修不负重压的桥梁地段,以机车将车皮顶过桥,向前抢运。用这种办法,仅东清川江桥通车一夜即抢过340节车皮的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