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定湖州
文/本刊记者 张郁
时代已经进化到用时间长短来衡量距离远近的境界了。
时间的背后是速度。
速度的背后是工具。
在水运、空运、公路、铁路经过几十年的角力后,中国再次将发展交通的重点放在铁路上。
几十年前就有人预言:如果速度提上去了,铁路交通的优势将令世人刮目相看。
高铁——高速铁路,一个即将被列入《新华字典》的词条。
理论时速达每小时300—350公里的杭湖宁客运铁路专线正在加紧修建。
这对地处长三角腹地、东望中国经济发展引擎上海、西邻中国欠发达中部地区的湖州又意味着什么呢?
铁路被湖州重新认识
几个月前有这样一则新闻让人记忆犹新——
2009年3月12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文友,副市长周杰一行冒雨调研“三线一枢纽”部分项目建设,孙书记指出:铁路是湖州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方便群众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交通条件、完善交通网络,拓展中心城市发展新空间具有重要意义。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速度,扎实推进(源自《湖州日报》)。
要想富,先修路——这路,当然也包括铁路。
功能完善、级配合理、分布有序的交通枢纽系统是湖州融入长三角、建设大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实现市委“增强三力,奋力崛起”的必备条件。
铁路是这些必备条件中的第一位条件。
铁路,可以使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迅速发育成著名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榆树湾在解放初期是湖南省的一个村镇。铁路使它成为湘、鄂、黔、桂、渝五省区的货物集散地。依托铁路运输的优势,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榆树湾名气渐大,由不足4000人的村镇发展到500万人口的地级市——怀化。
石家庄原本是一个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上世纪初,正太铁路以此为起点,设车站,改十家庄村为石家庄镇,渐渐聚拢了人气,后改为省会城市,现跻身全国15个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城市行列。
铁路就是这样神奇。
当然,古邑湖州城用不着铁路拉来,但铁路对湖州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着实是会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的。现实一再证明,没有公路、水路、铁路交织互补所编织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就无法真正建立起快捷高效又低廉安全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体系。
湖州崛起不仅仅是湖州自己的事情,也关系到长三角中部地区的崛起,也关系到中国中部地区的崛起。
湖州要在杭湖宁发展带中“奋力崛起”,“交通兴市”是关键之一,在长三角,湖州最大的资源优势应该是区位优势,但区位优势的发挥需要交通网络的成型和完善。
时至今日,似乎还有人认为铁路、火车站是与湖州没多大关系的事情。
我们到底该用观念左右习惯还是用习惯左右观念?
湖州铁路和火车站的问题,其实折射的是湖州人的观念和习惯问题。
汽车出行真的是湖州人的最爱吗?
原有的宣杭铁路,一直以货运为主,客运功能的长期弱化,让许多老百姓对湖州火车站的认识停留在可有可无的层面。
而今,“强化客运”成了湖州新火车站的建设宗旨。
铁路运输可以带来能源上的节省,它是汽车运输能耗的1/4——1/8,是唯一全面采用二次能源的节能环保交通工具。当然,对老百姓来说,最有诱惑力的还是其便宜的价格。“从湖州到阜阳,乘汽车要300多元,乘火车只需39元。这就是火车的价格优势。建成快速铁路后,速度优势也会大大加强。”原湖州火车站谢士崇站长说这话时,一脸优越的表情。
湖州铁路线路的增加及新火车站功能的完善,使得湖州人依靠铁路出行必将变得越来越简单、快捷。
5——8分钟有一列火车到达湖州站,出发。
15——20分钟,到达杭州,看雷峰夕照品西湖龙井。
45分钟直达南京,尝南京板鸭,畅游秦淮河。
55分钟抵达上海虹桥机场,飞往世界各地。
展开地图,你就会发现,成熟完善的铁路交通对湖州的发展蕴藏着多大的机会和潜力!
