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23 00: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
郑西客专联调联试及试运行试验时间及内容安排
根据部批复的试验大纲安排,联调联试及试运行时间和具体
内容安排如下:
一、时间安排
联调联试为 7 月 21 日至 11 月 6 日,试运行时间为 11 月 7
日至12月27日,共计160天。
(一)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
1.第一段:郑州-洛阳南
区段长度为120.85km,联调联试速度试验于2009年7月21
日-8月12日进行,计划时间为23天。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160km/h 检测列车每天运行 1 个往返,根据检测
结果,对轨道、接触网状态和信号设备进行调整。同时进行地面
测点布置、测试系统调试等准备工作,于7月21日-25日进行,
计划时间5天。
第1天: 检测列车120km/h运行1个往返
第2天: 检测列车140km/h运行1个往返
第3天: 检测列车160km/h运行1个往返
第4天: 检测列车160km/h运行1个往返
第5天: 检测列车160km/h运行1个往返
(2)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
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于7月26日-8月12日进行,计划时间
—19 — 18天。
速度200、220、240、260、280、300、310、320、330、340、
350km/h,共 11 个速度档,动车组提速试验每个速度档运行 2-4
个往返,重联动车组试验每个速度档运行1-2个往返。
第6天:动车组进行地面测点5km/h准静态标定,1个往返,
非测点的速度180km/h
第7天:动车组200、220km/h各运行2个往返
第8天:动车组240、260km/h各运行2个往返
第9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10天:动车组280、300km/h各运行2个往返
第11天:动车组300km/h运行2个往返,310km/h运行3个
往返
第12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13天:动车组310km/h运行1个往返,320km/h运行4个
往返
第14天:动车组330km/h运行4个往返,340km/h运行1个
往返
第15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16天:动车组340km/h运行3个往返,350km/h运行2个
往返
第 17 天:动车组 350km/h 运行 2 个往返,最高试验速度根
据测试情况确定
第18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 19 天:重联动车组 200、220、240、260、280km/h 各运
—20— 行1个往返
第20天:重联动车组300、310、320km/h各运行2个往返
第21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22天:重联动车组330、340、350km/h各运行2个往返
第23天:重联动车组最高速度试验根据测试情况确定
2.第二段:巩义南-临潼东
区段长度为 365.75km,联调联试于 2009 年 8 月 16 日-9 月
27日进行,计划时间为43天。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160km/h 检测列车每天运行 1 个往返,根据检测
结果,对轨道、接触网状态和信号设备进行调整。同时进行地面
测点布置、测试系统调试等准备工作,于8月16日-20日进行,
计划时间5天。
第1天:检测列车120km/h运行1个往返
第2天:检测列车140km/h运行1个往返
第3天:检测列车160km/h运行1个往返
第4天:检测列车160km/h运行1个往返
第5天:检测列车160km/h运行1个往返
(2)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
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8月21日-9月27日进行,计划38天。
速度200、220、240、260、280、300、310、320、330、340、
350km/h,共11个速度档,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每个速度档运行
2-4个往返,重联动车组试验每个速度档运行1-2个往返。
第1天:动车组进行地面测点5km/h准静态标定,1个往返,
—21 — 非测点的速度180km/h
第2天:动车组200km/h运行2个往返
第3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4天:动车组220km/h运行2个往返
第5天:动车组240km/h运行2个往返
第6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7天:动车组260km/h运行2个往返
第8天:动车组280km/h运行2个往返
第9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10天:动车组300km/h运行3个往返
