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帖由 054d 于 2009-3-7 00:22 发表 中国制约的是造车设计同远远落后国际水平的电子设备 如果解决电子设备, 或用现成的300公里级别控制组件, 上350的困难度应不会太大 而日本的E2-1000确系比不上N700, 但也是2002~03年的产品 E2的后代, ...
原帖由 054d 于 2009-3-7 00:32 发表 最少2009年的高铁数据, 总投资也公布了 磁浮也可在现在的水平估算一下
原帖由 nightv 于 2009-3-7 01:37 发表 非要磁悬浮技术吗?用气垫原理制造的交通工具,在水面或者平缓的平原上也可以达到500km时速。 真的对旅行速度要求更高直接坐飞机得了,还搞什么磁悬浮呢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3-7 00:52 发表 协和飞机是怎么覆灭的,哼哼
原帖由 asoya 于 2009-3-7 09:26 发表 协和飞机的覆灭相当于本身实用速度300,你非要跑380、400,浮躁的中国轮轨正在走这条老路,假使小日本,德国佬去尝试运营,那还有可能,毕竟人家干了几十年了,心里有数,就这350的经济性人家一直都不敢上, ...
原帖由 054d 于 2009-3-7 00:15 发表 2002年的建造成本, 同现时确有明显的分别 应以现在的物价水平去算
原帖由 wohoo 于 2009-3-7 15:08 发表 高铁赢了当年大论战,现在是偷着乐,因为没人再提当年那成本比较的事。要是高铁真有如此之高的相对优势,早有铁道部好事者把那事拿出来鞭尸了。 也不看看900吨箱梁+供电线路高价那成本。。。。。。,一旦架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9-3-7 00:02 发表 首先,拿到这种高铁技术,只不过是补课而已,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多发展潜力,算不得什么值得炫耀的。什么380,不少车迷跟媒体一样就特别喜欢听这种瞎忽悠,要是靠自己本事10年内搞出来那就见鬼了,200的都搞不 ...
原帖由 mag 于 2009-3-8 20:30 发表 中国的总理不会派采购团去德国购买一项死定的技术,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有的人只懂得眼前够用就好,所以他们不是国务院总理. 示范线的亏损主要是贷款利率造成的,还贷压力大是因为所有的投入都是融 ...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9-3-8 15:57 发表 就跟磁悬浮是自己搞得是的! 示范线亏损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新xx问题和定位错误,在人口稠密地带造价高也是有数的,但是不招人待见就死定了。当然,造价能低当然优选也不要高的,中国人最近很不懂得所谓够用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9-3-7 00:02 发表 磁浮有没有必要几年后如有机会比较就知道了,我还是那句话,只要将来同样并行运行PK,眼看着人家超车,转眼无影无踪,不知道坐在高铁上晃荡眼瞅着心里什么滋味,估计跟绿皮待避动车一样不爽,跟广深三线上的既有客车看人家动车一样,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原帖由 mag 于 2009-3-7 15:33 发表 协和飞机与磁悬浮缺乏可比性,前者并无实质性的技术突破,之所以能飞那么高速度主要因为集成了4个发动机,而这是以巨大的能耗和维护成本为代价的,而磁悬浮的无接触牵引方式是一种本质性变革,它在高速下的成本 ...
原帖由 054d 于 2009-3-9 01:13 发表 回望过去是没有必要, 但当年巳有人建议, 修地铁修去陆家嘴, 中途多设二至三个中途站, 以较低的造价, 在合理时间内也能到市中心
原帖由 pkulx 于 2009-3-9 01:32 发表 协和本身就是按照超音速设计的,而不是像你说的那样小马拉大车。 你关于小日本,德国佬的论述更适用于磁悬浮技术。
原帖由 pkulx 于 2009-3-9 01:30 发表 好像并不是这样的吧,协和在技术上还是有不少进步的。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7-22 14: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