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4月13日电(记者 吕雪莉 李琳海 吴刚)对于中国内陆年轻的“85后”青年李勇伟来说,伸向远方的钢轨不仅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光荣与梦想,更寄托着从小就根植在他心里的火车梦。 大学毕业后,李勇伟成为青藏铁路公司的一名学习司机,和师傅一起驾驶和谐号电力机车。25岁的李勇伟告诉记者:“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我对铁路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李勇伟来自一个火车世家。爷爷李仁超是青海高原第一代火车司机,上世纪70年代开着蒸汽机车在兰青线上工作;父亲李文是青藏线格拉段的一名货运司机。 在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的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机务段车间里,李文检查好机车后,登上了驾驶室,准备又一次的出行。 青藏铁路格拉段跨越“世界屋脊”,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我们脚下的这条铁路拥有世界海拔最高的车站及冻土隧道,时速可达到100公里,是目前火车在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李文露出一脸自豪。 作为安全便捷的运输方式,火车可以将更多的货物送进西藏,也可将西藏的优势产品送往内地。 青藏铁路沿线气候多变,行车途中遇到大雪天是常事。每逢这时,李文和工友要把车停稳,然后下车清扫钢轨上的积雪。
李文说,和父辈相比,现在的火车先进了很多,他们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在李文的记忆里,父亲李仁超的格调永远是黑色的。每次给父亲送饭,只看见父亲的脸被烟尘染得只剩下两只眼睛在打转。 40多年前,时速仅30多公里的火车是青海高原最快捷的交通工具,能当一名火车司机,是一个家族的荣耀。 那时,李仁超开着蒸汽机车,承担着兰青铁路的运输任务。 “当时我们那个环境,用‘烟熏火燎’形容一点不过分。”在格尔木市一个居民小区里,退休在家的李仁超老人对记者说。 李仁超说,开蒸汽机,体力、脑力都得跟得上,蒸汽火车的大烧炉决定着整个火车的动力,为了让火车跑得快一点,就得不停地送煤。“每次一趟车200多公里的路就要烧掉十几吨煤,这都得靠司炉工们一铲一铲送进煤膛里。” 如今,一张和工友们在蒸汽机旁的发黄老照片成了老人永久的珍藏。“我亲眼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李仁超说,“那时我想开干净又快的火车梦想,在儿孙身上实现了。” 2012年,李勇伟大学毕业,他放弃了成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机会,成为一名相当于副驾驶的学习司机。而要想成为一名正式司机,真正开上火车,还要通过明年的考试。 李勇伟很关注中国铁路的发展,在他的QQ空间里,收藏了各种各样的火车机车照片。他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早日当上一名真正的火车司机,驰骋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