第 11 天:动车组 300km/h 运行 1 个往返,动车组 310km/h
运行2个往返
第12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 13 天:动车组 310km/h 运行 2 个往返,动车组 320km/h
运行1个往返
第14天:动车组320km/h运行3个往返
第15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16天:动车组330km/h运行3个往返
第 17 天:动车组 330km/h 运行 1 个往返,动车组 340km/h
运行2个往返
第18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 19 天:动车组 340km/h 运行 2 个往返,动车组 350km/h
运行1个往返
第20天:动车组350km/h运行3个往返
—22— 第21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22天:最高速度试验,根据测试情况确定
第23天:18号无砟道岔2组,侧向试验以70、80、90km/h
各运行3个往返,5km/h标定1个往返
第24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25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26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27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28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29天:重联动车组200、220km/h各运行1个往返
第30天:重联动车组240、260km/h各运行1个往返
第31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32天:重联动车组280km/h运行1个往返,300km/h运行
2个往返
第33天:重联动车组310km/h运行2个往返,320km/h运行
1个往返
第34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35天:重联动车组320km/h运行1个往返,330km/h运行
2个往返
第36天:重联动车组340km/h运行2个往返,350km/h运行
1个往返
第37天:轨道、接触网调整
第 38 天:重联动车组 350km/h 运行 1 个往返,重联动车组
最高速度试验根据测试情况确定
—23 — 3.第三段:渭南北-西安
区段长度56.90km,动车组速度试验结合全线拉通试验于11
月4日-5日进行,计划2天。
(二)C3系统试验
C3系统试验由铁道部C3技术攻关组负责组织实施。
1.第一段:郑州西-洛阳南
C3低速试验:7月11日-25日采用轨道车进行低速试验,计
划时间15天。
C3问题整改:7月26日-8月12日进行C3问题整改,计划
时间18天。
C3高速试验:8月13日-20日采用动车组进行C3高速试验,
计划时间8天。
C3问题整改:8月21日-27日进行C3问题整改,计划时间
7天。
C3调整:8 月28 日-31日在郑州-巩义南区段采用动车组进
行C3调整,计划时间4天。
C3复测:9月1日-6日进行C3复测,计划时间6天。
C3 V&V验证:9月8日-12日进行C3 V&V验证,计划时间5天。
2.第二段:巩义南-灵宝西
C3高速试验:9月13日-17日进行高速试验,计划时间5天。
C3 V&V验证:9月18日-22日进行C3 V&V验证,计划时间
5天。
更换应答器报文:9 月 23 日-25 日郑州-灵宝西区段更换应
答器报文,计划时间3天。
—24— 3.第三段:三门峡南-临潼东
更换应答器报文:9月26日-10月5日更换应答器报文,计
划时间10天。
C3高速试验:10月6日-10日进行高速试验,计划时间5天。
C3 V&V验证:10月11日-15日进行C3 V&V验证,计划时间
5天。
(三)信号系统联调联试
1.第一段:郑州-灵宝西
第一段信号系统联调联试,包含五里堡动车运用所、郑州、
郑州西、荥阳南、巩义南、洛阳南、渑池南、三门峡南、灵宝西
等9座车站,于9月28日-10月15日进行客运专线CTCS-2级车
载功能试验和CTCS-3级列控系统联调联试,计划时间18天。
2.第二段:三门峡南-西安
第二段信号系统联调联试含三门峡南、灵宝西、华山北、渭
南北、临潼东、西安等6座车站,于10月16日-11月2日进行
客运专线CTCS-2级车载功能试验和CTCS-3级列控系统联调联试,
计划时间18天。必要时对第一段进行复测。
(四)全线拉通试验
全线拉通试验于2009年11月3日-6日进行,计划时间4天。
第1天:200-250km/h动车组,ATP控车,2个往返,最高速
度250km/h。
第 2 天:350km/h 动车组,ATP 控车,1 个往返;41 号有砟
和无砟道岔各1组,侧向以120km/h、140km/h、150km/h、160km/h、
170km/h各运行3个往返,5km/h标定1个往返。
—25 — 第3天:350km/h动车组,ATP控车,运行1个往返,最高速
度350km/h;渭南北-西安区段,动车组ATP控车,运行4个往返。
第 4 天:350km/h 动车组,ATP 控车,运行 2 个往返,最高
速度350km/h。
(五)试运行
试运行于2009年11月7日-12月27日进行,共计51天。
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故障模拟,11月7日-16日,计划时间10天。
