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14 21: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ill_gao 于 2014-1-14 21:06 编辑
和谐3D 发表于 2014-1-13 20:43 
网运分离傅志寰搞过后来就没下文了
傅志寰搞了一半没下文了就是因为下文都是刘志军书写的。
前些天一个什么人物周刊又开始把傅志寰当成新闻人物了,讲讲他当年的经历与尝试。
说说我自己的观点:
1、运网分离是应该的。如果运与网不分离,中国铁路总公司和铁道部又有什么区别呢?运营、维护、建设全包干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就是铁道部的翻版,没了部委的名头反倒可以变本加厉的利用垄断获取利益了。
运网分离就意味着中国铁路总公司你挑一个,要么玩运输、要么玩路网建设、经营,另一半交给另外的一个公司管理。我想他会选择玩运输,这样路网就可以开放竞争了,不管国资、民资、合资还是外资只要遵守中国法律、执行中国标准,就可以在国内建设铁路、谁家在上面跑车就收谁家钱,这样一来除了总公司外,民资、合资、外资都可以在国内经营运输,运输的成本就降下来了、效率上去了、技术进步了;反之亦然。
2、运输与机、辆维护保养分离。意思就是现在的机务段、车辆段全都独立出来。铁总你就搞运输,还用得着养一大堆上下游人员吗?谁家公交公司自己还经营修车?以后机车、车辆作为固定资产全都归运输公司,机务段、车辆段不占有运输资源,只提供维护、维修、保养服务。
这样一来哪儿都可以成立机务段、车辆段,也别都集中在沈阳啊、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资本由人控制,在哪儿设置最合理、最能吸引运输公司前来整备、维修就在哪儿建。搞运输的就和这些机务段、车辆段签采购合同吧,举个例子,铁总和沈阳机务段签了三年的机车保养、维修合同,这三年几号到几号的机车,或者牵引哪趟列车的机车就在沈阳机务段维修、保养,过了三年发现长春又成立了一个机务段,能够提供相同的服务、报价比沈阳机务段还低,那下个三年就和长春签。
这样一来机车、车辆维护的成本也降下来了,因为有竞争啊,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而且比你还便宜。
这就是铁路的三足鼎立:运输公司、铁道公司、车辆服务公司
完全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中国的铁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铁路现代化的标志不是速度、不是舒适度、更不是票价和运价,而是能不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