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也很感人:
美国三见 畅叙往日峥嵘、来日大同
1990年90大寿之后,张学良争取到了赴美国探亲的权利。
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夫妇登机前往美国探亲。这时的吕正操正在北京301医院住院。3月11日晚,张闾蘅与杨虎城将军之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一道来医院看望吕正操,并告诉他张学良夫妇赴美探亲的消息。吕正操听到这一喜讯,为张学良获准此行而倍感高兴。
3月24日,党和政府对这一重要事件及时作出了反映。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姚广代表党和政府正式宣布:“张学良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数十年来,我们对他是十分关心的。现在,他和夫人到了美国,从有关报道上得知他身体健朗,我们对此感到高兴。如果他本人愿意回大陆看一看,我们当然非常欢迎。我们尊重他本人的意愿。”这实际上是在明确地传达全党和全国人民十分欢迎张学良趁此难得的良机回大陆走走的愿望。
期间,张学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持一种谨慎行事的态度。他向“美国之音”的记者发表谈话,表示他此次不直接从美国回大陆,因为回大陆的条件还不成熟。
在这个基础上,吕正操建议先委托张闾蘅去美国面见张学良,摸清情况并听取他的意见后再说。4月10日,张闾蘅从美国回京,向吕正操介绍了张学良的近况,并转达了张学良的意见:望大陆速派人去美国相见。4月26日,吕正操的女儿吕彤岩也从美国打来电话,说她已经专程登门拜会过张学良,而且郑重探问过张学良:“若父亲来美国,可否相见?”当时张学良答应得非常爽快:“当然要见!”
鉴于这种情况,4月30日,中央作出决定:委派吕正操代表祖国前往美国探望张学良,并定于6月1日之前到达美国以赶上祝寿。这一决定是虑及当时两岸形势和张学良的处境,考虑张学良与吕正操的关系而做出的。况且吕正操以私人会友的名义前往,这样就可以避免许多复杂的外界干扰。
5月23日,吕正操一行5人搭乘中国民航班机,飞向大洋彼岸,去会见想念已久的张学良。
张学良到达美国后,由于赵一荻身体欠佳,留在了旧金山。张学良去了纽约,住在了旧友贝太太家里。
吕正操一行到达美国的第一站是旧金山。他先在此小住,会见了赵一荻及其亲属。恰逢赵一荻80大寿,吕正操一行应邀出席了寿宴。
在离别了半个多世纪之后见到吕正操,赵一荻异常激动。吕正操转达了邓颖超和其他领导人对张学良和赵一荻的问候,并对赵一荻说:“大陆的同胞都希望张将军与您早日回大陆看看。”赵一荻爽朗地笑着回答说:“东北老家,我也很想啊!”
随后,吕正操一行离开旧金山飞赴纽约。5月29日上午,张闾蘅一家及吕正操一行,出发前往曼哈顿公园大道的贝太太家。
贝太太住在11楼。到了楼下,先由张闾蘅上楼通报。不一会儿,张学良便差佣人下楼来迎接。吕正操走出电梯时,一眼便看见一身西装革履的张学良精神矍铄地站在电梯口迎接。同样,张学良也一眼就认出了吕正操。两位少壮相离、白首相聚的将军,四目凝视、双手紧握,彼此心潮澎湃地仔细打量着对方,激动得许久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当大家进屋落座之后,吕正操感慨地先提起了话题:“西安一别,到今天正好是五十四年五个月零四天,碰巧是个双‘五四’。”
张闾蘅附在张学良的耳边大声重复了吕正操的话,并提醒张学良说:“今天只是见个面,介绍大家认识一下,有话随后慢慢说。”贝太太也在旁边说:“张将军听说吕将军今天要来看他,激动得昨天夜里一夜都没有睡好,就等着见吕将军了!”
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亲切寒暄之时,吕正操逐件拿出了送给张学良的贺寿礼物。这些礼物都是根据张学良的爱好而特意准备的。一件是《中国京剧大全》全套录音带;另一件是当年新采制的碧螺春茶叶;第三件是著名画家袁熙坤所作的张学良肖像画;第四件则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书写的寿幛,上录张学良视为座右铭的小诗一首:
不怕死,不爱钱,
丈夫绝不受人怜。
顶天立地男子汉,
磊落光明度余年。
张学良看见老部下、老战友给自己精心备好的这么多精美礼物,连声致谢。他一边欣赏着贺礼,一边开始了叙谈:“我可迷信啦!迷信上帝。”吕正操答话说:“我也迷信,信人民。”张学良笑起来,忆起往事道:“你有个外号,叫‘地老鼠’!”吕正操明白所指是自己在抗日战争中领导的冀中地道战,微微一笑,接话道:“‘地老鼠’是人民的创造嘛!我个人能干什么?还不是人民的功劳!蒋介石、宋美龄都信上帝,八百万军队都被我们打垮了,最后跑到了台湾。”
听到这里,张学良若有所思,不住地点头,深情地总结说:“得民者昌!”吕正操口气坚定地应声道:“是啊,那还是靠人民群众!”……
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时分。贝太太邀请大家到一家中餐馆共进午餐。席间,张学良与吕正操边吃边谈。
张学良问:“你怎么跑到周恩来那边去了?”
