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大长今

八闽沿海记——福建高铁大运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8 20: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来福州,等于没来福建。。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00: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我走上了洛阳江入海口,伞都打不稳,我的脚步依然坚定;担心兜里的7张门票不能湿,我的脚步依然坚定;照相机镜头被雨水弄花,我的脚步依然坚定。能支撑着我排除千难万险前进的,只因为你这个神圣的名字——洛阳桥。
      北宋的泉州郡守蔡襄为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发愁。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菩萨指点他派人向海龙王求助。蔡襄一觉醒来十分惊奇,便给海神写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名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来交给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这“醋”字拆开来不就是“廿一日酉时”么?分明是海神暗示退潮的时辰!蔡襄转忧为喜,立刻差人在四城门头张贴布告,谕令洛阳江两岸民众和工匠,火速做好奠基的准备。廿一日酉时,汹涌的海潮果然退尽,整个江底裸露无遗。蔡襄亲自指挥数千工匠抛石奠基、砌筑桥墩,洛阳江畔车水马龙,穿梭不息。一座座坚固的桥墩巍然屹立在江中。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00: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从桥头的古榕步向北岸,从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当初年轻的父亲或许也带过我,六岁的稚气,温厚的大手牵着小手,从南岸走向石桥的那头。或许母亲更年轻,曾经和父亲一同将我牵牢,一左一右,带我在中间,三个人走过了洛阳桥。
       泉州人逍遥地越过洛江无情的滔滔,弘一的芒鞋,俞大猷的马靴,惠安女绣花鞋的软步,都踏过普渡的洛阳桥。潮起潮落,年去年来,一代又一代。有的急急于赶路,有的在扶栏与望柱间徘徊。
         最后是我,晚归的诗翁,一千零六十步,叠叠重重,想叠上母亲,父亲的脚印,叠上泉州人千年的跫音。但桥上的七亭九塔,桥下的石墩,石墩上累累的牡蛎——怎认得我呢,一个浪子。少小离家,回首已耄耋,刺桐花开了多少个四月,东西塔依旧矗立不倒。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不亲自走一遍洛阳桥,怎么能够读懂余光中的诗?又怎么能赞美八百万敢拼敢赢的泉州儿女?洛阳江的入海口,是古代粤、闽北上京城的陆路交通孔道。北宋皇祐四年(1053),蔡襄主持建造万安桥(现名洛阳桥)。前后历七年之久,造桥工程规模巨大。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四十六座桥墩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00: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长今 于 2014-1-19 00:34 编辑

        在火车站买了票,一看时间还早,决定去站外的小店逛逛,看中了那张定价6元的地图,老板开价10元,一连几家都是一个价,我问你凭什么私自涨价,老板说到他手里已经是第三个人了,说了半天同意8元,我看看火车快开了只好说:“7元一口价,不卖我就走了。”于是肉疼万分地多花了1块钱,还是1年前的旧图。
        安检的时候屏幕已经显示停止检票了,我知道硬闯安检只有浪费时间,忍住怒火奔到检票口,幸好mm还是放行,一路跑下去火车还没到呢,客流依然少得可怜。
        这时候突然想起,行程安排得太紧凑,居然没有抽出两分钟时间到站前广场拍一张高铁站的全景,毕竟是仅次于福州南的第二大高铁火车站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00: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南少林寺,比如晋江边上的公园,比如另外几座古城门,比如东湖。泉州,我一定会再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00: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惠安县境内。

