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b.peoplerail.com/rmtdb/20131212/
图一为张永铭
图二为铁路沿线废弃的水塔
图三为英姿飒爽的俄罗斯铁路工作人员
图四为叶卡捷琳堡站候车室
图五为扎沃多乌科夫斯克站
图六为愉快的“冲凉”时光
图七为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风光令人沉醉。
张永铭说,看多了浓妆艳抹的美女,很想一睹素颜美女的风采。在他看来,很多旅游城市,都 “打造”“装扮”得失去了本真,而铁路可以把人带到大自然的深处,那里的风景,才是最真实的。
采访手记:
张永铭的幸福“在路上”
张永铭出生于1984年,3年前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山东聊城,在聊城大学当了一名化学老师。采访中我问张永铭,以他当时的条件要留在北京工作是不是并不困难,他回答说,并不困难。但快节奏的生活让他感到紧张,选择一种闲适的、没有经济压力的生活才能让他心情舒畅,进而有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乘火车漫游。
大多数人乘坐火车,眼里只有目的地,而张永铭的乐趣永远 “在路上”。
虽然张永铭工作在聊城,但几乎每周末都会来北京,乘火车的路途对他来说当然不是辛苦,而是快乐的享受。此外,北京有他的铁路迷圈子,约几个朋友一起看火车、聊火车、短途运转,都是很惬意的事。
十月底的一个周末,在北京西直门附近的某咖啡厅,我对张永铭进行了聊天式的采访。他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自己的周末两天的计划:乘绿皮车4415次重游丰沙线,欣赏沿河城古堡农家的夜晚,永定河峡谷一日徒步,感受张家口塞外清凉的夜风,S2线重游京张铁路,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与老朋友欣赏银杏共进晚餐,之后返程。
这两天的行程似乎就是张永铭以及很多铁路迷的生活缩影——寻找旅途中的快乐。
在铁路迷圈子里,张永铭是出了名的 “国际运转达人”。乘坐国际列车是他的长项。虽然他乘坐的线路还不能遍布世界,甚至还没有延伸到欧洲,但他乘坐国际列车的感悟,是建立在 “资深铁路迷”身份基础之上的。内行人看门道,张永铭总结出的乘坐国际列车的门道很多。
例如,他总结出,迷恋铁路的人大多迷恋长城,因为长城向远方延伸,一路都是文化,而火车的延伸,一路都是风景。两者有着共同的精神特质。长城,承载着自己成长的历史,再加上周边的建筑,形成了别具风貌的长城文化。张永铭认为,与之类似的,铁路周边废弃的建筑,可以归为铁路文化的一部分。
这样的发现很有意思。
2012年8月,张永铭独自完成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程体验游。从莫斯科到海参崴,整整七天七夜都在火车上度过。这样的旅程,乍一听起来十分枯燥、乏味甚至恐怖,然而对于张永铭来说,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梦幻之旅。一路上一直有美景相伴左右,根本没有枯燥和疲惫。
2013年冬,张永铭的坦赞铁路游也是一次颇具象征意义的游历。
听着张永铭的幸福游历过程,我不禁感慨,火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成就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 “在路上”的生活方式,魅力究竟在哪里?张永铭的回答是,看多了浓妆艳抹的美女,很想一睹素颜美女的风采。在他看来,很多旅游城市,都 “打造” “装扮”得失去了本真,而铁路可以把人带到大自然的深处,那里的风景,才是最真实的。而且,你永远在期待,前方是什么……
张永铭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程体验,在他的笔记中。我发现,跟着他的文字走,可以深度感受火车的文化内涵,感受到西伯利亚铁路之美,触摸到一个铁路迷精彩的内心世界。
本报记者 胡俊杰
上篇:
8月5日,我背着行囊踏上旅途,乘坐由莫斯科开往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参崴)的240次列车,开始最具挑战性的一段旅程——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全程运转。
240次列车自莫斯科出发,依次经过莫斯科直辖市、莫斯科州、弗拉基米尔州、雅罗斯拉夫尔州、新西伯利亚州等大城市,覆盖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程,是世界上运行里程最长的客运火车。
我从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尔站自动售票机上取出来240次列车车票,全价14907卢布,合人民币将近3000元。这张票非常珍贵,即便是在俄罗斯也是不多见的——我所在车厢内,坐满这趟车全程的仅我一人,其他车厢的情况大体也是如此。莫斯科—海参崴的机票比这趟车的硬卧都要便宜,除了以旅游、体验为目的的极少数人,哪个从莫斯科去海参崴的本地旅客会多花一倍的价钱、多花六天半的时间坐火车去呢?
