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9-22 00: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 美国旧金山-洛杉矶 与京广 京沪 高铁之争,也就是美国与中国交通规划之争. 按楼主的想法,高铁此物在大地域多人口的国家不用,仅是小地域多人口的国家采用 与国情不符 种种之类应该由相关专业人士拿出数据来论证,给出一个合理结论.
当然这项事情发改委在做,铁路总局在做,政策研究人员也在做....并非仅楼主一人看出问题所在,高瞻远瞩.
本人仅转述一下.具体内容请上情报科技所检索相关论文.
关于中美交通布局之争:
1.中美2000-2010年国内交通总人次:美国是17亿人次,权重从高到低是航空-汽车-铁路-水运.中国总人次没有,但从春运数据可以推算应该是60亿以上,权重从高到低是汽车-铁路-航空-水运.这以上不含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
2.各国交通产业地位是与权重成正比的.美国航空业第一,汽车业第二,铁路仅占美国产业的比重不足1%.中国铁路及相关产业占GDP的5%.那么以上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基础,也是与产业地位相关的.比如说洛-旧之类需要增加交通运量,增加航线.增加班机的利益收入,肯定会高于铁路增加线路,增加车辆.
3.美国的航空+汽车模式不适用中国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人口.其实是经济需求...航空业中国买了这么多飞机,会自己做一架没??汽车制造生产这么多车,路上畅通没??这中间理由很多,我仅说一点:
这两个产业目前在国内是铁路的死对头.航空和汽车运输业目前在国内属于无序竞争,也无总体规划.没有优先公共交通的汽车运输业是市场经济形成的必然,才会有那么多黑车,我国目前客管处\运管处模式就是垃圾,没有规划计划,拿公共事业进行权力寻租就是侵犯人权.航空业是一个阉掉的产业,没有航空制造业的运输业,是产业规划不到位,是某部分人以采购为名进行腐败的温床....这两个产业都是学市场经济不象,学市场调控不象,更象是100年前洋商买办,只看眼前,不算身后.
铁路产业的基础是垄断,是计划调控,按指令办事.改革30年以来的运价调整是一例,春运也是一例.当然垄断行业有着体制僵化,服务弱化,应变不足等特点.内部腐败也不少,但是铁路好在一盘棋,可以最优化,也是计划经济的优点所在.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在铁路业向市场经济进化的过程中,可以做为国家主要发展的产业.因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到,到某个时间点会停滞不前,到某个时间点会需要调整,到某个时间点要STOP..这是市场经济发展200多年以来的铁的规律...经过30年的发展,有瓶颈了,有危害需要调整了,要找准突破口,选准产业,生物\航天\新材料是首选,但是国内科研界是个什么样子,科技发展投入规划还是老一套...新的不行,旧的不行,找半新不旧的,那就是铁路\能源.如果铁路的规划更加民主一点(不是仅听北京千把人的意见,北京市政府就是个渣),机制更透明一点,在发展产业的时候形成一套更加合适的机制,最终上升到政治层面,那就是国人之福.
4.其他什么意识形态,外资入侵,官商官倒我都认为是扯蛋...那才是意识形态的说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