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17|回复: 7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修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9 20:54:13 | |阅读模式
珠三角交通一体化 将建3条轨道连接周边城市

www.soufun.com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2009年03月06日09:20 来源:惠州日报   

3月5日上午,惠州市“交通建设年”总结大会暨2009年交通工作会议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挺青、副市长林添好等出席会议。

林添好充分肯定了我市过去一年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今年要重点做好惠州融入珠三角交通一体化规划工作,把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入珠三角、广东省和全国交通发展战略规划;要千方百计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确保惠莞高速、惠深沿海高速公路今年全线建成通车;要进一步完善公路、水路运输网络,特别是要积极融入珠三角交通一体化进程;要抓好航空、铁路、港口、航道、车站建设,打造我市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继续大手笔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机场和港口建设与珠三角及周边城市的对接,使惠州加速融入珠三角交通一体化,计划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2.3亿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59亿元。

粤湘高速博深段拟下半年全线动工

“目前粤湘高速公路博深段已完成项目初步设计的评审工作,正在开展项目相关环境评估和土地预审工作,预计下半年全线动工建设。”市交通局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粤湘高速公路博罗至深圳段起于广惠高速公路龙溪互通立交东面,途经我市博罗县、惠城区、惠阳区,东莞市谢岗镇、凤岗镇,终点为深圳市龙岗区,全长约63.2公里。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100公里,总投资约92.7亿元,其中惠州段长约41公里。项目计划在2012年底建成通车。

除了粤湘高速公路博深段,我市今年计划动工的高速公路还有惠大疏港高速、从莞高速惠州段。

目前我市在建的高速公路有4条,分别是惠深沿海高速、惠莞高速、广河高速、广惠高速东延线,其中惠深沿海高速、惠莞高速今年将建成通车,广河高速2011年建成。

此外,我市正在筹备下一批开工的高速公路项目,包括粤湘高速博罗至仁化段、莞惠高速东延线、汕湛高速河源至清远段、惠盐高速惠州段的加宽改造工程。届时,我市将有10多条高速公路全面衔接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及周边其他城市。

7条轨道线路纳入珠三角交通同城化规划

根据《惠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方案》,我市共有7条轨道线路,总长度为274.6公里,共设85个站点。这些线路基本被纳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修编)》。

根据规划,2、3、4号线是连接周边城市线路。2号线计划今年动工,是连接东莞的城际快线,走向沿东莞—惠州—汕头轴线,全长44.9公里;3号线是联系深圳的城际快线,从大东亚商业城站至惠深分界处,全长20.4公里,贯通我市南部区域直至深惠分界线;4号线是联系广州的区域城际干线,纵向贯通我市北部地区,线路从惠州火车站至惠广分界处,全长59.8公里,途经江北、小金口、博罗向广州方向延伸。1号线、5号线、6号线和7号线为市区范围内各组团交通的快速轨道交通干线,主要功能是连接两大中心城区、贯通城市内部各组团,实现我市城市内部交通的快速通畅。

东联作业公用石化码头力争今年投入使用

“惠州机场实行军民合用报批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们提前启动机场维修改造工程设计,争取尽快开展维修改造。”市交通局负责人表示。据了解,惠州机场目前是军用机场,恢复民航实现军民两用,主要是承接深航集团对深圳的货运工作,定位是粤东地区重要的货运机场。

“港口建设方面,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配套码头工程的水工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其中30万吨级原油泊位已投入试运营。惠州港东联作业公用石化码头目前已完成沉桩工程,正在进行码头上部结构的安装,力争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负责人说。

在航道建设一体化方面,我市今年将加快东江中游、下游航道惠州段整治项目建设,完成与河源、东莞东江航道的一体化对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20:55:14 |
珠三角城际轻轨延伸河源将纳入省规划并启动相关工作


--------------------------------------------------------------------------------

发布时间:2009-03-10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昨晚,记者与在京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河源市市长刘小华电话连线时获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省长黄华华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分别批示同意并支持珠三角城际轻轨延伸河源项目纳入省规划,并将启动相关工作。

    市委书记陈建华获知该消息后,认为这对河源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并要求市相关部门密切跟进做好积极准备。

    据悉,3月7日,刘小华利用大会休息时间,代表市委市政府分别向黄华华、黄龙云专题汇报了关于将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延伸至河源的请示,得到了两位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黄龙云当即作出重要批示,认为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延伸粤东、西、北的节点城市是发展使然、规律使然,应予以统筹和支持。黄龙云表示,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从规划和设计、建设的环节启动相关工作是可行的。他要求省发改委、省铁投等单位认真研究,纳入规划,适时建设,并将相关节点的城市规划一并统筹考虑。黄华华接着作出重要批示,表示同意龙云同志的意见,并要求抓紧研究,尽量给予支持。两位省领导的批示已由省政府办公厅转省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研究落实。