240次是8月5日00:35发车的,所以必须在4号晚上就到到达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尔站候车。这个时间点儿发车的,很容易造成误车24小时的笑话。
240次在始发站客流很好,开车前通过俄罗斯铁路官网查询余票,发现几乎满员,但是乘坐该车去海参崴的旅客寥寥无几,笔者大胆估计,全程旅客只有笔者自己。所在车厢有几位法国背包客,后来聊天得知他们是去贝加尔湖徒步的,也不是全程旅客。一路旅客上上下下的,全程倒是一直保持着很高的上座率。
我所乘坐的包厢,6车37号下铺。整个包厢约为普通四人包的三分之二大小,更像一个简化的高包,但是票价和四人包完全一样,因此这个包厢性价比极高,非常适合夫妻二人乘坐,关上门就是私密的二人世界。该包厢上铺在科斯特罗马—叶卡捷琳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乌兰乌德、别洛戈尔斯克—乌苏里斯克三个区间有不同的三位旅客乘坐,7个晚上中有4个晚上包厢里是没有其他人的,总归还算比较美好。
第一个白天,240次列车停靠加利奇站,停车25分钟。候车室里有个简易快餐店,我买了一块炸鸡、一块炸鱼和两个面包作为早餐。我没有任何食物储备,一路上都是停车时在站台上或者车站外买着吃,所以赶上列车停站时间短,来不及下车,或者没有买到能下咽的食物时,经常饿肚子。
又见废弃的水塔。将来西伯利亚大铁路要是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或世界第若干大奇迹的话,这些沿途的废弃建筑无疑也会一起成为这个遗产或奇迹的一部分,就像长城边上的古堡和长城同属世界文化遗产一样。
8月5日,第一天傍晚,抵达基洛夫站。第二个白天的食物,火腿和面包是头一天在基洛夫站购买的,半只烤鸡是在叶卡捷琳堡站购买的,花了390卢布,为了改善生活我只能咬着牙认宰,几天下来吃面包火腿吃得都快吐了,亚硝酸钠中毒。
8月6日,第二个白天,上午抵达叶卡捷琳堡站,停车65分钟,是沿途停车时间最长的车站,足够可以出站转一圈了。
第二天下午抵达秋明站,停车30分钟。天气很热,很多男性旅客光着膀子来到站台上溜达。有的旅客不堪炎热的天气,甚至来到给列车上水的管子下冲凉。给列车上水的大妈倒也十分理解并配合这些旅客,直接拿着水管往他们身上喷。要不是我挂着相机,一定也过去冲一下了,多爽!
第三个晚上,抵达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站。该站上铺上来一位黄皮肤黑头发的男性旅客,但说的话一句也听不懂。我问:Vladivostok?那人摇头。后来猛然想起,这会不会是布里亚特蒙古人?便问:U-lan-Ude?那人点头了。再问:Buryat?那人连连点头。原来这哥们儿真是布里亚特人!我和他对着俄罗斯地图比划着聊起天来,比划着说自己的行程。那人从一座北极圈内的城市,坐飞机到阿巴坎,又坐火车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换乘240次前往乌兰乌德,然后回到他那位于贝加尔湖东岸的家中去。我说着英语,这哥们儿说着不知是俄语还是布里亚特语,即便互相听不懂,但依然很快熟识了。我之前听过一首当地非常流行的布里亚特民歌 《Gam-naarai》,回忆着调子对着他哼了几句,那人十分诧异我这个中国人怎么会唱这首歌,同时又十分兴奋,于是便一起唱了起来。看来语言不通,并不影响交流,并不影响友谊的建立。出门在外,总是有这难忘的情节;一个人的旅行,总会出现这种不寻常的经历。
中篇:
8月8日、9日,240次列车运行于伊尔库茨克—赤塔区间。又见伊尔库茨克,停车40分钟,自然还是少不了出站转一圈。站前广场上停满了出租车,上面有租车电话,竟然还能找到 “黄包车”三个汉字,看来到这里旅游、打工的中国人不少。
列车驶离伊尔库茨克,天便暗下来了,到达贝加尔湖湖畔渔村斯柳江卡站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240次在该站停车41分钟。乘坐K3次经停斯柳江卡时,我便对这座完全由石块砌成、具有百年历史的童话古堡般的老站房一见钟情,只是K3次停站时间太短,同时站房被货列挡住了无法拍照。这次停站41分钟,我特意从240次停靠的三站台跨越出站天桥来到一站台,来欣赏繁星下的这座老火车站。一跳下车,就感受到西伯利亚那令人陶醉的新鲜空气。从来没有呼吸过如此洁净如此具有大自然味道的气息。
