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peterpu

借春运品和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00213.jpg 凝目眼前千姿百态的莲荷,想起,宋周敦颐先生作《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活在尘世间,犹如活在淤泥中。有几人能不染淤泥的污浊,更有几人能保得住“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白?人们向往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只是一种善良,慈爱的本性使然。如我,每每仰望观音菩萨,端坐莲花宝座,手拈一朵莲花,飘渺云端,平和安详。便以为那莲,一定寓意着爱和宽容。抑或,一种千锤百炼后的超脱。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00214.jpg 许是看多了文人墨客的采莲曲,徜徉莲荷间,总会依稀可见,一群妙龄女子泛轻舟,涉江采芙蓉的情景。而那女子一定都是挽双髻,着绿衫,巧笑兮兮。“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郎去采莲花,侬去收莲子。莲子同心共一房,侬可知莲子?”郎欢女悦,尽在曲中,莲香荷艳,似在行墨间流淌。古人爱把美貌女子喻为莲。清朱彝尊“一自西施采莲后,越中生女尽如花。”说的是西施在越江采莲后,当地的女孩,便全都貌美如花了。传说固不可信,但一曲《越江词》到是千古流传了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00215西湖印象.jpg 曲院风荷荷香酒
   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建都杭州,成为南宋第一个皇帝。赵构终日花天酒地,特地在西湖九里松洪春桥堍设立了一所曲院,招聘天下酿酒能手,专门酿制美酒,供宫廷享用。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00216.jpg 曲院建造得十分讲究。前面挖了一口大池塘,引进西湖水,种植了并蒂莲、红莲、白莲等各种名贵荷花,四周造起曲折回廊,亭台水榭,后面是制酒、酿酒工场。每逢莲塘碧露、南风送香的初夏季节,满院红、白荷花盛开,煞是好看。
   这一年六月,曲院满池荷花盛开,碧绿碧绿的荷叶,像干层翠盖;红艳洁白的荷花.似锦绣红妆。酿酒老人们正忙碌地在晒曲、制曲。忽然,院门开处走进来一位五十开外、头戴方巾、身穿青衫的读书人。他一眼望见满池荷花,南风吹过,清香沁人,不禁脱口赞道:“多好的荷花,真是一处赏荷胜地啊!”一边观赏.一边漫步来到酿酒老人面前,问道:“老大爷,请问这是什么所在?”酿酒老人回答说:“这是酿酒曲院。”那位读书人不胜感慨:“荷花虽好,可借缺少美酒助兴。”酿酒老人见他是位读书识理的人,便请他到池边荷香亭里休息,说道:“先生请坐,舍下略备薄酒,待我取来,供先生助兴。”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00217.jpg 读书人手捋长须,微笑点头,连连道谢。不多久,酿酒老人便提着一葫芦酒,端上一只大碗,放在桌上,满满地斟上一大碗,说:“先生,请用。”这时,刚好一阵大风吹过,卷起满池荷瓣,恰巧有一瓣掉在酒碗之中,阵陈荷香,酒香扑鼻。酿酒老人正要替他取掉荷瓣,那读书人连忙伸手止住:“别拿掉,别拿掉!这正是一碗荷香美酒呵!”一边端起酒碗,满碗饮了下去,连声赞道:“好酒,好酒,正有一股荷花香味儿呢!”酿酒老人听客人称赞他酿制的酒好,又满满斟上一大碗,说:“不瞒客官说,我们这曲院制的酒曲,常常有荷花粉吹落进去,酿出来的酒,还真有点荷香哩!”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00218.jpg 读书人一连饮了三大碗,趁着酒兴招呼酿酒老人说:“多谢老大爷,请你去取笔墨纸砚来!”酿酒老人取来纸笔,只见那读书人将宣纸往桌上一铺,望着满池荷花,饱蘸浓墨,向纸上一泼,又“唰唰”添上几笔,一片水墨荷花,跃然纸上。那读书人意犹未尽,又举笔画上曲院小屋,题上“曲院风菏”四字,写上自己的名字。那读书人将画送给酿酒老人,作为酬谢,告别而去。酿酒老人虽不识字,也喜爱这幅画,将它挂在曲院里。后来有人告诉他,这是南宋四大画家之—马远的手笔哩!从此,曲院风荷便大大出名,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曲院酿制的荷香酒,也成为杭州一大名酒。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00219跨虹桥.jpg 跨虹桥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00220.jpg 但是,这与康熙有何干?
   原来是这样:根据史料记载:在西湖西北隅,濒岳湖、西里湖,与苏堤遥遥相望。麯(曲)院,原系南宋年间设在行春(即洪春桥)酿制官酒的作坊,坊置约在金沙涧汇人西湖处。明《西湖游览志》卷十:“麯院,宋时取金沙涧之水造麴,以酿官酒。其地多荷花,世称‘麯院风荷’是也。”宋亡,麯院荒湮,景也不存。清雍正《西湖志》卷三:“国朝康熙三十八年,构亭于跨虹桥之北,引流叠石为盘曲之势。圣祖仁皇帝亲洒宸翰,改‘麯院’为‘曲院’。“荷风”为“风荷”恭制匾额,奉悬亭楣。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带晴虹

本帖最后由 peterpu 于 2015-4-3 15:43 编辑

002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terpu 于 2015-4-3 15:45 编辑

00222.jpg 清西湖十八景之一,在金沙堤。   清雍正《西湖志》卷四:金沙港在里湖之西,与苏堤之望山桥对,适当湖南北正中。雍正八年,总督李卫乐其形胜,作堤望山桥之北,名金沙堤,复于堤上构石梁以通里湖舟楫,因港中溪流湍激,设三洞以酾水,状如带环,故名。桥与关壮缪祠址相接。回廊绕水,朱栏倒影,金碧澄鲜,桥畔花柳夹映,上构红亭,飞革高骞,晴光照灼,如长虹卧波,横亘霄汉,与苏公六桥之跨虹后光辉映,弥觉烂然可观。《湖山便览》卷三:中设三洞酾水,上构飞亭,夹以朱栏,绕以花柳,晴波倒影,俨然长虹亘空,增修十八景目曰玉带晴虹  清末,桥亭毁去。   玉带桥1983年改建,并恢复桥亭,全部按清雍正间尺度、式样构造。桥墩仍照旧制呈三角形分水,远看似下垂带环。桥面行道石级分两行,中为斜坡。桥栏采用山东雪花白玉石,按原有图案雕刻夔风、波涛、莲花等花饰。桥亭重檐歇山,翘角飞举。桥长32米、宽9.4米,中孔净跨4.6米,两边孔净跨分别为3.2米,3米,为三跨石级桥。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0022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002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0022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002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002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0022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002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0023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0023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5: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0023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2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