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achary025

求下一代客运内燃机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9 08:34: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erious 发表于 2012-10-8 23:08
DF名头的交流机车早都彻底废了,试验就根本没通过。下一朝天子可能会在某个时候将HX换成别的名头,但绝 ...

HXD交流机车的IGBT仍没有实现国产化,PWM的效率比不上西门子。
据我所知,IGBT主要还是日本进口和西门子旗下英飞凌的多
发表于 2012-10-9 08:44: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2-10-8 23:25
东风系列的交流车的废弃,并不是实验没有通过,有的车实验后效果很好,国铁用了一段时间就找各种理由, ...

D1D D3D 以及SS7E造型的D1 1001,关键部件除了IGBT和嵌入式系统的芯片,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

HXD并不算什么先进玩意,只能说是终于现代化了,比原来那些还用着劈相机和晶体闸的SS机车的确先进了十几年。

运行高效率才是先进,D1D D3D仍然比ES64功率高了800KW
发表于 2012-10-9 08:5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好友 发表于 2012-10-8 19:29
那么如果再出现08年情况怎么办?

高压电网自发热融冰技术和相关产品已经成熟投入运行快五年了。但是为何铁路没有相关应用?
发表于 2012-10-9 10: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clw9981 发表于 2012-10-9 08:44
D1D D3D 以及SS7E造型的D1 1001,关键部件除了IGBT和嵌入式系统的芯片,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

HXD并不 ...

说实话,交流车的核心就是逆变器,以及车辆的中控系统,这两个没有国产化就是被卡住了致命的地方。所以说,现在核心还是被外商控制了。一直说株机的逆变器已经过关了,为什么HX系列机车仍然不选呢。
HXD1-1001是ss7e的造型吗?没觉得。
发表于 2012-10-9 10: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2-10-9 11:26 编辑
clw9981 发表于 2012-10-9 08:59
高压电网自发热融冰技术和相关产品已经成熟投入运行快五年了。但是为何铁路没有相关应用?


连国家电网等公司都没有完全推广,只在部分在试运行。年初还是去年,贵州那边的电网不是照样又废了。
发表于 2012-10-9 10: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说去,电力是作为正常运输的主力而内燃也肯定要保留的,作为战备来看都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内燃
发表于 2012-10-9 11:0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2-10-9 10:07
说实话,交流车的核心就是逆变器,以及车辆的中控系统,这两个没有国产化就是被卡住了致命的地方。所以说 ...

HXD1 1001 就是蓝色的SS7E造型 但是已经是换代的了

这个逆变器不是机供那么简单。是要用PWM调制到牵引电机上的。

逆变器南车可以做出来,而且已经可以自行设计电路。但是里面的大功率IGBT仍然需要进口。

中控系统早就用微机了。高级点的就是车载多路冗余计算机。软件可以自己做。硬件国内也有相关厂商,比如较出名的几家工控。
通信设备的复杂度和运行可靠性要求不亚于车辆设备。国内的通信设备的技术和质量已经赶到了差距在3年以内。所以中控还不是大问题。
但是IGBT就真的卡脖子了。这就是整个国内的半导体行业的现状。
发表于 2012-10-9 11:1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2-10-9 10:19
连国家电网等公司都没有完全推广,只在部分有试运行。你年初还是去年,贵州那边的电网不是照样又废了。

贵州是南方电网的。:)
这东西有一种最可怕的,用漏电方式发热除冰。听说反而用的最多。
发表于 2012-10-9 11: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专运车都是用内燃车组,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发表于 2012-10-9 11: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clw9981 发表于 2012-10-9 11:08
HXD1 1001 就是蓝色的SS7E造型 但是已经是换代的了

这个逆变器不是机供那么简单。是要用PWM调制到牵引 ...

说实话,国内的半导体工业还真是不给力。都是可以做到,但是到了工业化生产后,就来了问题。IGBT以前北京交大给8K设计过,用的也不错,可惜是小功率。株机的那边的具体情况不清楚,但是知道当年DJ2、天梭、DF8BJ、DF8DJ等用的都是国内的,结果被废弃不用了。
看看几款国产化的HXD如何吧,别跟当年的国产交流车一个结局就万幸了。另外,就是别遗传现在HX车的那些问题就可以。

其实国内的机车运用上,应该参考美国的N车组合方式,而不意味的提高整车功率或者轴功率来解决,国内的轴重最高也就是25吨,轴功率上去了,不打滑都见鬼了。况且现在HXD的外号就是晴天乐,赶上雨雪或者高湿度,那个滑打的。

说道未来内燃准高速机车,估计还是走原先DF4DK或者DF11的路数,改成交流车,现在HXN的架子跑不了准高速,N5的架子缺陷很大,而N3的架子是大连厂设计的,只不过也不能跑准高速。
发表于 2012-10-9 12: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clw9981 发表于 2012-10-9 08:34
HXD交流机车的IGBT仍没有实现国产化,PWM的效率比不上西门子。
据我所知,IGBT主要还是日本进口和西门子 ...

现在IGBT已逐渐国产化了,主要是南车时代电气收购了加拿大的丹尼克斯,现在在株洲已产出成品。
发表于 2012-10-9 12:2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w8903 发表于 2012-10-9 12:10
现在IGBT已逐渐国产化了,主要是南车时代电气收购了加拿大的丹尼克斯,现在在株洲已产出成品。

是国产了,但品质比英飞凌的差远了
发表于 2012-10-9 12: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的也不是南车的,不过前些日子他们过来给我们测试的样品,各种指标还不错。
发表于 2012-10-9 12: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大国都保存有数量充足、状态完好的蒸气机车封存备用,这是战备的基本要求。
发表于 2012-10-9 16: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8 2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