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2-13 00: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岁片]中国铁道之旅第一册下 石太线-南同蒲线-兰新线
[这个贴子最后由中国铁道之旅在 2005/09/28 11:53pm 第 2 次编辑]
[UploadFile=187BD3E3B6F9B9B5_1127922778.jpg]
187B
鱼儿沟古堡。
阿拉沟烽火台。位于托克逊县城西56 公里,海拔772 米,地理座标东经87°52′,北纬42°51′。其南面西面为深约16 米由河水冲刷形成的断崖,东为鱼儿沟车站的附属建筑;
北面500 米为南疆铁路鱼儿沟车站。烽火台以砾石为主,土坯为辅营建的城堡式建筑,东西
长30. 5 米,南北长31. 3 米,面积954. 65 平方米,加上城外围墙,总面积可达1000 平方米。
烽火台位于城堡西北角,呈梯形,高约10 米,是城堡内最高建筑物。城墙高7 米左右。在烽火台内曾出土过一件唐代文书,可以确断为唐代烽燧。
唐朝在吐鲁番盆地的军事设施,除建立军、镇、守捉、烽戍四级军制外,还推行兵农合一
的府兵制,在西州建立了前庭、岸头(一度改称交河) 、天山、蒲昌四个折冲府。前庭在高昌县境,岸头在交河县境,天山在天山县境,蒲昌在蒲昌、柳中县境。《唐律疏义》卷九称:“州县有境界,折冲府有地团。”《新唐书·兵志》指出:折中府分三等,兵千二百人为上,千人为中,八百人为下。西州府兵究属何等未说清,如均以下等计,则四府卫士合计为3200 人高昌 氏王朝被唐太宗李世民降服时《唐会要》及《文献通考》所载其户为8046 口。至天宝年间, 《旧唐书·地理志》指出,其户、口已分别增至户9016 ,口49476 。如以天宝年间户口数与府兵数相比较,则3 户就得养一府兵,15. 5 人须出一兵,较之中原5 户养一兵的负担更重。如果遇到紧急军情,还得随时征招百姓入军,如武则天垂拱年间,据全祖同《流沙遗珍》所载出土文书:“西州管内,差兵一千二百人,准敕唯取白丁、杂任”。
唐代府兵组织系统是五火为一队,二队为一诱,二诱为一团。火有火长,队有队正,旅有
旅帅,团有校尉。《旧唐书·职官志》称:“府...校尉五人,今校尉旅帅二人,每旅帅队正副队正各二人, ...凡卫士三百人为一团,以校尉领之...其团十人为火,火备六驮之马。”这种
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在吐鲁番盆地实行,足见吐鲁番在唐代西域战略地位的重要,那时在西域
每有军事行动,都以吐鲁番盆地为集结的枢纽。因为从这里向西、向北、向南是最便捷通畅
之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东又连结着大唐心脏———长安。惟府兵制谨在与中原一样实行
州、县、乡制的东疆地区实行,而施行羁縻府州制的其他地区则未实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