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记者搭乘部分动车体验吃饭问题,10元盒饭断供、8元八宝粥断供、方便面没有,工作人员解释称早就卖完。有乘务员则称,有15元的方便面,你还会去买40元的盒饭吗?早在2011年年底,铁道部要求要保证旅客列车有2元以下矿泉水、15元以下盒饭等供应,且不得断供。(《现代金报》1月29日)
动车.jpg (101.34 KB)
2013-1-30 15:02
既要马儿跑,当然不能不让马儿吃草。马儿如此,火车也不例外。平心而论,这么多年来,什么都在涨,真要盘点始终没涨的,火车票还真是为数不多、屈指可数的几样之一了。不过,火车票不涨,并不意味着火车的运营成本和费用同样可以维持原样,相反,无论是铁路运营的硬件投入与设施损耗,还是铁道部最新出台的铁路职工收入倍增计划,无不意味着火车运营成本的提升。这个时候,不能收之“车票”,当然只能求诸其他渠道。火车上的餐饮与商业销售,作为补贴“家用”的重要方式,的确没有理由强求这一业务“公益化”。
相比机场餐饮价格,动车上的高价盒饭,的确也不能算太过离谱。事实上,既然动车的票价本就瞄着机票而去,相比机票要看市场脸色给个折扣,动车则宁可空着座椅跑,也绝不掉价,40元的盒饭,要说也才配得上动车的“身份”,甚至要算得上“亲民”了。
既然动车上的盒饭并没有强买强卖,虽没有10元的“廉价”盒饭,甚至连方便面都脱销了,但有乘火车旅行经验的旅客,想必都该有乘火车要自备“干粮”的经验。这样看来,虽然火车上的餐饮是独家经营,旅客们却并非只有单一的选择,嫌贵的旅客,大可嚼自己带的面包,冲自己带的泡面,而不必对火车上的盒饭价格去着急上火。既然如此,称动车高价盒饭为垄断下的蛋,似乎也不免有些许的冤枉,没准人家动车上的餐厨成本,的确就是高着呢。
动车盒饭当然可以自主定价,只要不强制消费,只要不限制乘客自带食品,也完全可以算是随行就市的市场价,而不必扣上一顶垄断帽子。但是,既然动车的盒饭,少不了要受到来自旅客自带食品的竞争,如何应对这一“市场竞争”来合理定价,其实是个颇有技术含量的事儿,经济学上叫做寻找最佳销售与盈利点。一件商品唯有找到了这样的最佳价位,才能实现最好的销售与最佳的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动车即便想通过盒饭来贴补家用,其实也不应只是简单的定个高价,而更需寻找最合适的价位点。不知40元的动车盒饭,销量究竟如何,利润率又怎样,又有多少因为没有旅客光顾而过期进了垃圾桶,这或许才更应是动车盒饭定价的依据。
如果40元的盒饭现实中遭遇了滞销,动车的座位可以空着,高价盒饭假如卖不动,总不能让它们大批过期扔掉吧?不过,据最新消息,铁道部称已要求列车不得断供15元以下盒饭。如此看来,这高价盒饭硬是“垄断”不起来了。
来源: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14847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