发表于 2014-1-19 16: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仅是个车迷,还是个文人骚客.哈哈.逐一看了你的贴子,对厦门泉州有了一个了解,多么希望沿海铁路能早日南北贯通,多地互通有无.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7: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泉港区。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8: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杭深线擦着仙游县的一角进入莆田界。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8: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走下莆田火车站,一股山野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莆田只有5股轨道,火车站外的小店比泉州高铁站外更简陋,一下就显得荒凉。
       网上查好的路线是29路换56路到铁灶村,火车站到市区短短12公里路要4元,显然莆田公交不享受政府补贴,说明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不够。更加坑爹的是,司机说56路早就缩线到霞林社区了,下车一看,就在29路金海湾大酒店对面,白白浪费了3元钱(这里到火车站只要3元,56路2元)。
  莆田的贫穷因为73年一位知青写给毛太祖的信而闻名全国,当时正在游泳的毛太祖读到悲凉处,泪水夺眶而出。当即给写信人复信:“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毛太祖让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从自己的稿费中取出300元寄给李庆霖,还问汪东兴,李庆霖是不是党员?如果是党员,可以考虑推举他为“十大”代表,如果不是党员,可以让他出席四届人大。还说,可考虑把李庆霖的信编入课本。
     思想正在开小差的时候就看见了木兰溪,眼前的景色果然是山清水秀,远远的望去,木兰陂象一架巨大的钢琴,横亘在木兰溪中游。突然想起木兰陂的故事可谓声声悲歌。北宋时一个长乐人在广东一生为官,积痨成疾,病故任上,他女儿钱四娘搬父灵柩回乡,经过莆田,被木兰溪泛滥成灾所阻,听群众说木兰溪水成灾,田园又无水可灌。年仅16岁的女儿家,产生了来木兰溪建陂念头。当把父枢安葬完毕后,她变卖家产和父亲留下钱财等,凑齐十万缗来莆田木兰溪上建陂,她没有助手和亲人陪着,孤身一人带巨资来为莆田建陂,感动莆田广大民众,陂三年就建成了,但庆功之时,陂堰很快被山洪冲垮,钱四娘悲愤至极,投入溪洪以身殉陂。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人李宏又捐资筑陂,他总结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在和尚冯智日的帮助下,重新勘察地形水势,把陂址改择在水道宽、流水缓、溪床布有大块岩石的木兰陂今址,经过8年的苦心营建,至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终于大功告成。为了纪念建陂的历史名人,陂南有纪念馆。馆内有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等人的塑像,有明、清以来历史名人撰写的修陂碑记。陂建成之后,湖光山色,景物宜人,尤其在春水初涨,溪水漫陂入海时,白浪滔滔,有“木兰春涨”之誉。
     木兰陂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悲壮,但木兰陂未建之前,木兰溪下游海水倒灌,咸淡不分。木兰溪常常泛滥,洪水淹没农田庄稼。木兰陂横截溪流,拒海水于陂下,使溪海分流,引溪水灌溉农田,兴化平原才渐渐变成了鱼米之乡,它造福了几千万闽中儿女。要我这个水利外行说,称它是“江南都江堰”,一点也不为过。想要踏上石板的那一刻,我心里还是怕怕,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可笑,我们老祖宗创造的木兰陂千年不倒,我的脚步难道能强过大地震么?
  脚下震耳欲聋的哗哗水声,仿佛是钱四娘唱响的千年哀歌,仿佛是古代劳工齐心协力的号角。此刻我的心里再没有恐惧,只想跪倒在陂头,再一次膜拜伟大的祖先。木兰陂展开在我面前的,是中华民族顽强生存的壮丽画卷。木兰陂之“巧”何在?现代钻探资料证明,它不是建在岩基上,而是建在满是淤泥的软基上。先在溪底铺上砂石乐卵石,中间夹二层松木,上面用细沙铺平后才开始砌陂身。几万块重2吨左右的巨石纵横钩锁叠砌,用糯米、高岭土、红糖浆等胶合材料胶砌而成,极为平整密合。在软基上用细沙作为垫层,构筑永久性工程,而让每平方米细沙承载20吨左右的重量,简直是不可思议!先民们在千年之前竟敢如此大胆地跨出了这么一步,实在高明!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8: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29路坐到南湖公园,其实已经能看到广化寺的飞拱斗檐,坑爹的是,必须绕过东湖爬上山坡,大约步行15分钟才能见到这扇大门。
  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年)的释迦文佛塔,为石构仿楼阁式,五层八角形,高约30米。塔室空心,顶作藻井, 内壁嵌有石级,可惜如今不能攀登。
  外壁和迭涩间浮雕佛像、双头羽人、飞天伎乐和花卉鸟兽等精美图案,塔檐仿砖瓦雕刻,有鸟革羽军飞、凌风飘举之势,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是研究宋代建筑和文化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广化寺虽几经兴衰,此塔却依旧如故,保存至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8: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五里不同音的闽中地区,虽然莆田距离泉州不过25分钟的车程,但是晚高峰时21路司机的大吼声让我分外清晰地感觉到两地说的是截然不同的方言,挤满了中学生的公交车上听不到一句普通话,这感觉比在欧洲还要陌生,这也导致我听了无数遍也没学会莆田话“往里走”怎么说。
