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16|回复: 49

谁能介绍一下秦沈客专的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6 09:56:43 | |阅读模式
比如现在通行客车的种类,时速,信号制式,将来升级目标等等。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21:23:30 |
有人能说说这个客专的鼻祖吗?现在这个线路满负荷了吗?
发表于 2009-2-6 22:30:04 |
我只有两个字送给这条铁路,鸡肋~~
发表于 2009-2-7 10:31:41 |
原帖由 中原之星 于 2009-2-6 22:30 发表
我只有两个字送给这条铁路,鸡肋~~


我看这条铁路是以后客运的第二个主力,估计以后若是建成了京沈客专后,京沈客专将是以高速客运的动车组为主,而老京哈线将是一个货运线,秦沈将会成为普速客运的主力(主要跑普快、快速、特快、直达特快),也许大量的客流会经过这条线
发表于 2009-2-7 10:34:08 |
原帖由 太极高手 于 2009-2-6 21:23 发表
有人能说说这个客专的鼻祖吗?现在这个线路满负荷了吗?

没有满负荷
发表于 2009-2-7 18:19:41 |
原帖由 太极高手 于 2009-2-6 21:23 发表
有人能说说这个客专的鼻祖吗?现在这个线路满负荷了吗?

这条线车很少
发表于 2009-2-8 00:45:10 |
秦沈客专对于中国铁路的高速化进程,就像一个人的初恋一般,尽管不完美,有很多遗憾,但毕竟是第一次成功的尝试
发表于 2009-2-8 01:05:55 |
原帖由 wheremylove 于 2009-2-8 00:45 发表
秦沈客专对于中国铁路的高速化进程,就像一个人的初恋一般,尽管不完美,有很多遗憾,但毕竟是第一次成功的尝试


我认为,如果当年是京津城际作为试验线,现在的路网布局要好得多
秦沈在技术上是宝贵财产,但是其本身现在已经成为累赘

成功的尝试我认为算不得,我觉得是中性

[ 本帖最后由 Itany 于 2009-2-8 01:07 编辑 ]
发表于 2009-2-8 01:08:47 |
人对初恋一般忌讳得很,所以……
 楼主| 发表于 2009-2-8 09:31:39 |
谢谢各位。不过还是有疑问,这个线路不能通过改造跑货车吗?跑货车不能增加运能吗?
发表于 2009-2-8 09:34:19 |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2-8 01:05 发表


我认为,如果当年是京津城际作为试验线,现在的路网布局要好得多
秦沈在技术上是宝贵财产,但是其本身现在已经成为累赘

成功的尝试我认为算不得,我觉得是中性

秦沈绝对是一个败笔,辽西走廊本身就是交通稀缺资源,如今已经很难再规划新线了,将宝贵的资源占据了,如今只能靠线路自身挖潜改造了!
发表于 2009-2-8 10:38:27 |
原帖由 太极高手 于 2009-2-8 09:31 发表
谢谢各位。不过还是有疑问,这个线路不能通过改造跑货车吗?跑货车不能增加运能吗?


秦沈那千分之13的坡道,再加上沿线车站就600米的侧线
如果跑货,不划算;而且车站要全部重修
如果当时设计,千分之4的坡度,就好多了
当然,信号系统也要改
发表于 2009-2-8 17:16:06 |
这条线的问题在于锦州站离城市太远了。
发表于 2009-2-8 21:27:54 |
原帖由 D11/12 于 2009-2-8 17:16 发表
这条线的问题在于锦州站离城市太远了。

相对于设计标准和功能定位的问题,这个问题微不足道。

秦沈当初修建的功能定位就是以服务京哈线直通客流为主(啥叫直通客流?)。换句话说,能给锦州修个站、能停个几趟车就不错了,还嫌远近!
发表于 2009-2-8 21:33:15 |
原帖由 太极高手 于 2009-2-6 09:56 发表
比如现在通行客车的种类,时速,信号制式,将来升级目标等等。
谢谢。

所以种类的客车都通过。时速动车可以到250。信号采用UM2000+TVM430。将来貌似没有升级或改造的计划。
发表于 2009-2-8 21:35:16 |
原帖由 SS90099 于 2009-2-7 10:31 发表


我看这条铁路是以后客运的第二个主力,估计以后若是建成了京沈客专后,京沈客专将是以高速客运的动车组为主,而老京哈线将是一个货运线,秦沈将会成为普速客运的主力(主要跑普快、快速、特快、直达特快), ...

将来客专网建成后,还有多少普客是个问题(京哈压缩到4小时的时候,谁还去晃荡一夜睡Z15?),尤其是特快和直特,估计都要歇业,腾出既有线能力给货运。
发表于 2009-2-8 21:43:27 |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2-8 01:05 发表


我认为,如果当年是京津城际作为试验线,现在的路网布局要好得多
秦沈在技术上是宝贵财产,但是其本身现在已经成为累赘

成功的尝试我认为算不得,我觉得是中性

当年沈山饱和,瓶颈明显,想通过秦沈分流一下沈山直通客流,同时作为京哈客专的一段(当年除了京沪规划的是350高铁,京哈、京广都规划的是250客专)。所以当年不可能在京津间修,因为京津已经有了3线,如果修也是增建4线并改造3线,把3、4线作为城际铁路。也不可能在沪宁间修,因为这是留给京沪高铁的(当年没有独立于高铁的城际铁路规划)。

再YY一下,当年要是只修秦皇岛——盘锦,再把沟海复线化电气化,连接哈大,也比现在路网布局好。

再YY一下,当年要是限制坡度按0.6%设置也比现在好(都是大平原,用0.6%的坡度不比1.2%增加多少工程费用)。
发表于 2009-2-8 21:43:39 |
原帖由 太极高手 于 2009-2-6 09:56 发表
比如现在通行客车的种类,时速,信号制式,将来升级目标等等。
谢谢。

所以种类的客车都通过。时速动车可以到250。信号采用UM2000+TVM430。将来貌似没有升级或改造的计划。
发表于 2009-2-8 21:43:53 |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2-8 10:38 发表


秦沈那千分之13的坡道,再加上沿线车站就600米的侧线
如果跑货,不划算;而且车站要全部重修
如果当时设计,千分之4的坡度,就好多了
当然,信号系统也要改


可以上快捷货运。放心好了既有线都用的那么厉害,秦沈能放那儿闲着。
发表于 2009-2-8 21:47:27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9-2-8 21:43 发表


可以上快捷货运。放心好了既有线都用的那么厉害,秦沈能放那儿闲着。

没有货站货场,怎么上?除非直通。

直通的话,重载货运也能上,双机就是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2 1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