铁路与高速公路不一样,铁路的建设和延伸所带来的信息远远不是高速公路所能比拟。
在现代物流时代,铁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应该是连接湖州与世界的最强大的动脉。
好在湖州人已经充分看透这一点。
让人“没面子”的湖州旧火车站将从地球上消失
铁路,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加深着与湖州人的感情。
“湖州有火车站吗?” 说这句话的人大致是对湖州了解不多,或是对湖州现有的火车站不屑一提。
由于历史的原因,湖州火车南站一度成为湖州人的一块“心病”:建在乡下离城区太远(今天用城市发展的眼光来看,不远,正好),规模太小像个县级站,外观破旧显得寒碜……
“火车站何时改造?与湖州太不相称了!”许多市民表达出几乎相同的看法。
其实,百姓所想,正是政府所急。“奋力崛起”战略及三条新铁路使湖州火车站扩建势在必行。
对新建湖州火车站,湖州百姓早已迫不及待了。
杨先生是一位养龟专业户,经常需要南下广州、海南,北上徐州、郑州、天津、北京等地做销售业务。
见多识广的他每到一地总会把所见所闻与湖州家乡对比。说起湖州火车站他感触很深:“与人家比实在有点寒酸!同是地级市的,徐州站就像浦东机场那么大,真让人羡慕啊!有几次我很想和客户坐火车出行,因湖州站小、车次少、等待时间太长而只能改乘汽车。我的货物也经常要靠火车托运,却因湖州站有很多地方不能到达而遗憾。当客户埋怨湖州火车站太不方便时,我实在无言以对、自感羞愧。”
湖师院一位学生提起湖州火车站简直是痛心疾首:“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窗口、脸面,可现在的火车站弄得我们湖州很没有‘面子’。火车站我去过一次,就再也不敢去了。现在我们师院许多老师往返老家都是从长兴乘火车。我男朋友在外地上学,他每次来湖州玩,我都不好意思带他去那个火车站……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在媒体上花钱做广告,打造城市形象,我觉得还不如先发挥好火车站的窗口辐射作用。”
那么,湖州新火车站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呢?
新建火车站将会很大很漂亮?
不错。但变大变漂亮是需要的,仅追求这方面也是肤浅的,让湖州新火车站变得更实用才有内涵。
采访中,湖州市铁路建设管理处总工程师孟国新的一句话让人耳目一新:“我们的车站不仅仅是用来休息等车的,宽敞、漂亮不是最重要的,实用、‘人性化’才是关键。”
从城市规划角度看,火车站的城市功能定位应是通过专业化的服务,起到联系城市内外交通、吞吐进出城市旅客的枢纽作用。火车站选址,首先要考虑的应是这个地方交通是否方便,铁路与郊区公路、公交线路、出租车等市内交通手段的结合是否顺畅,火车站地区大规模吞吐进出城市客流的交通枢纽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
而火车站规模建多大、功能有多强,还要看经过这个车站的铁路线的多少和运能的大小。
如果说,以前因停靠线路少湖州没必要在火车站上大做文章,那么,在湖州即将变成多条铁路线交汇城市的今天,将湖州新火车站建成有相当规模的铁路枢纽站的时机已经成熟。
孟国新说,把湖州新火车站建设成为综合交通枢纽,就必须从整体性、兼容性、超前性、综合性全面考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零换乘”运输理念,实现宣杭铁路、宁杭城际轨道、湖嘉乍沪铁路、湖苏沪城际轨道(预留湖安线)四条铁路,与杭宁高速公路、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不同线路间快捷换乘,形成便捷的交通体系。
这就是湖州新火车站枢纽功能的魅力。
“把湖州新火车站建成铁路枢纽站已经在百姓、政府、铁道部门等多方形成共识。本届市委、市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铁路和新火车站建设。”孟国新强调了“形成共识”四个字。
湖州人现在就是要凭着这四个字,把曾经在铁路上错失的加倍拿回来。
“铁”定湖州区位优势对于中国的经济内涵
杭湖宁客运专线、湖嘉(乍)沪铁路、湖苏沪城际轨道和新湖州新火车站综合枢纽统称“三线一枢纽”工程,是湖州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
湖州市副市长周杰接受本刊采访时说:“湖州需要在长三角中部崛起,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部崛起,这是对长三角经济均衡发展的推动,更是对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推动。”
首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湖州在长三角中部崛起。
从区位条件看,湖州处于“长三角”的中心位置。杭州湾产业带、环太湖城市带、杭湖宁发展带交汇于此,与周边城市构成了众多特色鲜明的“金三角”或者“四边形”。
类似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长三角”内部也需要中部崛起,为此需要进一步强化湖州的城市地位。这将有利于改变目前“长三角”过分向“Z”型地区(宁——沪——杭——甬)倾斜的发展态势,变“长三角”点线发展形态为网络发展形态,优化“长三角”的空间结构,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均衡协调发展。
因此,在“长三角”区域规划中,把湖州作为“长三角”铁路轨道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通过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使湖州从区域边缘走向区域核心,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其次,杭湖宁发展带的发展也要求湖州奋力中间崛起。
