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城市建设铁路真不容易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曾记得池州复建不久,当时的地委、行署领导就决定与铜陵市、九江市共同联手开展沿江铁路铜陵至九江段的前期工作,并抽调我担任铁筹处专职副主任。从1992年8月28日铁筹处成立,到2008年9月1日铜九铁路正式开通客运,一转眼就是17个年头,我也由中年迈进了老年行列。如今每当我回首这17年来的往事,许多历史性的镜头和场面,一直历历在目。下面我将用十个“忘不了”和五个“不能忘记”,简单记录一下这17年的历程。
“十个忘不了”就是忘不了17年中池州复建以来,连续七任党委和**主要领导对铜九铁路项目的执着。忘不了主要领导五年间先后不下二十次率队跑省跑部,寻求中央和省里各有关部门领导对池州重大项目的支持,有一次为拜访铁道部长竟深夜守候在部长家门口长达三个多小时;忘不了主要领导为了筹措铁路项目工作经费,连年四处化缘,有次竟为了2万元在电话中同一位县局长吵起架来;忘不了主要领导在铜九铁路可研评审会上四次冲上讲台抢麦克风发言,深深打动了铁道部的会议主持人;忘不了主要领导一次在去国务院途中,驻京办的斯柯达小车突然熄火,他便走下车来和大家一起推着破车在长安大街上前行;忘不了主要领导为了节省项目经费开支,在北京专挑小招待所住下,每天在地下室只吃7元钱一份的快餐;忘不了主要领导在中央党校学习尚未到池州履职,听说池州有个铜九铁路项目,便急着要求我们陪着他去拜访铁道部和国家发改委;忘不了主要领导在铜九铁路征迁动员会后,举着酒杯一一拜托沿线64个行政村的支书和村长,确保征地拆迁任务完成;忘不了主要领导刚来池州履职就顶着炎炎烈日,亲自带队到铜九工地慰问广大铁路建设大军,并在池州火车站站房方案审查会上力主扩大建筑规模和提高装饰标准,所以才有了今天我们见到的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彰显**气息的池州火车站;忘不了主要领导一次又一次地接待和批示铜九铁路建设过程中的来信来访,悉心处理大项目建设中的民生问题,并对“四站合一”工程大手笔超前谋划,高起点缜密部署;忘不了主要领导为了解决铜九铁路建设中的问题,经常主动会商上海铁路局领导,并十几次亲临工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忘不了,这些新老领导都为铜九铁路和池州其它重大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正是因为这些领导的高瞻远瞩,超前谋划,并且一任接一任地抓住这些重大项目不放弃,才会有池州今天的巨大发展与变化。
“五个不能忘记”就是不能忘记17年来在铜九铁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曾经给予过热情关注和倾力支持的一些知名人士和千万个不知名的普通百姓。
首先是不能忘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他曾先后多次为铜九铁路和其它项目找铁道部和其他部委领导交谈;
其次是不能忘记当时的铜陵市市长汪洋,是他在担任副省长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期间,多次带队到铁道部洽谈,并为铜九铁路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许多好思路;
再次是不能忘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和老省长傅锡寿,他们在京又是亲笔写信给邹家华副总理,建议铜九铁路尽快上马,又是亲自带着我们守在铁道部,找部长会商;
还有就是不能忘记九华山的仁德....师,他多次利用在京参会机会,广结佛缘,为铜九铁路和其它项目出面呼吁。
当然最不能忘记也忘记不了的是池州市的广大干部和群众。至今国家发改委的一位老司长,在回忆她1994年第一次来铜九线踏勘现场时所见到的沿线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的热烈情景,仍激动不已;还有这样两个历史小镜头,一个是东至汪坡一个刚刚建成的移民新村,当老百姓听说国家需要建铁路,在党员干部带头下,大家一边流着泪水,一边举起铁锤,将才住了一个月的新房自觉拆除;另一个是贵池永明村的农民为了施工单位抓工期,忍痛割掉再过半个月就有收获的庄稼,保证了工程用地的及时提供。正是有了全市广大干群的和衷共济、攻坚克难和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的铜九铁路,今天的池州电厂,今天的池州海螺水泥,以及今天池州的许许多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