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iweiran_9822a4

郑州东站候车厅变“蒸笼”设计方与车站踢皮球 转商都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9 08: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WSGC 发表于 2013-6-18 19:46
上海站很压抑吗?》

问题还是出在那些右派文人,所谓的,最新潮流设计。

我觉得这恰恰是左派某些激进LD,一味追求最大、最科学、最豪华、最环保节能这种浮夸风思想导致的结果,什么地热、什么利用自然光、羊毛出在羊身上,要最求环保节能,最后的结果是比常规的还要费电,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发表于 2013-6-19 09: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如钢筋混凝土的!
发表于 2013-6-19 12:2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路天路天路 发表于 2013-6-19 09:37
还不如钢筋混凝土的!

看设计。我们单位前苏联援建的楼,墙厚目测一米,大热天一进楼厅,顿觉清爽,现在的玻璃楼嘛,不提也罢。
发表于 2013-6-19 16: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蓉客专 发表于 2013-6-18 19:26
人家万达广场都知道在玻璃幕墙下安装可伸缩的窗帘幕布啊!

这就是国有的和民营的区别。他根本不在乎旅客是否舒服,他自己舒服就行了。
发表于 2013-6-19 17: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全国一个模式的, 都成了温室效应了。 各个地方的候车厅比外面大太阳还热。 玻璃窗户也不打开透气,空调设计又不足。
发表于 2013-6-19 17: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驻马听 发表于 2013-6-19 12:27
看设计。我们单位前苏联援建的楼,墙厚目测一米,大热天一进楼厅,顿觉清爽,现在的玻璃楼嘛,不提也罢。

是备战用的吧。当年有个备战备荒的名堂。
发表于 2013-6-19 17: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msz820110 发表于 2013-6-19 16:41
这就是国有的和民营的区别。他根本不在乎旅客是否舒服,他自己舒服就行了。

这么大的工程,难道论证的时刻没有一个专家出来说句话?

或是一些专家自己不敢说,也可以向老百姓一样找敢说话的媒体啊。这样的负责的专家一个都没有??????
发表于 2013-6-19 2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尔空调工程师丁先生表示,空调的标准制冷量根据场所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是类似于机场、火车站这类垂直空间高的场所,一般的设计制冷量会在每平方米150W到160W之间。郑州东站高30多米,制冷量需要更大。”

-----这位海尔空调的工程师一点都不懂,说话像放屁,像机场、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制冷量至少大于400瓦/平方,如果垂直高度大于30米,则单位制冷量还要大,应该选用高静压机器,并且在出风口选型时选用射流风口
发表于 2013-6-19 22: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报道夏天一到,好多火车站都变成蒸笼的,变成一个全国性问题了。
这些人搞设计的,完全没考虑到中国的气候条件, 现在成了一个笑话了。
发表于 2013-6-19 22: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 中间隔2曾吧 估计就不热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0 0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6-21 11: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hyzj1995 发表于 2013-6-20 08:08
要求冰块进场救急

上海站北进口以前经常这样的。
发表于 2013-6-21 11:3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30米高吗?人的身高才多少啊,肯定又是拍脑袋设计。。。
发表于 2013-6-21 22:1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我看,还是半地下车站最节能,高度不超过20米最佳。
发表于 2013-6-21 22: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夏天,我第一次去新落成的某高铁&普速共用车站上车,那天下雨,雨也不大,我走在街上都没打伞。我进站后发现地上N多的大塑料盆,原来是顶棚漏水,接水用的。大家可以想象地面上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我们新建的高端车站。不要用技术原因来解释,这个世界上,这个国家里,大型特大型建筑多的是,到大城市里任何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影城、会展中心、娱乐中心看看,有没有冬天冻死人夏天热死人的,有没有盖出来没几天地面就塌陷的,有没有下雨天需要买上百个塑料盆接水的。
发表于 2013-6-21 23: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驻马听 发表于 2013-6-19 12:27
看设计。我们单位前苏联援建的楼,墙厚目测一米,大热天一进楼厅,顿觉清爽,现在的玻璃楼嘛,不提也罢。

苏联的东东确实不错!技术也挺好的,政治上的就不讨论了……苦的是百姓!
发表于 2013-6-22 00: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whuol 发表于 2013-6-19 20:59
海尔空调工程师丁先生表示,空调的标准制冷量根据场所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是类似于机场、火车站这类 ...

呵呵,海尔是做小型商用空调,根本没有做1000平米以上空调系统的经验,一个小工程师都瞎扯记者还当回事,都是无知之辈。
发表于 2013-6-22 09:3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喜功!
发表于 2013-8-4 22: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波比 发表于 2013-6-18 15:21
现在公共建筑流行类似的玻璃外墙、顶棚的设计,美其名曰“节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殊不知,你节 ...

欧洲的火车站桁架结构的更多,几乎全通透。
发表于 2013-8-4 22: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homer 发表于 2013-6-19 22:18
看看报道夏天一到,好多火车站都变成蒸笼的,变成一个全国性问题了。 ...


不要盲目下结论.

象北京南站、上海南站、天津站, 都是高屋顶、透光式设计. 它们的候车厅空气质量良好, 夏冬两季的温度适宜, 而且光线充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9 21: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