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3-3-17 16:07 编辑
凤凰财经讯 3月17日消息,吴敬琏昨日参加中欧商学院论坛做了关于“怎样重启改革”的演讲。在答问环节,吴敬琏教授还对近期的热点进行了回应,他指出高铁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很难靠它自己的营运收回投资,这个世界几乎没有这样的先例。至于铁道部遗留的遗留的3万亿债务,他说:“最后几乎当然是落在纳税人的身上,关键是用什么方式落在纳税人身上。”
“对新成立的铁路总公司来讲,最难处理的是什么问题?”
吴敬琏教授答道,铁道部面临的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遗留问题,铁道部时期遗留3万亿债务,而高铁无法靠自己的运营收回投资,故铁道部的债务最后一定落在纳税人身上。
二是进一步改革问题,第一件事,就是要明确产权,第二件事情就是建立有效公司制。并建议铁道总公司和相关的领导部门一定要总结过去国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其他企业出现过的所有问题。
“还有一个长远的问题”,吴敬琏教授继续说道,“过去政企合一的国企形成了一套文化,这套文化的改变,根据我的观察,比起机制的改变恐怕耗费的时间更长”。如果机制不改变,文化就很难改,这是铁路系统改革今后将面临的更大的阻力。
相关实录全文:
现在铁老大终于变身了,铁路总公司成立,吴老,您认为对于新成立的铁路总公司来讲,他最难处理了是什么问题?
吴敬琏:这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的问题就是你遗留的问题,刚才大家已经可能在报上看到过,就是因为铁路建设欠下了很大的债务,到去年9月大概是2万6千亿,估计现在债务数量大概接近3万亿。可他自己是很难,因为高铁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他也很难靠他自己的营运收回投资,这个世界几乎没有这样的先例,而且这个数量巨大。
但是这个事情应该说是一个遗留下来的问题,更重要的,这个问题应该由政府来统筹的加以处理,因为这中间如果说有浪费,或者有贪污腐败,不是现在这个法人实体造成的,他很难解决,原来他是一个政企合一的结构,其实他的债务就是中国政府的债务,最后几乎当然是落在纳税人的身上,关键是用什么方式落在纳税人身上。
而是新建立的法人实际上更重要是怎么能够把这样一个经历了六十几年的这么一个政企合一的这么一个政府机构,能够脱胎换骨改造成为一个市场经济的独立运营的一个发展。根据我们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看,这中间是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所以他要解决,像铁路总公司的问题,恐怕要总结我们整个国企改革的经验,我们国企改革经过30年的改革,有些企业改革不错,但是相当大量的企业没有完全到位。
进一步改革的任务很重,无非是两件事情需要解决,第一件事,就是要明确产权,第二件事情就是建立有效公司制,所以有效的公司制就是要建立起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我们在中国经济这门课程里面有专门的章节讨论这个问题,情况很复杂。
但是,只要认识明确,采取的措施坚决有力,国有企业能够做到产权明晰,能够做到建立有效的公司制,这个是可行的。现在之所以不能够到,我觉得还是因为对于一些基本问题有不同的人士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想需要我们领导的部门,不光是公司,我们的领导部门要认真总结我们国企的经验和教训,来避免其他企业出现过所有问题。
因为铁路总公司是一个巨型企业,所以改起来可能比中小企业更困难一些,这些机制问题解决了以后,还有一个长远的问题,就是过去政企合一的国企形成了一套文化,这套文化的改变,根据我的观察,比起机制的改变恐怕耗费的时间更长,但是机制体制的改革是他的基础,如果体制机制不改变,这个文化很难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