    刘小华说,两位省领导的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河源的殷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河源在广东未来发展特别是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大局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他说,珠三角城际轻轨延伸至河源后,河源到广州、深圳只需50分钟车程。这在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河源的区位优势将实现历史性提升。这对于河源全面实施“依托珠三角、服务珠三角、融入珠三角”发展战略,特别是对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文章,做大生态旅游产业和发展商贸物流业、现代生态农业,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更多地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都将起到重大而直接的作用。

    据刘小华介绍,为了争取珠三角城际轻轨延伸至河源,此前陈建华和他多次带队拜会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衔接、汇报相关工作。陈建华对推进这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上月中旬,陈建华拜会省国资委就将河源纳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体系规划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时说,河源已成为接纳珠三角生产要素外溢的重要地区,随着汕昆、大广等高速公路的相继规划动工,河源已成为连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大陆桥”,成为珠三角未来发展,尤其是广州、深圳发展的腹地,河源迫切要求纳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体系规划,为融入珠三角提供有力支持。

    两位省领导作出批示后,刘小华十分激动,于8日凌晨向陈建华报告了这一好消息。陈建华也非常兴奋,认为这对河源来说是天大的好事。陈建华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务必密切跟进,全力做好相关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为这一重大项目的正式启动做好积极准备。

    据悉,2008年7月省政府召开的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研究工作座谈会提出,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三环八射”的轨道交通网络构架,规划线路20条,线网总长度近2000公里,远期将向粤东、粤西、粤北延伸,近期将动工建设广州—惠州(时速200公里)、惠州—深圳(时速140公里)线路,这为珠三角城际交通轨道延伸至河源提供了可能。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20:57:34 |
专家解读纲要:珠三角9市一"轨"网尽一小时互达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3-19 08:35:15  作者:

