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89|回复: 2

写在贵阳火车站第二阶段站改完工之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7 21: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铁道网)过去3个月里,贵阳火车站两端千军万马、战鼓雷鸣,贵阳站站改施工就像一场如火如荼的大会战,会战的敌人不是别的,而是紧促的时间、繁重的任务和来自既有线施工安全的巨大挑战。3个月过后,参战战士迎来了站改第二阶段的完胜。他们抛洒着青春和热血,与时间赛跑,同安全搏斗,在云贵高原上打响了一场气势磅礴的站改攻坚战。

首吃“螃蟹”敢啃“硬骨头”

此次贵阳站改扩建是贵阳火车站自修建以来最大规模的更新改造,是成都铁路局内近年最大规模车站改造之一,更是贵阳火车站打破运力不足的瓶颈,蓄力迎接春运的核心举措,这一仗打得漂亮与否,将严重影响公司乃至集团公司在贵州省内的企业形象。然而,贵阳站是贵州省境内规模最大、客流最多的火车站,是贵州最大的铁路枢纽,“每天通过的列车多达120余辆,加上不定时的机车调拨作业,平均不到10分钟就有一辆列车通过。”“在既有线上施工,安全压力是超乎想象的。公司虽然承揽过许多车站改建工程,但是像这样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的,尚属首次。”公司副总经理、贵广项目经理李连方自接手该工程后就深感这是块“硬骨头”,但是当身边有人觉得安全压力太大而打退堂鼓的时候,他却咬紧牙关坚定地说:“这块‘硬骨头’我们不仅要啃,而且要啃得漂亮,‘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齐心,一定没问题。”

公司领导班子更是高度重视、运筹帷幄,两位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了了由董事长、党委书记陈伟,总经理周成斌任组长的施工领导组,领导组带领参建员工,审时度势,积极部署,因地制宜,仔细分析质量、工期、成本、组织、管理因素,组织成立现场指挥、技术保障、劳务工保障、防护安全、物资保障、照明保障、后勤保障等12个施工小组,对技术方案、机械设备、劳动力组织、施工用电等各项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领导组还着重分析了各阶段、各步骤的安全隐患,把施工安全管理提升到最高级别状态,制定了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与各单位签订安全协议,要求每一位参建员工严格执行既有线施工安全规定的“八不准”和“一机一防”制度,高度重视行车安全,全力防止机械设备侵入,坚决保证既有线施工人身安全。

打铁还需自身硬

正当参建员工士气高扬,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让他们始料未及:由于铁路沿线全面封锁,又受市区交通的限制,运输车辆根本进不了工点,所有的道砟、钢轨、道岔、枕木无法运输到施工现场。施工物资运送不到工点,再精干的队伍都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人开始一筹莫展,最后领导组商量决定采用人工搬运。要知道光是道砟就有5000m³,总共超过12000吨,这么多的道砟要运送到数公里内的不同工点,谈何容易!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组组织了500多人搬运道砟,或是一人扛一袋,或是两人抬一箩,或是十来个人推着手推车在空闲轨道上搬运,攻苦食淡,不舍昼夜,500多人经过5天的通宵达旦才把道砟搬运完。道砟是可以分散运送的,但是道岔轨却不能拆开,而且道岔轨下面还连着几十组混凝土枕木,重达80多吨,人工搬运这样的道岔轨就像蚂蚁板搬砖,并且这样的“砖头”有30几组。没有退路,只有前进,领导组组织近百人一组,先用千斤顶把道岔轨顶起来,缓慢地移到轨道车上面,或是用钢轨搭建临时轨道,再众人一齐向前推。想要推动这么重的东西,即使人再多,劲不往一处使也是徒劳的,于是成百上千的人吼起了“嗨、嗨、嗨”的号子,震耳欲聋,让人“闻风丧胆”。

拆除道岔也是一项极度艰苦的工作。“本次站改需要拆除既有线道岔25组,其中交渡道岔3组,4组交分道岔,18组单开道岔。”由于工地位于市区中心,又临近车站站台,路基下面掩埋着无数的管道线路,不能用机械,只能人工拆除,而且拆除道岔只能在封锁时间以内完成,要给线路组装留有更多的时间,因此时间相当紧迫,有的道岔拆除甚至必须在二十分钟以内完成,而后期施工方案调整,开通时间提前更是为道岔拆除工作“雪上加霜”。有困难就有办法,施工领导组谋划出三个与时间赛跑的计策:一是分工明确;二是统一指挥;三是迅速行动。工人们被分成了不同的施工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的施工任务,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了然于胸,哪个工人拧哪个螺丝,哪个工人上哪块鱼尾板都分得清清楚楚。公司领导亲临现场、坐镇指挥。封锁令一下,工人们齐涌而上,清道砟的请道砟,拆螺丝的拆螺丝,抬枕木的抬枕木,就这样,一条条崭新的路基转眼间就交到了组装工人的手下。