列车驶离斯柳江卡站,便沿着贝加尔湖边开行了。星空下湖面远处群山变成了蓝黑色的剪影。尽管山风有些寒气逼人,我还是把车窗打开到最大。湖水、野花和荆棘的芳香混合在一起迎面扑来,我不时来了个深呼吸,尽情地享受这从未感受到的如此纯正的大自然气息。夜色越来越浓,湖面上的雾气也越发浓郁,原本皎洁明亮的下弦月光透过薄雾变成了红铜色,但这份朦胧似乎使得窗外的贝加尔湖更加静谧。月亮从云层背后穿越出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贝加尔湖上。朦胧的月色,波光粼粼的水面,又让人增加了一份遐想。在夜行列车上,因拍照不方便,我没有记录下这动人的画面,更加给这终生难忘的贝加尔湖月色增加了一片遐想的空间。这个时候若是和心爱的人一起在湖面荡舟,身心完全融入在这群山、这碧水、这片云雾和月光笼罩的夜色中,该是多么幸福的经历!即使今后没有这样的机会,闭上眼睛偶尔幻想一小下,心情也会变得无比放松。
列车在黎明时分经停在乌兰乌德,但是前夜欣赏贝加尔湖月色已经入迷的我当时正在昏睡中,没有感觉到任何停车的迹象。醒来一看,上铺的布里亚特大哥已经下车了,又恢复了我一人独霸包厢的局面。我醒来的时候,列车已经驶离布里亚特共和国,停靠在外贝加尔边疆区的彼得罗夫斯克站。
240次停靠的赤塔客运站叫做赤塔II站。我以前研读中国铁路时刻表时,一直搞不明白K19次停站中 “赤塔II”是什么意思,这次俄罗斯之旅终于搞明白了。俄罗斯铁路对于同一个城市用数字编号的车站,I一般为货运站或编组站,II一般为客运站。在俄罗斯铁路里,见不到中国铁路诸如 “北京” “北京西” “北京南”之类用方位命名的火车站。
下篇:
列车仍旧沿着石勒喀河岸边开行,石勒喀河水比黄河的水都要浑浊。外兴安岭地区的河流和东北大兴安岭的差不多,河面看上去很平静,其实下面水流湍急。即便是夏天,河水看上去也是深色,要是在冬天,就是一幅 “白山黑水”的画面了。
8月10日,240次上的第六个白天,早晨列车停靠阿玛扎尔站二站台。当时已经断粮,除了几块应急用的士力架之外,没有任何食物了。本来想去一站台的售货亭买些食品,但刚跨越站台就因为即将开车而被列车员叫了回去。这一天由于不经过大城市,列车经停的车站要么停车时间很短,要么时间长但是没有卖食品的,于是导致到哈巴罗夫斯克之前,将近24小时没有正常进食——除了用士力架应急。我对外兴安岭的印象,便无法摆脱 “饥饿”这个词了。
忍饥挨饿度过了在240次列车上的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夜晚,240次列车终于在11号上午抵达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首府——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站。到了大城市,意味着能吃上饭了。到达哈巴罗夫斯克之前还会停靠犹太自治州首府比罗比詹,但因停站时间太短,来不及下车。
来不及称散装的熟鸡腿,便一狠心买了一整只贴好价签的烤鸡,303卢布,又买了几块面包和一大桶果汁。即便饿了一天一夜,这么大一只鸡终究没吃完,剩下的当成了第二天在海参崴的早餐。
天色黑下来了,列车抵达乌苏里斯克 (双城子)站。我所在包厢的乘客绝大多数都在此站下车,短途旅客坐这车去海参崴的非常少,因为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崴间有很多趟城际列车,而乌苏里斯克和海参崴间还有班次频繁的市郊列车。
到海参崴已经午夜时分,而且出发前也没有从网上找到当地能预定的旅行社,便在海参崴站售票厅的椅子上凑合着睡了一夜。幸亏这里人少,而且售票厅内十分干净,椅子也很新。这是我第一次睡火车站椅子的经历——竟然是发生在异国他乡。
睡椅子毕竟没有睡床那么舒适,天一蒙蒙亮便醒来了,我来到海参崴站站台上参观这个西伯利亚大铁路终点里程碑。这里距离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尔站的起点里程碑9288公里。7天前的晚上,我在起点纪念碑;7天后的早晨,我来到了9288公里之外的终点纪念碑。走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快感和成就感,此时此刻油然而生。 张永铭 文并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