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点钱物、车票等物品,填写乘务报告表,检查水炉;消防等设施,跟列车长一起查票、补票……58岁的李建国是青岛客运段上的一名普通列车员,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成为列车班组工作人员至今,他已经连续37个除夕未能和家人团聚,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据了解,今年除夕夜8点零4分,李建国将第38次登上L8326青岛至菏泽的列车,在火车上欢度春节。
纪录:青岛列车员连续37年列车上过除夕
“今年这已经是第38个年头了,除夕当晚8:04,从青岛发车到菏泽!”1月25日上午8:30,记者见到了穿着整齐制服的李建国。“也不是刻意安排的,就是赶巧碰上了!”说起自己保持的连续37年在列车上过年的纪录,李师傅笑着告诉记者,有好几次他都提前算好了日子,计划除夕在家过年,但不是因为换车次,就是因为换班组,再或者列车停运等缘故,又一次次和除夕擦肩而过,“从开始有春晚到现在,我一直都没看过直播!”
李师傅说,虽然除夕当天不能和家人一起守岁,但每年他都会和家人提前一天过年。而在过去的37个除夕里他在列车上也并不寂寞,一方面因为每年车队领导会在过年这天安排送车,给列车员带一些瓜子、糖果庆贺新年,另一方面列车员也会凑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原先我连饺子皮都擀不好,现在从擀皮到包馅样样都在行!”李师傅说,除夕当晚乘车的旅客不算太多,每当看到有旅客落单,列车员也会邀请他们一起过节。
服务:把自己的休息卧铺让给没座的老人
谈到自己在列车上服务多年,李师傅说自己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做的最多就是把自己休息的卧铺让给一些生病、怀孕、年老等急需床铺的人。“我在车上主要是负责补票的工作,白天当班的时间会比较忙,晚上可以回到自己的办公席休息。”
李师傅说,春运期间经常有一些老人因为买不上卧铺票,十几个小时只能坐着,有的甚至只能站在过道里,看到这种情况,他都会主动把自己的卧铺让出来,让老人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在补票的时候,遇到个别旅客不够钱补票,他还会自己掏腰包把差价补齐,“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旅客真遇到了困难也得帮一把。”李师傅告诉记者。
见证:烧煤火车提速至动车高铁
作为一名老列车员,除了服务旅客,李师傅也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变迁。“现在从青岛坐动车2个多小时就到济南了,70年代,这393公里路却要跑上13个小时。”李师傅回忆说,他印象最深的是1976年他被安排跑青岛至兰州线,因为从宝鸡到天水有一段上坡路,列车开到那里,为了保持动力,都是往煤炭里添上油加速,这就使得带着油点子的煤灰经常落在车厢里,“那时候车厢里不像现在有空调,一到夏天,人在里面特别遭罪。”
“条件多差的车我都跑过,就是没跟过动车。”李师傅说,随着乘车环境的不断改善,当年他跑过的一些线路现在有的已经取消了,可是因为年龄等原因他现在还是继续跟普通车,“一方面是因为普通车对列车员年龄的要求不高,现在跑动车、高铁的大都是一些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另一方面由于动车上没有列车员休息室,站时间久了我的身体也受不了。”
遗憾:没能陪老母亲过最后一个除夕
李师傅说,虽然这么多年在列车上过春节他习惯了,唯一感到歉意的就是感觉对不起父母、妻子和今年已经29岁的女儿。“刚开始工作时,家里的父母经常担心是不是因为我工作表现不好,所以每年春节当天都被安排跟车任务,后来结了婚,妻子和女儿也经常抱怨我春节不在家,结果抱怨了一年、两年,等七年、八年以后,现在家里人也都习惯了。”虽然多年的除夕经历已经让李师傅感觉有些“麻木”了,但谈及2010年的春节,谈到逝去的老母亲,李师傅还是难掩伤感。
2010年春节前,当时已经93岁高龄的老母亲告诉李师傅,感觉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希望儿子能在家里陪她过一个春节,而计划于2010年十月结婚的女儿,也希望自己出嫁前在娘家过的最后一个除夕能和父亲在一起,然而考虑到其他列车员,李师傅还是没能开口让别人把春节休息让给他,“要是我休息了,别人肯定就不能在家过节了,想来想去,我还是没答应家人的要求。”
李师傅说,再过两年他就退休了,他的愿望是创造一个连续40年在火车上过年的记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来源:半岛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