到了1月4日,临近站改Ⅰ级封锁施工,施工进入了关键性阶段。然而,天气却急剧降温,贵阳又一次遭受凝冻灾害,气温连续几天在零下5摄氏度以下,所有工点都被坚硬的凝冻覆盖,天上还不定时下起雨夹雪。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环境,按理应该停止施工,但是一旦施工滞后,延后开通时间,不仅企业会身败名裂,而且会影响全国春运,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领导组毅然决定坚持施工。当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喻修正,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伟,公司总经理周成斌亲临现场,率领近900名工人冒着冰雪在寒夜里会战Ⅰ级封锁施工。由于这次Ⅰ级施工需要在短短6个小时内拨接3处龙口、拆除10座道岔,连通2条铁路和新道岔间渡线及反向机走线,提前恢复绝缘,作业项目之多、时间之短、任务之重,是站改以来之最。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好比在针尖上跳芭蕾,稍不留神就会从针尖上掉下来”。但是领导组认真部署、分片包保,紧盯施工全过程,900名工人斗志昂扬,分工有序,清理道砟、除钢轨夹板螺栓、移动轨排、锯轨钻眼、安装夹板、上砟捣固,一系列工序紧张有序推进。为了抗寒,后勤保障小组还特意备足防寒帽和防寒手套,利用间歇时间为工人送去面包、矿泉水和热腾腾的姜汤。

1月20日,在历时60多天的浴血奋战后,贵阳站改扩建第二阶段施工提前5天顺利完工。贵阳火车站也由原来的7线4站台增加到了10线6站台。

好“男”儿流血不流泪

在长达数公里的线路上,值守着一群英勇的“娘子军”,她们手拿对讲机,精神高度集中地关注着线路行车组织情况,一旦有列车进入施工区域,她们就会提前吹哨子警醒工人,她们就是女子安全防护组。由于施工项目线长点多,所有工程必须见缝插针地抢干,安全防护必须24小时不间断,防护组的“女流之辈”能否撑得下去,不少同事心里打着问号。然而防护组的女将们每天同男工一起施工到凌晨2、3点,第二天早上很早又出现在工地上,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3、4个小时。一个月下来,所有的组员都感冒了,她们就随身带着感冒药坚持上班,只要感冒一复发,她们就掏出药吃几颗,吃完继续工作。陈秀英是防护组的组员,她吃着药、输着液,仍然坚守在工地上。每天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腰痛得转不过身,手脚冻得没有知觉,脚上长满了冻疮。有人劝她给领导请假,她说:“这点小事算什么。”防护组的哨子声成了工地上的安全守护神,一个工人欣慰地说:“只有她们在现场,我心理才踏实。”“谁说女子不如男?”在防护组的坚守下,站改施工创造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记录。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线路工高级技师、共产党员王三勤是站改施工的线路领工员,自站改开工以来,他就几乎吃住在工地。每天他比别人提前两个小时到施工现场,查看工地、检查线路、准备设备、安排人员,当别人下班休息后,他仍在工地上检测轨道、清理现场。只要线路上有封锁施工,他就几乎整天不睡觉。连续熬了几个星期后,别人劝他回家休息,他说:“工地上在施工,我怎么睡得着?我要是回家睡觉,就对不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就不是劳模。”他的母亲瘫痪在床,需要有人护理;爱人经常生病,不能干重活;女儿怀孕临产,需要有人照料。但是施工任务重,工期紧,他顾不上回家,只能让体弱多病的妻子操持家务。有一次,他接到妻子的电话,告知母亲生命垂危,让他赶紧回家。可时值岔改的关键时刻,工地离不开他,他把这个消息瞒了下来。经过彻夜奋战,每一个封锁时段的岔改施工都提前完成后,他才向领导请假连夜赶车回家,这时大家才知道他母亲病危的消息。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解决成百上千人的吃饭问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后勤保障组专门修建了5栋活动板房,并在原有3个食堂的基础上又新建了3个食堂,6个食堂不分昼夜地为一线工人送餐。食堂师傅杨庆成,每天4点多钟就去菜市场买回200多斤猪肉,几百斤蔬菜,为大家准备当天的早餐。早餐的餐具刚刚收拾完,杨师傅就要马不停蹄地做午饭。很多时候,工地上争分夺秒,工人们连回食堂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杨师傅就把饭菜装好,送到工点上去,一连往返5、6个来回。杨师傅做晚饭,不仅要求味道可口,而且要变化花样,不能和中午一个样。每天傍晚,杨师傅就会把热腾腾的姜汤送到施工现场。半夜,他还会为加班的同志们送去精心准备的夜宵。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已经是凌晨1、2点了,当问到累不累的时候,他笑着轻声地说:“肯定会累,但是一想到能让这么多工友兄弟吃好喝好,也就不累了。”

正是有无数个“艰苦不怕吃苦”的“铁人”无私地奉献,一重重难关才得以攻克。如今站改第二阶段施工已经全面完工,但是参建员工开心的同时更多的是镇静。他们简单庆祝过后,已着手准备下一阶段的工作,因为他们深知,下一阶段施工不是收尾,而是更艰苦、更困难的战斗。
发表于 2013-2-28 10: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将主要承担普速客流吧,高铁客流转移至贵阳北站了吧。沪昆、成贵广
发表于 2013-2-28 12: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7 0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