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19 10:34:56
|
我在此贴发得第一个帖子就明确,所谓阳盂就是要沟通阳泉到朔黄线,而不是简单的阳泉到阳泉北。只是阳泉到阳泉北要开通客运,方便旅客进出阳泉。
本帖的主旨原先是讨论解决阳泉人民出行难的问题。显然同城化不再原先讨论之列。
再说同城化问题:我觉得你有点太小看阳泉了,一条铁路盂县就盖过了阳泉?如果是这样,石太六线遥遥无期的话,盂县在10年内就会超过阳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目前来看,盂县交通状况在3年内随着京昆会有更大改观,盂县也拥有了比阳泉更好的发展条件。但整个阳泉市80%的工业在阳泉,70%的人口不在盂县,即使是盂县会利用高铁加快发展,但无论人流、信息流、物资流10年内盂县是无法超过阳泉的。如果盂县、阳泉之间的交通能有较大改善,包括高速路、一级路、铁路,那么盂县、阳泉只是相差20分钟。这样,这就如同太旧修通,阳泉不会抢了太原风头一样。盂县也不会抢了阳泉风头。
曾经在贴吧里看过这样一句话:平定的今天就是阳泉的明天,阳泉的今天就是盂县的明天。确实是这样,随着资源的枯竭,阳泉也会不可避免地会走向衰弱。那么新兴之城会在那里?盂县?那么盂县的资源也枯竭后,晋东地区的中心就不复存在了?显然不是这样。人口集中在那里,那里最便捷,中心就在那里。盂县目前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是,也绝不能掉以轻心。阳泉不便了,人走了,中心也就不复存在了。那么人如何不走,改善交通条件,形成“同城效益”显然是主要条件之一。如果阳泉盂县仅仅是相差20分钟,人愿意去那,显然是显而易见的。
再说石太六线。修建一条新铁路,就是你所说的350高铁。我个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乐观。主要理由如下:
1、石太货运在不久的将来不会有你说的那么紧张。目前,石太沿线煤炭须运送约2亿吨,阳煤集团1亿吨,太原以及晋中地区煤炭1亿吨。因此,石太运能严重不足。但随着山西中南部铁路大通道的兴建,山西境内东向大货运通道将拥有大秦、石太、中南部铁路大通道、侯月等四条。其中除石太外,其他三条条件都比石太好,货运量都比石太大。大秦(目前2亿,将来4亿。中南2亿、侯月1亿、石太6500万吨)。在晋中地区,吕梁和晋中地区部分煤炭将通过中南铁路大通道运出,阳煤集团集团由于石太沿线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主要装车点也由现在石太沿线变成昔阳、左权、和顺等地。由于阳涉铁路与中南通道连接,这些地区煤炭资源在将来也将通过中南铁路大通道运出。因此,即使太中银通车,在中南通道通车后,石太沿线货运量也基本不会增加。同时,石太老线将会被改造。按照规划,石太老线将进行亿吨改造。改造后行车速度由目前60-70达到80-90,运能会有所提高。
2、再说你的动车、普车混跑。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个人感觉石太的普车还会回来。石太改造完毕后,速度达到80-90。太原——石家庄3个小时,完全符合普车行驶条件。在石太运量不大的情况下,普通客车还是有可能恢复的。再加上将来的普车会越来越少,动车会越来越多。当京广、石德客专修好后,估计太原——汉口、太原——上海、太原——天津、太原——青岛都会变成动车。普车在东部地区生存条件会越来越少。石太客专动车、普车混跑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那么说石太六线真的没有希望?也未必。随着经济活动的频繁,货运量、人流量还会增加。在石太客专达到设计能力后,还会有石太六线诞生。但是真的是短期内看不到。至少10年内看不到。石太六线显然是改变阳泉客运最有效的办法,但是我们目前就指望石太六线显然是画饼充饥。因此,在石太六线建成前,修建联络线。沟通阳泉盂县显然是最有效的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