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白金钻戒

请问有人知道白石渡站以北有条支线是通往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9 14: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廣線上的一個四等小站----白石渡 (转自红网)

  紅网上最火爆的話題,就是很多网民建議修鐵路:怀-永-郴-贛.
但是,修通鐵路,當地人民就從此走上了幸福的快車道嗎?這讓我回想起白石渡來.

  宜章白石渡,是京廣線上湖南最南的火車站,1988年衡廣复線開通以前,是三等車站,與廣東坪石同等級.
那時白石渡是宜章最好的城鎮,離縣城只有11公里,有一個火車站,一個汽車站,一個車队.
汝城、臨武和宜章的旅客,都在白石渡中轉.所有的直快,都停白石渡,本人1987年從白石渡上車,直逹
武昌.(待續)

  
  計劃經濟時代的白石渡(轉自宜章熱線)

  宜章县白石渡镇位于县城东10公里处,南与广东接壤,西与江西相邻;既有京广铁路纵贯南北,又有省道S324横穿东西;还有风景秀丽的八角寨令人留连忘返,悠悠的白沙河更是滋润了一方沃土。便利的交通、独特的区位和迷人的风景使白石渡曾作为湘南、粤北、赣西三省七县的物资集散地,赢得了“小香港”美誉.(待續)


  文革時白石渡叫紅岩,在白石渡大街街尾.白石渡大街上,有飲食店、百貨公司、新華書店、旅舍、搬運社、電影院、汽車站等,具備了過境旅客的基本要求.白石渡火車站,所有直快都停,辦理客、貨運業務.汝城、臨武和宜章人,都到白石渡上、下火車,火車站每日上下車旅客過千人.

  白石渡到楊梅山礦,有專線鐵路,每日有煤炭運出.火車站的貨埸,一片繁忙.煤炭、木材、百貨、農產品等,都在白石渡中轉,是湘南物流重镇.(待續)

  而白石渡的沒落,正是從衡廣复線開通之日開始的!

  京廣复線,仍走白石渡,不象現在的武廣客運,既不走白石渡,也不走坪石.但是白石渡火車站挪了個位置.如果當年宜章縣政府和白石渡镇政府,抓住這個机遇,在新火車站的位置,下一些功夫,那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新的白石渡火車站,離白石渡原鎮區稍遠,且偏僻.其實在1978年動工修衡廣复線時,就可以同期開發白石渡新火車站周边地盘,比如現在武廣客運新郴州火車站,那么在1988年修通鐵路時,白石渡火車站就不會是一個偏僻地段了.火車站修好了,汽車站仍沒動,從火車站下車中轉的旅客,明顯感覺不方便,那時又不象現在,有很多中巴和摩的.

  更可怕的是白石渡的治安進一步惡化.晚上下車的旅客,經常遭打劫.好事不出門,坏事傳千里.當你在一個地方被打劫一次,你還敢去那里上、下車嗎?你不會告訴你周圍的人,說那里很恐怖嗎?

  就這樣,白石渡隨著衡廣复線的開通,走向了沒落.上下車的旅客,急剧減少,列車停靠的車次,越來越少,最后由三等車站,降為四等車站.所有直快都不停車,也沒有到衡阳或廣州的普快了,只有一班三都開白石渡的通勤車.鳴鳴.......

  白石渡車站的降低等級,把客源拱手給了郴州和坪石.郴州不談,畢竟是一個地級市,而坪石,只是廣東樂昌一個小鎮!坪石由三等小站,升格為二等大站.每天有兩班火車始發廣州,路過直快或特快,也十几班,而且在坪石上下車的旅客,70%是宜章人.從宜章到白石渡,11公里,中巴2元錢.到坪石19公里,中巴5元,春運時10元,簡直就是搶劫,但是宜章人,有什么奈何?

因為梅州出了一個人物,廣-汕鐵路就要繞個大彎,變成廣-梅-汕鐵路,但是梅州通了鐵路后,當地人民并沒有快速致富,而且選擇坐汽車的人更多,因為省時省事.

  湘西早通了火車,但湘西仍是湖南最穷的地區.

  江西人報怨,湖南人占据廣鐵集團領導位置,不斷打壓江西鐵路.所以韶贛鐵路唱了好几年了,仍是規劃中.最近看了韶關電視專題,說韶贛鐵路很快要上馬了,如果真的上馬,那么郴贛就難了一點.