相对于“沪宁”、“沪杭甬”这两条边,杭湖宁是“长三角”的一条弱边。由于杭湖宁沿线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市规模小、密度低,尤其是大中城市密度低,城市功能辐射作用有限等原因,使杭湖宁发展带未能形成联动态势,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可以预见,杭湖宁发展带将成为长三角下一轮开放开发的热点,是支持长三角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具潜力的增长轴。其中杭州、湖州、南京是整个发展带的三个增长极。杭湖宁发展带的发展,将有效提升杭湖宁城市地位,构筑浙苏合作的平台,拓展民企成长的空间,为长三角地区培育了新的增长空间,以推动长三角区域的均衡发展。湖州作为杭湖宁沿线上唯一的地级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其在杭湖宁带中间的奋力崛起,对加快杭湖宁发展带的建设,推动长三角地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全局性的意义。杭湖宁带的崛起,首先要推进杭湖宁客运专线的交通建设,改变杭湖宁线间至今没有直通铁路的状况。
其三,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要求湖州成为承东启西的重要枢纽。
国家为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沿海地区差距,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从长三角城市主要对外放射轴线来看,以上海为中心,辐射正西方向偏南约45度。的广阔空间中,需要一个接转上海辐射的平台。而湖州在地理位置上正位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地区的连接点上。因此,加快湖州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与安徽芜湖、合肥等共同构成长三角西部发展次轴线,将有利于强化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增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功能,进而带动长三角腹地皖南、浙西及赣北地区的发展,实现长三角经济发展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联动。
至此,铁路“三线”对于湖州、长三角甚至中部地区的作用非常清晰了。
杭湖宁客运专线:直接与京沪客运专线接轨,双线,时速300—350公里,起自南京南站,经句容、栗阳、宜兴、长兴、湖州、德清,到杭州(将延伸至宁波)。全长约251公里,湖州境内约77.5公里,投资84亿元。预计2011年建成运营。杭湖宁客运专线的加快建设是促使杭湖宁发展带由弱变强的必要条件。将改变长三角大都市之间唯杭宁间没有直通铁路,需绕道才能连接两地的面貌。增强杭湖宁沿线地区对投资商的吸引力,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发挥杭湖宁“同城化”效应,更好地发展长三角三大都市间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改变现存的强弱分明的不均衡结构,使长三角城市群成为名副其实的“金三角”。
湖嘉(乍)沪铁路:起自上海东漕泾站,经乍浦、嘉兴、到湖州,与原有的宣杭铁路接轨,全长153.6公里,湖州境内51公里,客货运输并重,时速160公里。
湖苏沪城际轨道:起自上海虹桥站,经青浦、平望、南浔、到湖州,全长142.8公里。湖州境内42.8公里,投资25亿元。争取2012年开工。双线、电力牵引,设计速度每小时200—250公里。这条铁路,将与已列入建设规划的另外两条线路“常州——江阴——常熟——苏州线”和“苏州——嘉兴线”,共同构成环太湖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几乎使乘火车方便快捷环游太湖变成现实。
湖州有望成铁路“五线一枢纽”城市
有利于将中部地区融入长三角快速轨道交通网的合肥——杭州城际轨道已在规划之中,进入浙江境内到底怎样走,目前正在论证。
对此,湖州市副市长周杰说:“合肥——杭州城际轨道有利于呼应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如果能交汇湖州新火车站,等于建成了华东第二铁路通道,发挥湖州‘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加快安徽等中部地区省份向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接轨。对湖州来说,合肥——杭州城际轨道加上杭湖宁客运铁路专线和湖苏沪城际轨道的辐射力,将引来庞大、频繁的客流,有利于展示湖州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加快发展以南太湖为龙头的湖州旅游产业提供便利。我们正在主动与有关各方协商,积极争取合肥——杭州城际轨道交汇湖州新火车站。”
“三线一枢纽”加上已有的宣杭铁路,湖州将成为四条铁路线交汇的“四线一枢纽”城市。如果湖州能够争取实现让合肥——杭州的城际轨道也停靠湖州新火车站,那么,湖州将成为“五线一枢纽”城市。
到时候——
湖州想不忙都难。
湖州想不快更难。
铁路将改变湖州人的出行、运输习惯?
不错,但更重要的是改变湖州人的观念
湖州铁路建设仅仅是湖州发展的窗口之一,其变迁仅仅是湖州人观念变化的一个缩影,但它却很抢眼地表露出湖州人用观念左右习惯、不甘落后、奋力崛起的品质。
清丽湖州,将在钢轨与车轮有节律的撞击声中,以更加快捷的速度、更加宽阔的胸怀,更加开放的姿态,把自己融入长三角、融入全国,融入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