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帖由 asoya 于 2009-3-6 20:16 发表 那不修沪杭磁浮,如何解决枢纽车站运营实践经验?如何解决现在还发现不了的问题?没有这么长的路程,这么大的城际客流,如何验证长途运输技术问题?靠机场摆渡线来验证?你再验证五十年还是哪个样子,准备根据机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9-3-6 20:57 发表 全部买到个P,你听那儿邀功呢,核心控制部分很多还是牢牢抓住别人手上。修改东西自己试试?一个说得看西门子脸色,一个说是让日本人怎样改就怎样改,离了人家行么,供电和列控即网络都别人手里,这种东西真交出 ...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3-6 21:14 发表 1 那你不能这样说,现在J10还是俄国佬的发动机呢。关键是现在客专已经买到了全套的知识产权,是不是掌握了两说,但是磁浮还没有一撇呢。 现在中国不修,主动权在中国,你修好了线路,主动权还在中国么? ...
原帖由 z5z6 于 2009-3-6 22:31 发表 最没道理的就是“兼容性”,你非得磁悬浮兼容了轮轨才能修么?20年成不了网?谁告诉你的?高铁20年如果要成网就能办到?肯定得靠国家投资吧,靠你TDB你哪来的钱?
原帖由 asoya 于 2009-3-6 21:53 发表 你觉得沪杭磁浮耽搁主要原因是什么?还不是技术转让的艰苦谈判?戴着有色眼镜,就总会觉得国内磁浮技术就是零,谈不出价格,磁浮都得靠全买,所以花钱所以贵。别以为就TDB聪明知道要求技术转让,其他人都傻,不 ...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3-6 22:46 发表 铁道部的技术转让是有底气的,因为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川崎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通过纵横捭阖,除了AGV,剩下各家的东西都拿到了 磁浮有这样的底气么? 现在动车可以做到1.5亿一组,试问杭州线修了之后,西门子一组车卖10亿,你是买还是不买? 别以为铁道部都是老梆子,要是老梆子动车还能搞得成么 也别以为350的动车搞不定,过几年380的动车也能出来 什么叫害怕式的反对? 现在支持磁浮的也不讲理,反对的也不讲理,就是这个玩法,所谓要适应中国的国情么。 新京沪讲了那么多年,不过也是因祸得福,现在直接搞到350. 日本中央磁浮是建立在其技术体系之上的,而且还是充分论证,至少要到2030年才能完工 加之人家修的是长大干线,岂可是沪杭能比的? 日本修磁浮,和其新干线线路不佳也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的线路状况好得多,根本没有上磁浮的迫切需求
原帖由 mag 于 2009-3-7 00:11 发表 上海磁浮线30多公里89亿,平均每公里不到3亿,里面还有很多制约因素 1.车辆和控制设备完全进口,德国的劳动成本高昂,且需考虑横跨半个地球的运费. 2.上海软土地基,经常性的局部沉降,轨道建设成本大. 3.上海地价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9-3-7 00:02 发表 首先,拿到这种高铁技术,只不过是补课而已,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多发展潜力,算不得什么值得炫耀的。什么380,不少车迷跟媒体一样就特别喜欢听这种瞎忽悠,要是靠自己本事10年内搞出来那就见鬼了,200的都搞不 ...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3-6 18:28 发表 我从来没有反对修磁浮,但是现在不是修的时候 一是适用于长大干线磁浮的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尤其是磁浮枢纽车站的运营,还有故障情况下的安全保障 ...
原帖由 054d 于 2009-3-7 00:15 发表 2002年的建造成本, 同现时确有明显的分别 应以现在的物价水平去算
原帖由 mag 于 2009-3-7 00:31 发表 高铁也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磁悬浮比它的成本劣势依然不悬殊.结合上四点,这种差异仍会缩小.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7-23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