        21路坐到电信公司下来往里走就是文献西路。莆田的城建档次实在不敢恭维,长三角的很多县城都比那里强,令人欣慰的是莆田市中心已经开始大规模拆迁,整条最繁华的文献步行街全部封闭了。走进步行街接待中心的时候,保安看我满鞋的泥泞硬是不让我拿走莆田楼盘全景图,之后遇到了一个管事的才让他放手。这是步行街上的妈祖庙。
       神秘的妈祖信仰正是起源于莆田。天后,是我国古代的女海神。她的远祖林禄是随司马睿渡江的晋朝招远将军,天后林默当为林禄的二十二世孙女,她死的时候才28岁,乡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市区的这座小宫,也许连一个分祠都算不上。
       我走进去的时候有人在烧香,看庙的老头却冲着我一同大吼,我一脸疑惑的看着香客,他说:“他叫你不要乱走,从哪里来哪里回去,不能绕圈子的。”我举起相机,又遭一通吼,香客笑着说:“让你别拍照呢。”莆田人至今仍然如此坚守他们的信仰,这一点很让人感动。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8: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莆田市中心的自助火锅店,39元海鲜自助。莆田海鲜块头大不说,光看色泽就知道比上海新鲜。收钱的老头见我什么都不懂,第一句话当然是问我从哪里来。他说他也是上海人,56年垦边来到莆田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至今还能享受上海的低保。他知道我是旅游者之后说meigiudo一定要去,反反复复说了几遍我还是不理解,他只能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湄洲岛的门票。
        那一顿晚饭是7天福建行里最难忘的,饭店的装饰极其简陋,就像农民家的客厅,廉价饮料一股添加剂的味道。只是我从来没有这么尽兴地吃过海鲜。
        早晨起来先去兴化府城隍庙。
        现存仪门、大殿、后殿。大殿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进深4间,素面覆盆柱础,补间铺作1朵,用材颇大。尚存明重修城隍庙碑刻5方、重修二忠祠碑刻4方、清重修城隍庙碑刻1方。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8: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爬上小山坡,今天的目的地是三一教东山祖祠,1987年,海内外同胞纷纷慷慨解囊,在东岩山原林兆恩为门徒讲学的“东山樵舍”旧址上,重建几经摧残而毁坏的东山祖祠。
        所谓“三一教”,就是儒、道、释归于一。因其具有宗教的某些特征,有的认为它是一种地方性的民间宗教。它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兴化府莆田县诸生林兆恩创立的。林兆恩出生于一个十分显赫的书香官宦望族,可惜他连续三次参加省试名落孙山。
        从此他对前途感到迷惘,甚至绝望。落第后返莆,他立即放弃举子业,转而潜心研究儒、道、释三教理论,并到处寻师访道,或邂逅儒服玄奘之流,亦长跪求教,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林兆恩狂颠。这时候林兆恩认识了具有超验的特异功能的卓晚春,他言休咎事皆奇中,被视为“活神仙”。两人好几年形影不离,晨夕谈讨,纵饮行歌,言行与世人迥异,人称“卓狂林颠”。卓晚春平时所言,多深奥难懂,只有林兆恩才能理解其中的含意。以后,林兆恩将卓晚春同他交谈的话整理成书,名为《寐言录》。
        林兆恩虽然放弃举子业,但名份上仍然属于县学的生员,其言论仍今受到官方的种种限制。他曾经向官府提出取消其生员学籍的请求,督学朱衡不予批准,他就在督学住宿的门前焚烧青衿以表示他彻底放弃举子业的决心,但这种举动是对传统权威的挑战。朱衡大怒,下令拘捕。由于郡守董士衡进言周旋而免祸。后来他身着小民服往省城参见督学,力请削去学籍。朱衡还是不允,非要林兆恩“衣巾讲学,为诸生式”,否则,将按“焚衣巾违圣制”加以治罪。林兆恩只能以教书先生的身份吸收门徒,灌输其三教合一的理论。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8: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野仙踪319 发表于 2014-1-18 20:09
不来福州,等于没来福建。。

福州太耗时间了,这次先把小城市解决了,下次专门抽三五天去福州
发表于 2014-1-19 19: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长今 发表于 2014-1-19 18:15
福州太耗时间了,这次先把小城市解决了,下次专门抽三五天去福州

欢迎来美丽的虎究。。。
发表于 2014-1-19 20: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帖子跨度好大、、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19 22: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19 22:13: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23: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了29路走进莆田火车站的时候,已经停止检票了,离开车还有5分钟,我匆忙奔到检票口,检票员一男一女说什么也不放,说领导不让,还说车多的是。我又不去虎纠而是去宁德,直达车一天就4班,而且车还没进站。眼看时间来不及我被逼无奈只能翻越栏杆,结果还是等了3分钟动车才进站,铁道部的毫无人性的规定实在让我无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2 1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