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1年到宝鸡车站干装卸工算起,杨建祥委员已经在铁路系统摸爬滚打了40多年,是位地道的“老铁路”,是中国铁路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
在中国铁路交通运输网上,郑州铁路局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国铁路路网的枢纽,京广、京九、陇海三大铁路干线在此交会;焦柳(焦作-柳州)、侯月(侯马-月山)、太焦(太原-焦作)、新兖(新乡-兖州)、宁西(南京-西安)等铁路线纵横交织;郑西(郑州D西安)、京广(北京D广州)客运专线在这里贯通。知青出身的全国政协委员杨建祥就在这里工作。
从1971年到宝鸡车站干装卸工算起,杨建祥已经在铁路系统摸爬滚打了40多年,是位地道的“老铁路”。“我是中国铁路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40多年时间,从时速40公里的蒸汽机车到时速3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在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中经历了多次大提速,无论是路网建设、高速铁路发展,还是企业管理水平,都跨越了西方铁路用百年时间才能走完的历程。”说起铁路,杨建祥脸上洋溢着自豪。
伴随着铁路的发展,杨建祥也从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人成长为郑州铁路局这个特大型国有运输企业的高管,担任郑州铁路局党委书记。应该说,杨建祥和郑州铁路局有着不解之缘,儿时的记忆中,反映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电影《风暴》中的林祥谦、施洋都是他心目中永远的英雄形象。自1987年4月从宝鸡铁路分局政治部调研员的岗位上调任郑州铁路局政治部开始,他就注定要在郑州铁路局党务工作的岗位上挥洒自己的汗水和心血了。谈起郑州铁路局,杨建祥动情地说:“作为90年前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发生地,郑州铁路局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这里的职工敬业爱岗,踏实勤奋,特别是工作在一线、偏远地区和山区的铁路职工,常年在野外作业,甚至春节也不能和家人团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铁路的畅通、安全默默地在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当记者问到此次进京参加全国两会有什么感想、准备提交什么提案时,杨建祥说:“此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一方面要不辱使命,尽心履职,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听取社会方方面面对铁路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虚心学习的好机会。”他说,本来自己精心准备了三个提案,但是为了精益求精,最终选择了其中关于铁路大发展、大建设背景下的“投融资问题”和“完善铁路补贴机制”两个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提案。
最后,杨建祥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铁路系统相对封闭,与社会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作为一个“老铁路”,他真诚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了解铁路、理解铁路、善待铁路、宽容和支持铁路,大家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铁路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巩固和加强河南作为交通大省的区位优势,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腾飞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来源:人民政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