吕正操娓娓道来:“当年你送蒋介石回南京的时候,我就不相信他会放你回来。你走后,东北军就乱了。我赶回了冀中,接受了共产党的指示,趁国民党的军队南撤的机会,率部队脱离东北军的五十三军,留在了冀中,开始了敌后抗日战争。”
张学良听后,感慨地表示: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驰骋沙场直接抗日,以报国仇家恨。他还对吕正操表示了感谢,说吕正操带领一部分东北军参加了抗日战争,也是对他的一种安慰。
二人都觉得谈话很不尽兴。为此,张学良推却了原来安排的活动,约定次日下午到外面找个清静的地方,再与吕正操见面叙谈。
5月30日下午,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吕正操与张学良第二次会见。
吕正操首先向张学良郑重地转交了邓颖超的信件,并转达中共中央对他的问候。邓颖超受邓小平的委托,在信中诚恳地欢迎张学良在方便之时,在自愿的条件下回家乡看看。
张学良的视力极差,几乎将眼睛贴在了信纸上,极为认真地逐字逐句地把信读完。最后,他看着邓颖超的签名说:“周恩来我熟悉,这个人很好,请代我问候邓女士。”张学良沉思良久,又补充道:“我这个人清清楚楚地很想回去,但现在时候不到。我一动,就会牵涉到大陆、台湾两个方面,我不愿意为我个人的事,弄得政治上很复杂。”
说完,张学良将邓颖超的信工整地折叠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里。并且当场表示,他要给邓颖超亲笔复信。
6月2日,张学良给邓颖超写了回信,信中尊敬地称呼她“周夫人颖超大姐”,且言辞肯定地答复她一定找合适的机会回大陆走走。信中说:
“吕正操来美交下尊札,无限欣快,又转述中枢诸公对良之深厚关怀,实深感戴。良寄居台湾,遐首云天,无日不有怀乡之感。一有机缘,定当踏上故土。中枢诸公对良之盛意,敬请代向致敬。”
在吕正操与张学良交谈时,阎明光也加入了进来。她是张学良与吕正操共同的朋友阎宝航的女儿,是张学良点名邀请来的。交谈中,阎明光关切地对张学良说,上海有一位名医,人称“东方一只眼”,治疗眼疾的医术非常高明,建议他到上海去看看眼睛。张学良听后,当即郑重宣称:“我有个决定:想回大陆去看眼睛。”
吕正操听到张学良的这一决定后,格外兴奋,当场表示:“你何时回去治病、探亲都可以,我们尊重你的意愿,并可以为你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张学良闻言,笑着连忙回答:“我可千万不要特权,我是个平民百姓。”并当即与吕正操谈了回大陆的约法三章:一不要欢迎;二不见记者;三大家经常见面都可以,但千万不要搞恭维那一套。张学良还随口吟出“鹤有还巢梦,云无出岫心”的诗句,以表达他既想还乡、但又不想张扬的心态。
这次长谈足有3个多小时,主要由吕正操向张学良介绍大陆及他们家乡辽宁海城的情况。期间,张学良还询问了邓小平等新老中央领导人的情况,并表示回大陆的时候,一定拜访“中枢诸公”。
为了避免外界的猜测与干扰,吕正操决定不出席张学良6月1日的公开庆寿活动,由阎明光代表大陆亲友参加。但是,吕正操送的贺幛却被张学良特别地悬挂于宴会大厅醒目处,正式向外界透露了吕正操赴美为他祝寿的消息。
这时,张学良又秘密告诉阎明光:希望再与吕正操见一次面。
第三次会面,更显特别。吕正操提出要邀请张学良到他下榻的中国大使馆别墅做客。这一安排,实为用心精诚,匠心独运。在异域他乡,使馆乃国家的象征,诚邀张学良到使馆晤面,就像让他回到了大陆一样。张学良对此也心领神会,喜不自禁,欣然同意前往。
使馆的人员听说张学良要来,兴高采烈,做好了充分完善的接待准备。
6月4日下午4点刚过,张学良在阎明光和张闾蘅的陪同下,来到了使馆为张学良特意准备的房间。作为回赠,张学良为吕正操带来了一包台湾出产的凤梨酥。
这次长谈,他们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最重要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家统一和反对“台独”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共同关注的事情。早在赴美之前赠给吕正操的诗词中,张学良就特别明确地提到了“确保台湾入版图”的初衷。可见,他早就意识到了“台独”的危险,并表示了自己反对“台独”、坚持祖国统一的坚定立场和决心。他说:“我看,大陆和台湾将来统一是必然的,两岸不能这样长期下去。台湾和大陆总有一天会统一,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说到这里,张学良向吕正操表示希望详细了解大陆的对台政策,准备把这些带回台湾,转达给当局。于是,吕正操详尽地介绍了大陆关于对台湾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必要时采取非和平方式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行一国两制等一系列政策。对此,张学良表示“这我能理解”,并说:“我一直是主张国家和平统一的。”张学良还表示愿意为祖国和平统一尽点力量。他说:“我过去就是做这件事的,我愿意保存我这个身份,到那一天会用上的,我虽然90多岁了,但是天假之年,还有用得着的地方,我很愿意尽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愿意为中国出力。”老将军的拳拳爱国之心尽现于言语之中。
第三次约两个多小时的会谈,在使馆安排的丰盛晚餐中圆满结束。这桌晚餐,也是二位将军一个世纪的交往中最后一次共进的晚餐。
随后,吕正操回国复命,张学良也离美回台。令人遗憾的是,尚未等到回故土的夙愿实现,张学良便于2001年10月16日在美国夏威夷病逝,享年101岁。
获知这一噩耗,吕正操悲痛万分地发去唁电:“张学良将军和我既是桑梓情深,又是我的良师益友。他的一生,志在国家统一、振兴中华民族。为了救国救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和杨虎城将军不顾集团利益和个人身家性命,力挽狂澜,促成二次国共合作,为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功在民族,彪炳千秋。”
张学良与吕正操这两位将军跨越时空的世纪奇情,已积淀成一段美好的历史华章,让世人赞叹,回味,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