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4-3 16: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溪蜿蜒入花池
清末以后,景色衰败,到建国前夕,由于年久失修,仅剩下一池、一碑、三亩荒芜的园地。现在花港观鱼东大门右侧的方池,就是当年历史的陈迹。1952年,在原来“花港观鱼”的基础上,向西发展,利用该处优越的环境条件和高低起伏的地形,以及原有的几座私人庄园,疏通港道,开辟了金鱼池、牡丹园、大草坪,并整修蒋庄、藏山阁,新建茶室、休息亭廊,至1955年,初步建成了以“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1963年至1964年又进行了第二期扩建工程,形成了占地20公顷,比旧园大一百倍的新型公园。
花港观鱼的艺术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条件,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 主题和特点。大草坪,雪松挺拔,宽阔开朗;红鱼池,凭栏投饵,鱼乐人欢;牡丹园,花木簇拥,处处有景;新花港,浓荫夹道,分外幽深。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倚山临水,高低错落,渗透着诗情画意。在空间构图上,开合收放,层次丰富,景观节奏清晰,跌宕有致,既曲折变化,又整体连贯,一气呵成。它的最大特色还在于把中国园林的艺术布局和欧洲造园艺术手法巧妙统一,中西合璧,而又不露斧凿痕迹,使景观清雅幽深,开朗旷达,和谐一致。特别是运用大面积的草坪和以植物为主体的造景组合空间,在发展具有民族特色而又有新时代特点的中国园林中,具有开拓性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