衡廣复線開通以前,京廣鐵路衡廣段是單線,上、下行的火車,必須在火車站停留會車.那時每個小站,至少有兩對列車停留上下客,長沙--廣州,衡阳--廣州.附近的村民,要去郴州、長沙、衡阳、廣州還是很方便,也很經濟的,雖然火車時速太慢.

  但是,衡廣复線開通之后,一切發生了變化.為了适應快速的要求,火車大幅減少了停車的站次,增加了間隔距離.那么農村的村民,要坐火車出行,就很難了.比如白石渡的人,想去長沙,以前可以在白石渡上車,現在必須去郴州或坪石上車,那么他必須先交一筆汽車費給中巴,又可能在郴州或坪石吃飯,那么無形中,農村的財富,交給了城市,這就是財富流向城市的一個方面.

   白石渡向來社會風氣不好,比如宜章縣縣級中學,以前除一中在縣城外,其它二中--七中,全在下面的鄉鎮,唯獨沒有在白石渡的縣中.以前白石渡子弟讀高中,要坐火車北上去太平里的宜章六中.1988年衡廣复線修通后,鐵五局留下一個旧場地,太平里的宜章六中,因受附近村民的打壓,搬到了白石渡.但是,白石渡郤沒有很好去安置宜章六中,很快宜章六中又搬到了縣城.至今為止,白石渡只有鎮中學,只設初中.

  還是衡廣复線開通之前,白石渡人得到了鐵路的實惠,同時也產生了“鐵道游擊队”,但名聲比馬田圩好一點.1985年,有身帶炸葯的一名歹徒,從白石渡上車,并引爆,制造了震惊全國的列車爆炸案.

正是縣和鎮兩級政府的不作為,白石渡民風差,才導致守著一條黃金鐵路,一步一步走向沒落.

(完)

[ 本帖最后由 viki 于 2012-3-9 14:26 编辑 ]
发表于 2012-3-9 17: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viki</i> 于 2012-3-9 13:09 发表 <a href="http://bbs.hase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859544&ptid=447035"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在此再次补充老粤汉铁路郴韶段的车站:郴州、槐树下、水塘(升降所)、坳上、水垅(升降所)、良田、九树下、折岭(升降所)、五岭、小溪、红岩、新岩下、坪石、罗家渡(旧)、泗公坑、新秦、歧门、大长滩、永济 ...
<br />
槐树下——白石渡(新)之间的旧铁路不知道哪一年拆除的?
坪石和罗家渡间有麻冲,罗家渡和泗公坑间有双下。新秦和岐门间有一个旅游车站小滩,隶属于乐昌市旅游局而不归铁路。
岐门不是岐门,大长滩和永济桥之间还有塘角。张滩应该是站不是乘降所。
老虎头也是一个小站,不过似乎也是地方的。

乐昌、长移、安口、青石坑、梅村、高廉村、黎埔头、河边厂、黄岗、五里亭、韶关。
乐昌、长垑(读侈,后来改长来)、安口、青石坑、仙人庙(今梅村)、高廉村、黎铺头(今犁市)、河边厂、黄岗、十里亭、五里亭、韶关。
发表于 2012-3-9 18: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viki</i> 于 2012-3-9 14:11 发表 <a href="http://bbs.hase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859671&ptid=447035"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老粤汉铁路樟河大橋,是原京廣鐵路郴州到廣州段第二高橋,當年太平里鄉(文革時是五岭公社)有民兵日夜持槍站崗放哨.現在這种命運,實在不公平.本可作為村民便橋,也可作為旅遊一景.
<br />
——果然旧线的设施都要洗劫一空的,让我想起了大源水特大桥……
发表于 2012-3-10 09: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来说,白石渡站的沦陷,应该是当时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所致,其实这类地方政府的短视通病,一直延续至今,数不胜数。例如:对过境重大项目工程雁过拔毛,拆了老建筑再建假古董,保护辖区内的山寨厂家,官商勾结狼狈为奸等等。:lol
发表于 2012-3-10 19: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清风亭 的帖子

新旧白石渡是分开的?
白石渡站今天还有,是不是从1988年开始就没有客运了?
发表于 2012-3-11 05: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jx917 于 2012-3-10 19:39 发表
新旧白石渡是分开的?
白石渡站今天还有,是不是从1988年开始就没有客运了?