第二阶段:追踪测试,11月17日-21日,计划时间5天。
第三阶段:运行图参数测试,11月22日-26日,计划时间5天。
第四阶段:应急演练,11月27日-28日,计划时间2天。
第五阶段:满图运行,同时进行供电能力测试,11 月 29 日
-12月27日,计划时间29天。
二、具体试验内容
(一)供变电系统联调联试
以郑西客运专线的典型供电臂为测试对象,对该供电臂内的
变电所、AT分区所、AT所牵引供电参数进行测试。
1.供变电设备运行参数测试
⑴牵引变电所(西寨村变电所K818+032)的主变压器原、次边
同时连续记录测试
⑵ AT分区所(K842+299)记录测试
⑶越区供电能力
联调联试期间安排越区供电运行1天,越区供电期间,阌乡
村变电所两侧供电臂由两侧的西寨村变电所、华山北变电所越区
—26— 供电,越区供电期间西寨村变电所至华山北变电所供电臂上、下
行,按越区供电供电模式组织列车运行。测试越区供电期间西寨
村变电所,AT分区所(K842+299)、AT所(K830+212)的运行参数。
⑷接触网短路测试
测试短路状态下的变电所、AT 分区所、AT 所接触网短路电
压、电流参数。
⑸供电能力测试
测试动车组按设计要求的最小列车追踪间隔运行条件下的
变电所、AT分区所、AT所运行参数,或联调联试期间具体安排动
车重联。重联运行条件下的变电所、AT分区所运行参数。
(二)接触网性能联调联试
1.受电弓空气动力性能调试
以CRH2-061C动车组6号车顶上的受电弓为测试对象,进行
空气动力学调试。
⑴受电弓空气动力学性能测试及性能优化
⑵弓网受流性能验证及优化
2.弓网受流性能试验
⑴弓网动态接触力
⑵离线(火花)
⑶硬点(受电弓所受的垂向加速度)
⑷接触线动态高度
⑸受电弓运行状态图像监视弓网受流
3.接触网性能试验
⑴ 测量接触网静态弹性,计算接触网静态弹性差异系数
—27 — ⑵接触线动态抬升量
4.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性能试验
⑴正常工作自动过分相
⑵动车组手动过分相
⑶动车组过分相时的速度损失
(三)通信系统联调联试
通信系统的联调联试包括基本功能测试、应用业务功能测
试、接口关系调试和通信系统可靠性测试等内容。
1.通信系统基本功能测试
⑴ GSM-R电磁环境测试
⑵GSM-R场强覆盖测试
⑶ GSM-R网络服务质量测试
2.通信系统应用业务功能测试
⑴调度通信系统功能测试
⑵GSM-R应用业务功能测试
3.接口关系调试
⑴与客运服务系统的联调
⑵与CTCS-3级列控系统的联调
⑶与GROS和GRIS的联调
⑷与CTC系统的联调
⑸调度通信系统与既有数字调度通信系统间的互连互通
4.通信系统可靠性测试
⑴传输通道中断时通道的迂回保护测试。
⑵GSM-R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及光纤直放站间传输链路中
—28— 断时,传输通道的保护功能测试。
⑶测试传输通道迂回保护对CTCS-3级列控、GSM-R、调度通
信、CTC、数据网等系统的影响。
(四)信号系统联调联试
郑西客运专线信号系统由CTCS-3级列控系统(包括无线闭塞
中心RBC、临时限速服务器、车站列控中心与LEU、轨道电路、应
答器设备、CTCS-3级车载ATP设备等)、车站联锁系统、CTC系统、
GSM-R无线网络接口设备等组成。
CTCS-3 级列控系统联调联试通过模拟 C3 列控系统所有运营
场景,对客运专线CTCS-3级列控系统的功能、总体性能,相关技
术条件,无线闭塞中心RBC的功能,RBC与联锁系统、临时限速服
务器的接口关系,后备模式CTCS-2级列控系统的功能等进行验证。
每个试验区段功能试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1)C3系统功能试验
(2)跨线列车C2功能试验
1.CTCS-3级列控系统联调联试
2.跨线CTCS-3级动车组兼容性测试
3.CTCS-3级列控系统后备模式功能试验
4.跨线CTCS-2列车兼容性试验
5.车站联锁系统结合试验
6.CTC系统结合试验
⑴ CTC系统基本功能测试
⑵接口关系测试
⑶故障模拟测试
—29 — 7.轨道电路传输性能测试
⑴静态测试
⑵动态测试
⑶测试区段
(五)客运服务系统联调联试
1.客运服务系统内部接口关系联调
⑴ TRS系统与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接口关系
⑵TRS系统与自动售票系统接口关系
⑶TRS系统与自动检票系统接口关系
⑷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与自动检票系统接口关系
⑸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与导向揭示子系统接口关系
⑹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与广播子系统接口关系
⑺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与查询子系统接口关系
⑻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与求助子系统接口关系
⑼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与寄存子系统接口关系
2.客运服务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接口关系联调
⑴客运服务系统与CTC系统接口关系
⑵客运服务系统与通信时钟系统接口关系
⑶客运服务系统与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接口关系
