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河顾不上洗去指甲上的黑泥,就带着老婆李希英从建筑工地直奔北京西站买回家的车票。
这一天是1月28日,春运第3天。走进北售票厅。一个悬挂着 “爱心售票窗口”绿色标识牌的窗口前恰好没人排队,他俩连忙过去。
“您好,请问您买哪天、到哪儿的车票?”听到售票员尹树霞主动打招呼,老谢紧绷的脸放松了下来:“我要买两张1月31日T9次列车到达州的硬座车票。”随即,窗口那边指尖飞快敲打键盘,几秒钟后,传来回复:“对不起,您要的车票没有了!我帮您查了查随后几天的车票,2月9日有硬座车票,您要吗?”老谢掏出手机刚要算一下农历的日子,尹树霞又开了口:“那天是除夕。1月31日L91次列车还有硬座车票去达州,您要不要?”
老谢眼睛一亮,随即又皱起眉头:“我还是想坐特快列车回去。”李希英在后边拽了拽老谢的衣角: “咱还是早点儿走吧,俩娃儿催好几回了。”她上次见到两个孩子还是前年8月;而老谢龙年大年初一下午赶回家里时,孩子都责怪爸爸没赶上拜年。
看老谢拿不定主意,尹树霞指着电脑屏幕说:“老乡,您看这趟临客也挺快的,4时48分从北京西站开车,第二天9时12分就能到达州站。您头一天吃完晚饭就来这边候车,南广场有临时候车室,里面挺暖和的,不耽误您乘车。”
听售票员这般“安排”,老谢高兴地掏出了钱包:“那我就买两张L91次列车的票吧!”老谢又试探着问:“1月30日的票还有没有啊?”尹树霞再次查询发现正好还有票额。老谢喜出望外地完成了 “购票大计”。
刚把车票放进老婆包里,老谢又忍不住掏出车票来看了看:“真不敢相信!要不是人家售票员多问了几句,咱不可能买到合适的车次回家过年啊!”
今年春运,北京西站每一名售票员都像尹树霞一样“多问旅客一句话”,通过“多问一声好、多查一趟车、多提一句醒、多道一声歉”的“四多”式服务,帮助更多旅客踏上回家之路。
来源:人民铁道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