      不是,五提前白石渡站还有客运。。。。管内的客车一部分停靠,就相当于现在的源潭站。六提后就不办客。相当悲剧啊!
发表于 2012-3-11 18: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viki 的帖子

白石渡站和马田墟站太悲剧了,当时应该做宜章站和永兴站的。
发表于 2012-3-11 18: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VKI兄学习了!
发表于 2012-3-11 18: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杨梅山支线的设计很有特色,从白石渡车站第一象限引出,却用类似青龙桥人字形折返的方式从京广下穿过到杨梅山,其实除了高度落差之外似乎可以直接从车站第四象限引出的,不知道当时为何这样设计。求解。
发表于 2012-3-12 17: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这条算不算?:lol
DSC07943.JPG
发表于 2012-3-12 17: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俊兄喜欢的粤汉铁路遗迹,具体的地址,是进入了郴州后拍到的,希望能帮你找到传说中的老粤汉漳河大桥:lol
DSC07945.JPG
发表于 2012-3-12 17: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广高铁跨京广,海龙口隧道
DSC07949.JPG
发表于 2012-3-12 21: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viki 的帖子

居然還有沒拆除的?!
发表于 2012-3-16 1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生在宜章的人来说。基本我们的出行都是,南下的话就去坪石。(现在也有相当一部分会去郴州西)。北上的话都会去郴州。

由于很小的时候是在太平里的外婆家生活,所以那时候还有坐过白石渡到三都的通勤车去郴州过。

现在宜章人还心心念念的就是宜章少了一个火车站,那时候武广高铁在修建前,人们说规划里有宜章站,但是后面通车了,没有宜章。

其实郴州也是悲哀的,整个郴州拥有京广线与武广高铁,却只有一个车站,而邻居衡阳却拥有三个车站。

不知道真是政府的不作为还是什么原因。。
发表于 2012-3-16 10: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ki 于 2012-3-12 17:17 发表
文俊兄喜欢的粤汉铁路遗迹,具体的地址,是进入了郴州后拍到的,希望能帮你找到传说中的老粤汉漳河大桥:lol

太平里良田那一段,还真是风光无限,田园风光甚是吸引。
发表于 2012-3-19 2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风亭 于 2012-3-9 12:39 发表
白石渡火车站------在衡广单线时代,确实是一个名头很大的火车站,和坪石站比肩的。由于单线时代的白石渡火车站,地处两省交界处,大致属于三不管地带,所以百业兴旺,远近闻名。

  修建衡广复线的时候,当时 ...


感谢内幕:lol
发表于 2012-3-23 00: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corydon 的帖子

不知道是否1988年以后迅速拆除了?
老路基如今是公路否?
发表于 2012-3-23 05: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ki 于 2012-3-9 14:11 发表
老粤汉铁路樟河大橋,是原京廣鐵路郴州到廣州段第二高橋,當年太平里鄉(文革時是五岭公社)有民兵日夜持槍站崗放哨.現在這种命運,實在不公平.本可作為村民便橋,也可作為旅遊一景.

是啊,为什么要拆掉呢,作为便民桥多好
发表于 2012-3-23 08: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ki 于 2012-3-9 14:25 发表
  京廣線上的一個四等小站----白石渡 (转自红网)

  紅网上最火爆的話題,就是很多网民建議修鐵路:怀-永-郴-贛.
但是,修通鐵路,當地人民就從此走上了幸福的快車道嗎?這讓我回想起白石渡來.

  宜章白石渡 ...

说到梅州,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梅州处在山区,又没有高速公路,因此很多人都是靠火车出行的。
原因就在于山区公路出事的概率大,速度也不快……

后来因为修了高速公路,所以铁路才失去优势的,毕竟那边线路等级低,限速厉害……
发表于 2012-3-23 08: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武广深 于 2012-3-23 05:54 发表

是啊,为什么要拆掉呢,作为便民桥多好

这涉及到维护的成本啊。
比如说假如哪天桥塌了,而桥又没有移交政府管理的话,民众会不会控告铁路?
所以干脆一了百了拆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5-2-24 04: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