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11时30分,两台“和谐型”电力机车牵引着57002次货物列车,在汽笛声中缓缓驶出乌鲁木齐西站。本报记者邹懿摄
本报乌鲁木齐12月31日讯记者陈蔷薇报道:2012年12月31日11时26分,在汽笛的长鸣声中,两台和谐型电力机车牵引着57002次货物列车缓缓驶出乌西火车站,这标志着兰新电气化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亚欧大陆桥通道能力由此提升。
兰新铁路东起兰州,西至阿拉山口,全长2415公里,其中新疆境内1266公里。1952年10月兰新铁路开工建设,1962年12月通车到乌鲁木齐,1990年9月延伸至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形成了由中国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的世界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使得亚洲陆地运输到欧洲的距离比海上运距缩短了约5000海里,运费和时间分别节省了20%和70%左右。
据了解,2008年,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拉开帷幕,上万名铁路建设者参与会战。2011年9月1日,兰新铁路西段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电气化铁路开通运营。2012年2月嘉峪关至柳园段开通运营。兰新电气化铁路(柳园至乌西段),共架设电力接触网880正线公里,沿途设置17座牵引变电所,引入22万伏高压电转化成2.75万伏电能,为兰新电气化铁路提供动力保障。
通过近几年铁路改造,目前兰新铁路的运输能力已经达到了7000万吨。乌鲁木齐铁路局副局长熊春庚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我区通往内地的唯一铁路运输干线,电气化将使铁路的运输能力增加近一倍。”
兰新电气化铁路,相比内燃机车牵引,具有牵引动力大、爬坡能力强、加速快、消耗能源少、运营成本低等优点。熊春庚介绍,乌鲁木齐铁路局将新增配105台电力机车,与之前普遍使用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相比,电力机车单机功率由原来的2000千瓦提高到了7200千瓦,耗能较原来降低近三分之二。
随着兰新电气化铁路的全线建成开通,将有效改变既有线路技术标准低、运输能力不足的现状,为新疆资源开发、特色产品外运、人员交流、经贸往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卫、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湘林出席通车仪式。
来源:新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