  
  专家解读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近2000公里城轨将为珠三角城市群打通经脉并衔接港澳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宋劲松。本报记者范舟波摄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勾勒了一个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的出行远景,令“珠三角村民 ”为之兴奋,期待轨道交通拉近时空距离,珠三角城镇群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然而“珠三角村民”更关注,在一体化进程中,珠三角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城际轨道交通?对个人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城际轨道交通如何才能加速度发展呢?珠三角城轨网能否与城市公共交通有效衔接……本期高峰访谈邀请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劲松,为我们详细解读珠三角轨道交通方案,为推进珠三角轨道交通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公交时代
  城轨网将为珠三角打通经脉,由“公路时代”迈进“公交时代”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一体化过程中,珠三角将要打造一个怎样的城际轨道交通呢?
  宋劲松(以下简称“宋”):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相呼应,广东省提出了新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构想,明确提出“同城化”的交通理念,以城际轨道交通引领珠三角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这是一个很好的规划,通过架建“三环八射”的轨道交通网络,将珠三角9个城市一“轨”网尽: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1小时内9个城市可以互相通达。建成后,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络密度接近巴黎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的水平。
  总长度接近2000公里的城际轨道网将为珠三角城市群走向一体化打通经脉,引领珠三角由“公路时代”迈进“公交时代”。
  记:与长三角、环渤海区域城际轨道相比,珠三角地区的城际轨道有何特点?
  宋:以规划到2020年城际轨道总里程作比较,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城际轨道密度分别为0.81公里/百平方公里、0.33公里 /百平方公里、4.86公里/百平方公里,后者比前两者高6-10倍左右。可以说,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的覆盖面积更广,网络的系统性更强,也更容易增加客流和达到规模效应的要求。
  记:在《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中,有没有考虑到与港澳对接呢?
  宋:据我了解《规划》充分考虑了与港澳的衔接。穗深港城际轨道通过皇岗口岸直通香港,此外还有广深(广莞深)城际铁路上的前海湾站引出,经过蛇口湾至香港的上白泥,形成联通深圳机场和香港机场之间的直接联系通道。与澳门的衔接也有两个通道,一个是广珠城际通道的终点在珠海的拱北口岸,与澳门轻轨首期工程起点关闸对接;另外一个是广珠城际延长线从下湾站引出,经过珠海横琴与澳门轻轨衔接。这些衔接通道建成,将大大缩短各中心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比如从香港西九龙至广州新客站只需要48分钟,生活和交往就像在一个城市内来去自如,“大珠三角市”将更加名副其实。
  [关键词]清除障碍
  存在建设速度缓慢、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首要是观念问题
  记:我们看到,城际轻轨网的推进速度缓慢。作为国内首条城际地铁———广佛城际轨道交通,它的试验段在2002年已动工,却要2012年才能全线通车。而此次珠三角轨道交通规划是要实现珠三角9市一“轨”网尽,困难更大。如何清除这些障碍?
  宋:珠三角轨道交通规划作为一个跨区域的庞大系统工程,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比如行政障碍、思想障碍等等,都必须在珠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加以清除。我认为首个障碍是观念上的藩篱。
  广珠轻轨在规划时,曾计划将线路穿行珠三角某个县区的中心城区,但是这个以制造业闻名、有大量区域性人员和货物运输需求的县区,却多次反对广珠铁路、城际轨道等大运量交通从本地区经过,甚至至今全境未有一条高速公路贯穿,这无疑是一种短视。
  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是否有助于消除城市之间壁垒?
  宋:对,随着《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和落实,投融资体制、协调机制、审批机制等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今年3月2日,广州佛山两市召开党政领导工作座谈会,议定建立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不过,仅有两市政府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不仅需要省政府及周边城市政府的共同参与,更需要企业、民间团体乃至全体市民的广泛参与,共建珠三角一体化。
  记:此次,广东省发改委提出了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的初步构想,与2005年获得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原方案不同,其线网总长度由近600公里扩容至接近2000公里,预算可能由原先的1000亿扩张到3600亿,如何解决资金问题?
  宋:我建议资金筹措应该多管齐下。在城际轨道建设初期,由政府承担主要的投资者职责。其余资金可以从银行贷款,辅助以其它债券性投资。也可以将沿线土地拆迁费用作价入股或轨道站点土地开发作为另一资金来源。政府也可以某些站点、桥梁的冠名权形式吸引一定数量的社会资本投入。还有发行珠三角铁路债券,积极吸引珠三角的老百姓参与到城际轨道建设上来。
  [关键词]新客站
  广州新客站明年投运,有望诞生一个现代化新城区
  记:广州新客站明年亚运前投入营运,这对珠三角轨道网带来什么影响?
  宋:广州新客站是珠三角轨道网络的中心,是国家铁路、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等多种交通方式链接的复合型交通枢纽地区。建成后意味着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已率先突破其关键点和难点,同时也为轨道网客流来源提供了稳定的支撑。新客站建设开发模式将会大大增强周边城市建设城际轨道的信心,推动整个网络的建设步伐。此外,广州新客站建设集合了轨道交通的各项最新技术,建成后将为更多后继站点的建设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我认为,未来新客站将诞生一个具有重要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化新城区。
  记:广州市规划局局长王东在两会上透露,广州市考虑到佛山方向的客流,把2公里的铁轨架空,相当于把火车站的前广场和后广场打通,成为一个敞开式的大广场。这样从佛山过来的车可以直接到达,不需要兜大圈子去乘车。为了此项设计,多花了10个亿左右,而其最大的受益者是佛山。你对此有何看法?
  宋:广州的这种做法是一个“多赢”的做法,很好地体现了“大哥”作派。
  [关键词]无缝接驳
  珠三角城轨网要注意为城市内部的轨道预留接口
  记:市民们都非常关注市内公共交通如何与城际轨道接驳,你认为两者如何才能实现“零距离”接驳呢?
  宋:毫无疑问,能否与各市内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将考验整个城际轨道的有效与否。因此,从城际轨道规划编制开始就要充分考虑沿途各城市的发展要求和运输需求,为城际轨道交通预留通道,建设接驳换乘枢纽,实现“零距离换乘”。各市在建设沿途相关配套设施方面,应该同步配建公交线路的延伸、步行道、自行车道的建设以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等。此外,还需要考虑城际轨道与城市轨道、公共交通系统在运营时间、票价政策上的衔接。
  [关键词]异城族
  “轨道经济”影响人居,工作居住“异城族”将成为时尚
  记:珠三角城际轨道的构建,对珠三角城市群带来什么影响?
  宋:随着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局面。服务经济其实是一种交往经济,城际轨道网促使人与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形成“轨道经济”引领发展的新局面。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改善各服务中心与腹地之间的交通可达性,使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内直达,促进经济要素的高效配置,尤其是促进以“面对面”的交流为主要方式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会展、创意研发等)的兴起和发展。
  记:珠三角城际界限越发模糊,人们的生活轨迹亦随之改变。
  宋:这是肯定的。轨道交通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将影响到居民生活方式。轨道使珠三角城镇间的往来更加频繁,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距离扩大,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心仪的生活空间,生活轨迹随之改变。一城工作另一城居住的生活模式将引领时尚。
  以城际轨道交通网为纽带,我们在东岸上班、在西岸居住,上午在广州饮早茶,下午在珠海晒日光浴的场景将不是梦想,珠三角城镇群才真正变得像一个城市。
  “异城族”将成时尚
  以城际轨道交通网为纽带,我们在东岸上班、在西岸居住,上午在广州饮早茶,下午在珠海晒日光浴的场景将不是梦想,珠三角城镇群才真正变得像一个城市,工作居住“异城族”将成为时尚。
  人物档案
  宋劲松,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现为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会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主持及参与编制《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及跨界交通专题研究(2006-2020)》、《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3-2020)》等全省重大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200余项。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罗斯丁

发表于 2009-4-7 18:06:15 |
广州—惠州(时速200公里)、惠州—深圳(时速140公里)线路
????????? 为什么规划的标准还不一样
发表于 2009-4-7 19:25:45 |
相对来说,广州--惠州沿线城镇比较少,站也少
深圳--惠州沿钱人口多,站多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6:32:45 |
想看到详细的内容。。。。
发表于 2009-5-14 20:12:51 |
长三角 啊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
发表于 2009-5-26 02:14:11 |
才140?太慢了吧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6-2 05: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