⑷客运服务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接口关系
3.售检票业务流程测试
⑴窗口售票后自动检票
⑵窗口售票后改签再检票
⑶窗口售票后退票再检票
—30— ⑷窗口售票后废票再检票
⑸自动售票机售票后自动检票
⑹自动售票机售票后窗口改签再检票
⑺自动售票机售票窗口换票再检票
⑻自动售票机售票窗口退票再检票
⑼自动售站台票机售票后检票
⑽自动售票窗口结帐
4.旅客服务业务流程
⑴列车正常到达时在站台、出站通道和出站口的广播、引导
业务
⑵列车正常出发时在售票厅、进站口、候车室、进站通道、
站台的广播、引导业务
⑶途径列车的广播、引导业务
⑷到达列车晚点情况下的广播、引导业务
⑸出发列车晚点情况下的广播、引导业务
⑹到达列车晚点情况下变更股道、出站口后的广播、引导业务
⑺出发列车晚点情况下变更候车室、检票口、股道后的广播、
引导业务
⑻非每日开行列车广播、引导业务
⑼大站代管小站情况下到达、出发、途经列车的广播、引导、
监控业务
⑽大客流、火灾等应急情况下的广播、引导业务
5.通信网络测试
⑴10/100/1000M以太网接口吞吐量、丢包率、时延参数测试。
—31 — ⑵旅客服务和票务系统局域网络中缆线、配线架(箱)、跳线、
连接线、插座和插头的衰减、双向近端串扰、带宽等参数测试。
⑶网管的配置功能、故障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测试。
6.电源测试
⑴交流配电设备检查
⑵交流输入、输出电压、电流
⑶事故、过压、欠压、缺相自动保护电路正确动作并发出指
示信号
⑷自动(人工)输入切换并有指示信号
⑸UPS设备检验
⑹输入、输出电压
⑺限流性能
⑻双机热备切换
⑼输入电压过压、欠压告警保护,输出过压、欠压、过流、
短路保护
⑽蓄电池检查
⑾充电后电池单体电压测试
⑿放电后电池单体电压测试
⒀电源管理功能检查
⒁UPS运行状态及报警
⒂UPS运行参数监测
(六)综合接地测试
1.钢轨电位测试
2.轨旁设施电位测试
—32— 3.牵引回流测试
4.接地电阻测试
(七)电磁兼容测试
1.测量代表性频点:1MHz和150MHz。天线采用垂直极化。
2.测量正常运行(如有条件,测量接触网短路)条件下信号
电缆外皮牵引回流及芯线感应纵电动势。
(八)振动噪声测试
1.典型桥梁、路堤线路条件下,高速动车组环境噪声源强
测量。
2.典型桥梁、路堤线路条件下,高速动车组环境振动源强
测量。
3.声屏障降噪效果及气动力影响测试及评价。
4.减振设施对环境振动的减振效果测试及评价。
(九)路基及过渡段动力性能测试
根据郑西客运专线路基结构型式、填料性质和地基加固处理
方式,主要选取高路堤(边坡型式)、路堑和路桥过渡段进行测试,
分析基床的动变形和振动特性,结合路基土自身的强度特性,评
价其工程适应性。主要测试内容包括:
1.路基基床表层顶面的动变形、振动加速度
2.路基基床底层的振动加速度
3.过渡段动变形及振动加速度沿纵向的分布规律
4.不同路基结构下动力特性的对比分析
(十)轨道动力性能测试
不同轨下基础上的轨道结构及扣件系统动力性能试验内容:
—33 — 1.路基上双块式型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性能测试
2.特殊桥梁结构型式上的双块式型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性
能测试
3.隧道内双块式型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性能测试
4.有砟与无砟轨道过渡段的动力平顺性测试
5.路基-桥梁过渡段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平顺性测试
6.路基-隧道过渡段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平顺性测试
7.钢轨伸缩调节器动力性能测试
8.WJ-8和Vossloh扣件动力性能测试
(十一)道岔联调联试
1.安全性指标
2.道岔平顺性指标
3.道岔部件的变形
4.轨道刚度
5.轮轨垂直力在尖轨和基本轨上的过渡
6.转换设备动态试验测试
7.转换设备(转辙机、密贴检查器)性能试验测试
8.转换设备静态试验测试
9.静态观测
(十二)桥梁动力性能测试
1.梁体控制截面的动应变及动力系数
2.梁体控制截面动挠度及动力系数
3.梁体竖向振动(含振幅、强振频率、自振频率、阻尼比)
4.梁体横向振动(含振幅、强振频率、自振频率、阻尼比)
—34— 5.桥面竖向振动加速度
6.桥墩横向振动(含振幅、强振频率、自振频率)
7.GPS时间对准
(十三)隧道内气动效应测试
1.瞬变压力
2.微气压波
3.列车风
(十四)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联调联试
1.网络测试
2.专用设备测试
3.通用设备测试
4.子系统测试
5.与其它系统接口功能测试
6.系统集成测试
7.现场联调联试
(十五)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监测
1.运行稳定性
2.运行平稳性
(十六)轨道、接触网、信号设备检测
1.轨道状态检测
2.接触网状态检测
3.信号设备检测
(十七)轨道与路基结构车载探地雷达测试
1.测试基床结构层变化情况
—35 — 2.测试基床表层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测试基床底层上表面的平整度
4.测试基床的含水情况
5.测试支承层结构完整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